原创 为何没有硬件的谭浩强?

2006-10-7 19:25 4456 5 6 分类: 工程师职场

   2001年1月,吉尼斯中国分部向计算机科普教育家、清华大学谭浩强教授颁发证书,认证他创造了编著科技书籍的三项世界纪录。谭浩强和田淑清合著的《BASIC语言》发行了1200万册,创科技书籍发行量的世界纪录;自1980年以来,他编著计算机著作130种,主编250种,共计380种,是编著科技著作最多的人;他编著和主编的书共发行了4400多万册,成为读者最多的科技书作者。  


de999138-14c4-4e2f-a764-5f54af1dfc75.jpg


著作等身的谭浩强


   谭浩强老师所取得的骄人成就,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个问题:软件书籍层出不穷,而硬件科普图书为什么十分匮乏呢?热衷于研究硬件的朋友们可能都有这样的遭遇:跑了多家书店难以找到一本好书,阅遍所有电脑杂志难见一篇好文章。记得1996年在中关村一家电脑商店看到《386/486技术精粹》(原著:Peter Norton,翻译:张载鸿等,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虽然价格不菲,还是买下了5本,回到单位后被同事们一抢而光。转眼10年过去了,电脑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像《386/486技术精粹》这样的通俗硬件书籍却再也难觅其踪了。看来硬件科普作品的匮乏,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


从下面简单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优质的硬件图书肯定是有市场的,而且价格不菲。


2001年1月,第11版中译本:PC硬件金典,孙国盟 徐勇 沈克勤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138.00
2001年2月,Linux版中译本: PC 硬件工程师手册 ,人民邮电出版社,¥ 89.00第
2001年10月,PC升级与维护大全(第12版中译本),前导工作室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138.00
2002年6月,PC 硬件工程师手册(第13版中译本),吕俊辉 李志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28.00
2003年9月,PC升级与维修(第13版中译本),陈文成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79.00


  国内图书市场之所以出现“软盛硬衰”的现象,并不是卖不动,只是没人写得出来。


2004101321194276497.jpg


《PC的秘密》已经是第8版了


    大家知道,多年以来在电脑硬件著作方面还没有哪一位作者能与谭老先生相提并论。中国既然可以独立研制CPU芯片,自然不会缺乏硬件大师。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专注于编写硬件图书的张浩强、李浩强呢?读者如饥似渴的期待目光,难道硬件大师们没有看到吗?为什么没人肯为大伙儿写作呢?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硬件知识内容广,专业性强


       虽然只谈硬件,但因为硬件方面的选题往往涉及到电工学、电子学、电子工艺学、微机原理、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等许多专业技术门类,如果作者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想把一些问题谈深谈透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虽然经常给MC投稿,但面对一些好的选题也常常会望而却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欠缺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二、资料短缺而且滞后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及时获得第一手资料,是写作硬件文章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一些作者希望通过 MC向厂商索取产品细节资料,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因为牵涉到商业秘密,厂商通常只是泛泛地介绍一下性能数据,一般不会向外界提供更多信息。

三、 作者人数少、整体力量弱


    写硬件文章的作者队伍大致分为由电脑爱好者和应用技术人员在内的普通作者、大学教师和硬件开发人员三类。普通作者要想写出高水平的硬件文章来很难,首先外语这一关就很难过去,如果看外文版的技术白皮书都感到吃力,即便有了资料也难以加工出来。大学教师中从事软件教学的占绝大多数,而讲授硬件的老师相比之下要少得多。即便讲授硬件课程的老师,平时讲授的内容都是过时的,无需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就能应付。所以他们通常只是为了评职称才去写几篇“有创见”的学术性文章,而对写科普文章赚稿费很少有兴趣。硬件开发人员写作硬件文章在资料来源和经验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但因为他们工作压力通常都很大,很少有闲心去写科普文章。


   当然,也有少数靠写稿为生的职业写手,由于他们整日忙于写作,很少有机会接触实际应用,在知识上光支出不收入,总是靠吃老本,出现严重的收支不平衡,写出几篇后也就江郎才尽了。


四、写作难度大、周期长


     写作硬件文章之艰难,本人有切身体会。《发现新硬件的前前后后》(《微型计算机》2003年第18期)这篇文章差不多用了半年时间才完成,期间多次因为遇到困难而中断,差点儿因为失去信心而半途而废。《由做工看板卡优劣》(《微型计算机》2004年第3期)一文发表后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读者朋友们哪里知道,写作期间就识别板卡PCB层数这么一个细节问题就咨询了技嘉、华硕等多家厂商的工程师。文章刊登出来虽然只有两个作者署名,其实字里行间凝聚了包括编辑在内的好多人的心血。 


       硬件文章内容上重在一个“新”字,除了少数翻译作品外,原创性是硬件文章的最显著特点。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组织文字,还要费很长时间去绘制插图,有时侯为了拍一张照片还要四处去找实物。单就文字部分而言,为了写一篇文章,要花很多时间去搜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过滤和筛选,最后进行通俗化加工,做这些工作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好的硬件科普作品,一定是内容有用、表达有趣。科普写作对作者是两个考试:一是考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如果不能“深入”,就谈不上“浅出”;二是考作者的文字功底,如果写出的文字不能打动读者,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053025 2006-10-8 14:11

硬件,之所以叫硬件,就是因为难咀嚼,难消化。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034861 2012-04-21 16:23
利用超短波热脉冲取代传统磁头,可提高硬盘存储速度数百倍
现代磁记录技术利用我们熟知的磁铁同极排斥和异极相吸现象,通过改变磁铁的磁极存储数据,因此需要借助一个外部磁场。外部磁场的强度越大,数据存储数据越快。 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项新的电脑硬盘...
用户1034861 2011-10-24 12:49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研究模式受追捧
    把科学研究从传统封闭的实验室搬到开放的互联网上进行,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一些年轻科学工作者对这种科研方式予以肯定。他们在网上征召合作者和志愿者,在博客里发表科学设想并征求意见,令互联网成为科研新...
用户1034861 2010-10-30 17:34
闪存芯片的密度提升在下一年将会停滞
企业存储论坛网2010年9月1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Why Flash Drive Density Will Stop Growing Next Year的文章,文章指出:闪存芯片的密度提升在下一年将会停...
用户1034861 2010-03-29 09:29
热启动组合键的第三个功能
同时按下[Ctrl]+[Alt]+[Del]三个键,可以让电脑重新启动(DOS环境下)或者弹出Windows管理器(Windows XP环境下),这是大家熟知的热启动组合键的两个功能。昨天偶尔发现,它...
用户1034861 2010-01-11 20:20
子虚乌有的“防辐射机箱”
一瓶普通的二锅头被吹嘘成宫廷御液酒,白萝卜跟胡萝卜合在一起,便成了群英荟萃……这是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里面的场景。这种场景在现实世界里也时有发生,在IT界更是不乏其例。一度被炒得沸沸扬...
用户1034861 2009-05-08 11:54
按键跟开关不是一回事儿
昨天,一个学生让我帮他诊断一下电脑。他的电脑电源工作正常,按下电源按钮以后,电源风扇和CPU风扇都呼呼地转了起来,可是机器却完全没有自检的迹象,一开机便死在那儿了。   我重新插拔了内存条和显卡,故障...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1
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