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老土”的PT100电路几乎大家都能拿出OP07,OP177,INA126...类的放大器,各种恒压恒流激励源电路,包括LM285,LM334....还有近来甚为流行的带恒流激励输出△-∑模式的24位AD,包括AD77XX系列,ADS1X系列以及CS5xxx......器件的更新的水平很快,可拆解了不少国外PT类的检测模块看到多数的都是恒压激励加放大电路,区别是放大电路上的硬件非线性校正电路区别。始终不解的是少有恒流激励类电路,尤其是测量范围超过300度的更是少有恒流激励的。近日在写完《尽力破解高砂製作所EX系列电源设计思想(三) 》坐下来品酒瞬间忽然明白这个有很大可能是由于恒流激励电路带来稳定性问题所致,试想目前的恒流源无论是lm234还是自己搭的浮空恒流电路基本都是以“类似比例”放大器为主要单元恒流电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恒流源也是个控制器,器执行对象就是PT100类的铂电阻,其传递函数基本如下:
试想如果以300度测量范围讲,那么PT100产生的阻值变化将超过100欧姆,相比于在0度时增加了一倍,对象模型的某个参数变化就不用说了,一个比例控制如何能够承受这个变化还待考虑,变化达到一倍是还是比例最起码会影响控制的稳态特性,这还不考虑由于PT100导线电容的影响产生的滞后,如果滞后常数加大还会导致控制的稳态精度,就像运放输出驱动容性负载要振荡道理类似。综合这些因素就不难明白恒压优于恒流驱动的优点,控制上好处理些。目前的PT100流行的是厚膜工艺,与以往的绕线工艺相比个人感觉分布电感参数会减少,但电容参数尚没考虑,待来日找个专门设备看看,同时也想试试这个恒流控制的稳定裕度到底多大,没准儿能发现什么,起码知道人家究竟为何不用,如何改良。
一直在琢磨,许多模拟电路精度和稳定性问题是否都是和控制方式选择上有关,实际就是模拟电路构成形式有关。如果是这样,那就该在模拟电路应用设计中以控制器设计的方法重新考虑,至少该理解一下。自己酒后太异想天开了吧,哈哈。
用户1362017 2010-1-18 12:57
用户52478 2010-1-16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