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是大陆培养的第一届半导体毕业生。与王阳元院士、中国半导体协会的俞忠瑜理事长等是同班同学。我在孩童期间就曾有幸见识过王守武、王守觉等院士的风采,也深为这些大师的学养和谦虚的精神所折服。有这些让我高山仰止的前辈在,本无能力也无胆量来谈论方向性的问题。只是近日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平日闲聊,实实在在感受到本土的集成电路设计圈子中的一种悲观、迷茫、甚至绝望的气氛。不觉想说说自己的一管之见。由于个人从未接触过电力电子或电源管理之外的课题,所述也仅限电源管理IC (以下简称PIC) 的范畴。
中国的IC设计业曾经经历了几家公司冲上纳斯达克前后的小小辉煌,恰似台儿庄之后速胜论的抬头。随后我们听到的仿佛都是坏消息:IC价格下降、人员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税率优惠不再、次级危机影响消费需求等等。偶尔几个敢于投资IC的人都灰头土脸地转去了传统产业,随即有了"宠儿变弃儿"的慨叹。曾经豪情万丈的海归精英们拉到了以前他们看不起的小钱竟成了极值得庆祝的事情。于是微利论、生死年论、回归论充斥。这又极似当年亡?论的兴盛。自觉造成IC设计业移往大陆的基本动因并未改变,只是经历了数年50%以上的高成长后积累的不成熟的因素开始发酵。恰似抗战的前途是光明的,暂时的挫折促使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更平和的心态思考持久的战法。大浪淘沙其实更有利于以后的健康发展。
从全球电源管理IC的市场的份额来看,我们长远的主要对手还主要是欧美公司。要明白我们为什么会赢取最后的胜利,首先要了解欧美公司为什么会输。本人有幸在Semtech公司参与了主机板电源IC线的管理,有着切身的感受。Semtech的主机板电源IC线曾经拥有30%全球的市场,有超过一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当时只有Intersil是主要对手。随后以立錡为代表的台湾电源管理IC开始崛起。台湾公司开始只会作CPU以外的供电IC,且产品性能很一般。但我们还是很快感到了威胁。作为美国公司,我们在台湾的FAE(应用支持工程师)必须英文、技术和沟通能力都极强,由于这样的人才有限,全台20多个大客户,我们仅有两个FAE。而立錡在华硕一家就放了两个。果然,优异的服务和在台湾无孔不入的上下游关系很快使台湾本土的企业发展起来。后来台湾公司不仅做得出,由于天天和他们的客户在一起,立錡甚至还改进了我们产品的定义。当一群服务比你好、价钱比你便宜、甚至东西都有独特优点的本土对手兴起后,美国人看到的是一颗曾经卖$2.5美金的驱动芯片沦落到$0.1!作为一个曾经将Semtech股票推高了6?倍的功勋产品线,在CEO获知毛利已跌至47%以后就断然决定放弃了。一般的欧美公司要不停地扬弃自己去获取高额利润。我在美国亲历了国际整流器公司(IR)从1991年开始的淘汰可控硅专家、补充MOSFET人员的兑变过程。而现在的IR已经几乎变成一个IC公司了。
MTK的蔡明介董事长有一个著名的S型市场理论。也就是避开市场的起步阶段,只在产品上量前进入。美国的商学院流行一种L-shape市场理论。就是说产品开始利润和价格都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逐渐上升,利润和价格都下降,直到该产品被淘汰为止。2007年初,华为要求岭芯的前身拷贝一颗台湾某著名公司的芯片,这颗IC是给DDR2供电的电源芯片。当我们拿到了规格书后,发现这几乎是照搬了我在2002年给Intel定义的一颗,当时由于Intel不能接受单一供应商,Semtech将定义告诉了On-semi,所以我们只知道On-semi在后面六个月抄,不知台湾那家是何时开始抄的。世事无常,有趣的是有人要我们抄一颗我自己定义的东西。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时的价格是$0.8,到华为来寻求替代时,售价只有$0.11。而Semtech作为一个Fabless公司,我记得当时的成本也就在$0.09左右。这正是本土IC公司的现实。没有哪家系统公司会在它毛利很高时愿意把宝押在本土IC公司上,多半是系统厂商的成本支持不住了才来寻求Cost-down。现在许多电源IC公司都是设计人员创办的,很多甚至不是电源IC圈子里的人,因此做什么多半是看哪个产品在中国的量大。须知产品的需求往往发端于欧美,象一个浪一样,随后涌到韩日、台湾,当这个浪涌到大陆时,量确实很大,但产品周期也快结束了。就如同2007年再去作DDR2(DDR3已经起来了),就算2008年就做出来,你会发现没有量就赚不到钱了。很多人知道在美信有70%毛利时,有近30%来源于生产环节。要想在本土立于不败之地,必需结合生产环节,这样当别的Fabless无以为继时,你还有20-30%利润空间。岭芯的团队之所以要和贝岭和华虹集团合作,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这两年的最大收获远不是区区一亿多的营业额,而是结合华虹四、六、八寸线的特点,建立起来的电源IC的基本模块。只有当每一个建筑单元都有很好的性价比时,最后的IC才能保证提供给客户最好的性价比。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欧美公司有两大致命伤:第一是高额的人员开销不利于做技术上已经成熟的电源管理IC。即使不计算公司上层的股权等收入,一般人员费用也远非大陆可比。我曾经参与编写了一个50人部门的预算,经过裁剪,最后还是有$14M!这其中,应该只有两三个人是真正值得付美国工资的人。对比一下MPS(或AATI)和Richtek的产值和利润就不难看出。欧美公司可以保持亚洲公司类似的产值增长,但却很难保持净利润的同步增长。今年是第一次全球前十大电源管理IC公司的总产值有所下降,这说明小公司在瓜分这些大公司的传统地盘。当年美国人看不起的立錡,现在已经是超过两亿美金的公司了。但台湾的公司还是以台商为主,大陆公司完全有可能以台?人击败美国人的方式击败任何本土以外的对手。欧美公司的第二大致命伤是设计的决定权不再是欧美公司独有,越来愈多的OEM改成ODM模式。越来越多产品可以像MTK平台的手机一样,即使不能都达到"农民都可以做"的水品,能够制造完整电子产品的门槛也在降低。个人一直认为电源管理IC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台湾的经验证明谁贴近客户,谁就会赢。
待续……
自做自受 2013-9-5 08:49
个人时间价值,个人看法就是生存价值,来到今世,生存是第一。维修、娱乐、工作、学习等等,具体定义和名称不同而已,都是生存历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集成人的一生经历,皆有价值。记得维修电脑的一个店主人笑呵呵地说:修理了这么多年的电脑,给人诊病治病都行啦!
产品价值,广义等同于人的生存价值。狭义可谓千变万化,定义万千。如后述定义为经济价值。
社会规范,所谓规矩。伏羲女娲一手持规一手持矩,人之初就有规矩。话说回到眼前,是的,产品质量就是适用性,所以产品质量要达到循环再造的程度——所谓产品质量标准,要从使用者做起,即原于社会对产品价值和寿命的期望值,一旦形成,自然会有法规。
dat21_129153146 2013-9-4 23:56
其次产品本身的价值问题,修好能带来多大的经济价值?
第三是社会规范,产品寿命和元件寿命来源于社会对产品价值和寿命的期望值,还有法规的要求。
自做自受 2013-9-3 15:43
是啊!所以个人认为循环再造,消费做起。
我修理过水龙头,没错非金属部件是弱处。
如今互联网信息丰富,我去搜索关键词“水龙头的结构图”,反馈信息如下:
我凭感觉选了一个,就这个而言非金属构件就是密封圈和垫圈,应该可以手工制作或寻找相同或类似可修改的,就看维修者愿意不愿意,根本来说还是消费者愿意不愿意支付修理费,呵呵,这涉及到你或你的家人了。
生活可以不累的,工作是人制造出来的。
用户742973 2013-9-3 15:08
自做自受 2013-9-3 12:20
是的,很容易坏,如今普遍的事实,制造者的理由是节约成本,提高利润。试想,现在谁还声明产品的MTBF指标?
给你看看,几年前的一个“登月车”(触动开杆),我花了2元材料钱,拯救了一台总价一千五百多的热水器(上个月又被强行淘汰了,后话)。
你很用心,很多时候,一点小技巧,就能拯救物命,就是循环再造。
不是没人改良,设计合格是现成的,问题是有人故意从劣,改变设计,旨在自身的经济利润。
用户1060433 2013-9-3 10:40
這種小機器人(按鍵開關)很容易壞,沒法打開修理,只有換新了事。
有時倒些酒精,在多多按壓幾下,又變好。大概是接點髒了,
這種按壓開關用在多地方,它的可靠性太低了,常常使得整個電器喪失功能。
真希望有人改良,重新設計。
自做自受 2013-9-3 09:33
拭目以待,谢谢关注!
循环再造,消费做起。有何高见,还请多多指教!
用户766973 2013-9-3 08:55
用户1227396 2009-2-4 18:44
翌哥的评论真的是一针见血。国内企业纵然可以仿照国外通用的产品,一味以价格战赢取市场。但是跟着欧美公司的步子跑,最多只能分到一点残羹冷炙。要想企业真正健康地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必须要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出来。我现还身在国外,也搞开关电源方面的研究,纵有强烈的回国创业心愿,但是总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跟国内的开关电源业界没有联系。看了翌哥的博客,太想和翌哥能联系一下了。如果翌哥能跟我联系一下,我有些想法,希望能请翌哥指教一下。wjminha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