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实际提了两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是海龟和本土人员的关系,二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
海龟和本土:
台湾早年有个被很多人看好的公司,是由几十个海归和几十个本土精英组成的。结果出乎大家的预料:那几十个海归抱怨他们拿的远远少于在美国的收入,而几十个本土精英渐渐发现大多数海归并不比他们强多少,却拿了远超过本土的薪水。于是这个公司很快分崩离析了。大家常说这个世界患不均,其实不均并不可怕,人们真正不平的是不均等的竞争机会。
作为海归,首先应该想清楚的是自己究竟有哪些本土人员不易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否足以支持自己去创业,自己缺少的才能有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弥补。绝大多 数海归的强项是技术、和国际接轨的理念以及个人的学经历带来的光环,而弱项往往是日常管理和本土市场。一般中国最不缺的是日常的管理和做官的学问。如果把 自己变成开会和签字工具,往往是在用自己的最弱项(当然有人把国内的打工作为补强自我的手段,这就另当别论)。个人以为上述的海归应当采取的策略是顾两头 放中间。上面一层的比如融资(美国有种说法是Startup CEO的Full-time job)、 公司的策略、需要说服和补充的高级人才等等恐怕比较适合海归来做。需要强调的是海归必需深入最下一层的研发细节,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如果您的技术真的和本 土人员有较大落差,不通过细节的跟踪和探讨,很难将这一落差减小,只有将本土精英培养起来,让他们接近或超过自己时,才有可能少管技术的细节。IC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细节,千万不可认为自己是来管理的,不必做具体事。最好把中间那层:日常的行政管理交给合适的人负担,避免不了也要尽量减少所花的时间。
职业生涯的规划:
作为本土的精英,我很理解Tony的感受。好的位子大多被海归们占了,虽说有些海归好像并不十分高明。不过我想这是暂时的,我接触过不少在台湾只有大专或中专学历的老板,他们的公司也很成功。个人的成功最终还是综合素质决定的。
听别人为自己作职业生涯规划不一定是好主意,因为大多数人会用自己的模式来指导您。因此问博士生要不要读硕士大概很难得到否定的答案。我喜欢问我们的员工或 被面试者他们五年和二十年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公司该怎样帮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理想高度。首先,人生的目标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而且要持之以恒。其次, 要广交朋友,扩大视野,网上固然信息很多,最终能帮你的还是人。选对公司同样重要,一般人的轨迹是开始做大公司,以后工作的公司越来越小,职位越来越高。 开始在哪工作要以学到东西为主,后面能否选择有潜力的公司会越来越重要。如果得不到提升,一般不宜在太大的公司待太久,否则面会太窄,当然,太频繁换工作 显然不可取。最后,无论何样的目标都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作技术的人,尤其要努力养成严谨的思考习惯。从近来面试的人,时常感受到一种不好的迹 象,很多人好像知道许多面上的事,可自己做的课题却讲不清楚。伯克利等学校读博士都要经历一种淘汰率很高的口试。每个教授总是从最简单的问题问起,然后逐 渐深入,直到被试者哑口无言为止。要考的重点并非受试者知道多少,而是其思考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岭芯的面试考察的同样是最基础的知识和回答问题时体现出的 思考习惯。那些一步给出结论,又无法解释思考过程的人是不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总之,我的建议是不要太早浮起来。前十年最好不要离开具体技术 工作,不要放过一个问题,让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同时根据你的目标,咨询你的偶像,成为其他方面的通才。前十年的基础决定你能达到的高度。随着中国社 会的成熟,一夜暴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一些老套的基本法则将重新开始起决定作用,法拉第如果没有将戴维的笔记装订得如此出色,也许不会有这个科学王子;胡 雪岩如果不是将学徒做得如此出色,很难突然得到他的第一桶金。成功一般还是属于哪些做好准备的人。
本来自己也远够不上成功二字,只是希望以个人有限的经历提供大家一些建议,欢迎加入讨论和指正。
小翌哥
用户1678053 2016-5-10 09:18
用户1454308 2016-5-10 08:24
自做自受 2015-12-19 11:34
用户1454308 2015-7-9 08:41
用户1829290 2015-4-25 17:36
用户1406868 2014-12-28 22:48
用户1406868 2014-12-28 22:38
欣赏博主的博客,希望多介绍您了解到的西方。
【推荐】季羡林: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我是搞语言的,要我来讲道德,讲慈善,实在是有些惶恐。
什么是道德?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写一本书。简单说来,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不依靠外力的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等概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中西的道德是有区别的。我举个例子,我在欧洲住的年头不少,我看小孩子打架,一个十六七岁,一个七八岁,结果小的被打倒了,哭一阵爬起来再打。要在中国就会有人讲了,大的怎么欺侮小的呢。他们那儿没人管,他们认为力量、拳头是第一位的,不管你大小,只要把别人打倒就是正当的。西方道德中也有对我们有用的。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应批判继承,精华留下,糟粕去掉。对外国好的,也可以学习,不要排斥。
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的良好的道德风尚,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宣传教育,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可以是很高的层次,无私奉献,也可以有利己的目的,比如图个好名声,或者避税,或者领导号召不得不响应;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神,层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参与了,他就开始了他的道德积累。所以我主张慈善不要问动机。***同志讲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我的理解,效果是决定因素。“四人帮”有个特点,就是抓活思想,抓活思想就是追究动机。过去有句古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是典型的动机唯心主义。
来源:《季羡林谈人生》
用户1678053 2014-6-15 15:31
用户1549192 2014-6-5 00:12
用户1519386 2014-4-9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