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要开始做课程设计了,还好题目不是很难,只要把以前做过的模块加起来就可以了。不过可能还有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可能还没考虑到。下次做好了,上传上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题目:单片机课程设计
基本要求:
组成多机通信系统,实际使用两片51单片机进行通信,工作在多机模式下;
设计主机标准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包括键盘和数码管显示模块;
从机通过软件产生时钟和日历信号,通过数码管显示;
可以校准和设定初始化数据。
发挥要求:
双时钟显示,按键切换;
秒表计时功能;
编程提醒功能;
系统加入温度传感器,交替显示日期、时间、温度。
设计报告要求:
画出电路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提供必要的理论分析计算;参考文献引用规范;源程序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供,结构清晰,注释准确完整。
用户161534 2007-12-26 01:30
用户36743 2007-12-20 13:05
怎么没图啊
用户23619 2007-12-19 09:14
摘要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是 集CPU ,RAM ,ROM , 定时,计数和多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他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品和工业自动化上。而51 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
关键词:数字钟、液晶显示、温度检测、串口通信
一、简介
系统由AT89C51、LED 数码管、按键、发光二极管等部分构成,能实现时间的调整、定时时间的设定,输出等功能。系统的功能选择由SB0、SB1、SB2、SB3、SB4 完成。其中SB0 为时间校对,定时器调整功能键,按SB 0 进入调整状态。SB1 为功能切换键。第一轮按动SB1 依次进入一路、二路、三路定时时间设置提示程序,按SB3 进入各路定时调整状态。定时时间到,二极管发亮。到了关断时间后灭掉。如果不进入继续按SB1 键,依次进入时间. 年. 位校对、. 月. 位校对、 . 日. 位校对、. 时. 位校对、. 分. 位校对、. 秒. 位校对状态。不管是进入那种状态,按动SB2 皆可以使被调整位进行不进位增量加1 变化。各预置量设置完成后,系统将所有的设置存入RAM 中,按SB1 退出调整状态。上电后,系统自动进入计时状态,起始于. 00. 时. 00. 分。SB4 为年月日显示转换键,可使原来显示时分秒转换显示年月日。
二、电路原理分析
1. 显示原理
电原理图见附图1。由6 个共阴极的数码管组成时、分、秒的显示。P0 口的8 条数据线P0.0 至P0.7 分别与两个CD4511 译码的ABCD 口相接,P2 口的 P2.0 至P2.2 分别通过电阻R10 至R13 与VT1 至VT3 的基极相连接。这样通过P0 口送出一个存储单元的高位、低位BCD 显示代码,通过P2 口送出扫描选通代码轮流点亮LED1 至LED6,就会将要显示的数据在数码管中显示出来。从P0 口输出的代码是BCD 码,从P2 口输出的就是位选码。这是扫描显示原理。
2. 数码管结构及代码显示
共阴LED 数码管由8 只发光二极管VD1 至VD8 共阴连接并按. 8. 字形结构排列而成。这样,我们将这些二极管的正极接高低不同的电位,把所有的负极接地,当正极为高电位时相应的二极管就会导通而发光,从而使数码管呈现不同的字符。而只有P2 相应呈现高电位, VT 个管导通,LED1 的GND 与地相接,LED 位被选中才具备发光的使能条件;可见,在利用P2 口送出位选码,使各位轮流得到发光使能条件的同时,通过P0 口分别送出不同的段选码, 就会在LED1 至LED4 中显示出不同的数字来。
3 键盘及读数原理
键盘是人与微机打交道的主要设备,按键的读取容易引起误动作。可采用软件去抖动的方法处理,软件的触点在闭合和断开的时候会产生抖动,这时触点的逻辑电平是不稳定的,如不采取妥善处理的话,将引起按键命令错误或重复执行,在这里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来避开抖动,延时时间20ms.
4 连击功能的实现
按下某键时,对应的功能键解释程序得到执行,如操作者没有释放按键,则对应的功能会反复执行,好象连续执行,在这里我们采用软件延时250ms,当按键没释放则执行下一条对应程序。利用连击功能,能实现快速调时操作。
5
6
7
三、程序设计
系统的主程序主要完成时间显示和定时输出判断功能。而年月日显示和各时间单元进位,时间设定时,调定时间设定时等功能全部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完成。
1.数据与代码转换。
由前述可知,从P2 口输出位选码,从P0 口输出段选码,LED 就会显示出数字来。但P0 口的输出的数据是要BCD 码,各存储单元存储的是二进制数,也就是和要显示出的字符表达的含义是不一致的。可见,将要显示的存储单元的数据直接送到P0 口去驱动LED 数码管显示是不能正确表达的,必须在系统内部将要显示的数据经过BCD 码行转换后,将各个单元数据的段选代码送入P0 口,给CD4511 译码后去驱动数码管显示。
具体转换过程如下:
我们先将要显示的数据装入累加器A 中,再将A 中的数据转换成高低两位的BCD 码, 再放回A 中,然后将A 中的值输出。如:有一个单元存储了45 这样一位数,则需转换成四位的BCD 码:(0100)(0101)然后放入A 中。 A 中BCD 码,高位四位代表.4.低四位代表.5.同时送给两个译码器中,译码后. 45. 字就在两个LED 中显示出来。
2.计时功能的实现与中断服务程序
时间的运行依靠定时中断子程序对时钟单元数值进位调整来实现的。计数器T0 打开后, 进入计时,满100 毫秒后,重装定时。中断一次,满一秒后秒进位,满60 秒后即为1 分钟, 分钟单元进位,60 分到了后,时单元进位,24 小时满后,天单元进位。这样然后根据进率, 得到年、月、日、时、分、秒存储单元的值,并经译码后,通过扫描程序送LED 中显示出来, 实现时钟计时功能。累加是用指令INC 来实现的。 进入中断服务程序以后,执行PUSH PSW 和PUSH A 将程序状态寄存器PSW 的内容和累加器A 中的数据保存起来,这便是所谓的. 保护现场. . 以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时存取关键数据的存储区叫做堆栈。在软件的控制之下,堆栈可在片内RAM 中的任一区间设定,而堆栈的数据存取与一般的RAM 存取又有区别,对它的操作,要遵循. 后进先出. 的原则。
3 时钟误差分析
开启定时器/计数器0,使之开始计时,中断后进入中断程序。自停止计数到、计数又
开始,中间执行了7 条指令,也就是延迟了13 个单周期共用时间26us,这样,每个中断的总时间应为为100.026sm,而原来定时是100ms,,所以,也就是说每次中断定时多了26um.
这样,可改变计数重装值,使每次中断定时时间为99.974sm,加上原来的7 条指令所用的
时间,正好100sm.计数10 次得1s.这样就可得到较精确的计时秒数,然后根据进率,得到
时、分的值。
4 时间控制功能与比较指令
系统的另一功能就是实现对执行设备的定时开关控制,其主要控制思想是这样的:先
将执行设备开启的时间和关闭时间置入RAM 某一单元,在计时主程序当中执行几条比较指
令,如果当前计时时间与执行设备的设定开启时间相等,就执行一条 CLR 指令,将对应的
那路P3 置为高电位,开启;如果当前计时时间与执行设备设定的关闭时间相等,就执行SETB 对应的P3 置低电位,二极管截止,。实现此控制功能用到的比较指令为CJNE A,#direct, rel,其转移条件是累加器A 中的值与立即数不等则转移。
参考文献
1、《单片机典型系统设计实例精讲》电子工业出版社
2、李刚 、林凌 、姜苇《51系列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技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单片机C程序设计及应用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
程序
#include<reg52.h>
#include<absacc.h>
#define uni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DIGPORT XBYTE [0x8000]
#define WORDPORT XBYTE[0x4000]
sbit K0=P1^0;
sbit K1=P1^1;
sbit K2=P1^2;
sbit BEEP="P1"^3;
sbit L0=P1^4;
sbit L1=P1^5;
sbit L2=P1^6;
sbit L3=P1^7;
uchar data BUFFER[2]={0,0}; /*显示缓冲区(依次为低位,高位)*/
uchar data CLOCK[4]={0,0,0,0}/*存放时钟时间(依次为百分秒、秒、分和时位)*/
uchar data SECOND[2]={0,0}; /*存放秒表时间(依次为百分秒,秒)*/
uchar data REVERSE[4]={0,0,0,0};//存放倒计时时间(依次为百分秒、秒、分和时位)
uchar data STATE="0"; /*定义运行状态*/
bit bdata SND="0"; /*秒表START*/
bit bdata RST="0"; /*秒表RESET*/
bit bdata STP="0"; /*倒计时STOP*/
u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40};/*数码管显示编码“0”-“9”,“A”,"-"*/
void display(void);
void main(void)
{
uchar stabak; /*上一次程序运行的状态*/
P1=0x0f;
EA=1;IT1=1;ET0=1;
TMOD=0x61; /*T1方式2计数,T0方式1计时*/
TH0=-5000/256;TL0=-5000%256;
TH1=0xff;TL1=0xff;
T2CON=0;TH2=-5000/256;TL2=-5000%256;
K0=1;K1=1;K2=1;
STATE=P1&0x07;
stabak=STATE;
for(;;)
{
switch(STATE)
{
case 0: /*START=0,秒表*/
{
EX1=0;ET1=1;ET2=1;TR1=1;SND=1;
L1=1;L0=0;L2=0;
SECOND[0]=0;
SECOND[1]=0;
}break;
case 1: /*START=1,倒计时分调整*/
{
EX1=0;ET1=1;ET2=1;TR1=1;TR2=0;
L2=1;L0=0;L1=0;
REVERSE[0]=0;
REVERSE[1]=0;
}break;
case 2: /*START=2,倒计时小时调整*/
{
EX1=0;ET1=1;ET2=1;TR1=1;TR2=0;
L2=1;L0=0;L1=0;
REVERSE[0]=0;
REVERSE[1]=0;
}break;
case 3: /*START=3,倒计时运行*/
{
EX1=0;ET1=1;ET2=1;TR1=1;
if((REVERSE[2]==0)&&(REVERSE[3]==0))L2=1;
else TR2=1;
L0=0;L1=0;
}break;
case 5: /*START=5,时钟分调整*/
{
IE1=0;EX1=1;ET1=0;ET2=1;TR0=0;
L0=1;L1=0;L2=0;
}break;
case 6: /*START=6,时钟时调整*/
{
IE1=0;EX1=1;ET1=0;ET2=1;TR0=0;
L0=1;L1=0;L2=0;
}break;
default: /*START=4or7,时钟运行*/
{
EX1=0;ET1=0;ET2=1;TR0=1;
L1=0;L2=0;
}
}
while(STATE==stabak)
{
switch(STATE)
{
case 0: /*START=0,秒表*/
{
BUFFER[0]=SECOND[0];
BUFFER[1]=SECOND[1];
}break;
case 1: /*START=1,倒计时分调整*/
{
BUFFER[0]=REVERSE[2];
BUFFER[1]=101;
}break;
case 2: /*START=2,倒计时小时调整*/
{
BUFFER[0]=110;
BUFFER[1]=REVERSE[3];
}break;
case 3: /*START=3,倒计时运行*/
{
BUFFER[0]=REVERSE[2];
BUFFER[1]=REVERSE[3];
}break;
case 5: /*START=5,时钟分调整*/
{
BUFFER[0]=CLOCK[2];
BUFFER[1]=101;
}break;
case 6: /*START=6,时钟时调整*/
{
BUFFER[0]=110;
BUFFER[1]=CLOCK[3];
}break;
default: /*START=4or7,时钟运行*/
{
BUFFER[0]=CLOCK[2];
BUFFER[1]=CLOCK[3];
}
}
display();/*显示函数*/
K0=1;K1=1;K2=1;
STATE=P1&0x07;
}
stabak=STATE;
}
}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TH0=-5000/256; /*重置定时初值*/
TL0=-5000%256;
CLOCK[0]=CLOCK[0]+1; /*时钟处理*/
if((CLOCK[0]==50)&&(STATE>=4))
{
L0=!L0;
}
if(CLOCK[0]==100)
{
if(STATE>=4) L0=!L0;
CLOCK[0]=0;
CLOCK[1]=CLOCK[1]+1;
if(CLOCK[1]==60)
{
CLOCK[1]=0;
CLOCK[2]=CLOCK[2]+1;
if(CLOCK[2]==60)
{
CLOCK[2]=0;
CLOCK[3]=CLOCK[3]+1;
if(CLOCK[3]==24)
{
CLOCK[3]=0;
}
}
}
}
}
void timer2(void) interrupt 5 using 3
{
TF2=0;
TH2=-5000/256;
TL2=-5000%256;
if(STATE==0) /*秒表处理*/
{
SECOND[0]=SECOND[0]+1;
if(SECOND[0]==50)
{
L1=!L1;
}
if(SECOND[0]==100)
{
L1=!L1;
SECOND[0]=0;
SECOND[1]=SECOND[1]+1;
if(SECOND[1]==100)
{
SECOND[1]=0;
}
}
}
if(STATE==3) /*倒计时处理*/
{
REVERSE[0]=REVERSE[0]+1;
if(REVERSE[0]==50)
{
L2=!L2;
}
if(REVERSE[0]==100)
{
L2=!L2;
REVERSE[0]=0;
REVERSE[1]=REVERSE[1]+1;
if(REVERSE[1]==60)
{
REVERSE[1]=00;
REVERSE[2]=REVERSE[2]-1;
if((REVERSE[2]==0)&&(REVERSE[3]==0))
{
TR2=0;
STP="1";
BEEP="0";
}
else if(REVERSE[2]==0xff)
{
REVERSE[2]=59;
REVERSE[3]=REVERSE[3]-1;
}
}
}
}
}
void intsvr1(void) interrupt 2 using 2
{
if(STATE==5)
{
CLOCK[2]=CLOCK[2]+1;
if(CLOCK[2]==60) CLOCK[2]=0;
}
if(STATE==6)
{
CLOCK[3]=CLOCK[3]+1;
if(CLOCK[3]==24) CLOCK[3]=0;
}
}
void timer1(void) interrupt 3 using 3
{
if(STATE==0)
{
if(RST)
{
SECOND[0]=0;
SECOND[1]=0;
L1=1;
RST="0";
}
else
{
if(SND) TR2=1;
else
{
L1=1;
TR2=0;
RST="1";
}
SND=!SND;
}
}
else if(STATE==1)
{
REVERSE[2]=REVERSE[2]+1;
if(REVERSE[2]==60) REVERSE[2]=0;
}
else if(STATE==2)
{
REVERSE[3]=REVERSE[3]+1;
if(REVERSE[3]==24) REVERSE[3]=0;
}
else
{
if(STP)
{
BEEP="1";
L2=1;
STP="0";
}
else TR2=0;
}
}
void display(void)
{
uchar i; /*显示缓冲区首址*/
uchar delay; /*显示延时*/
uchar disp; /*显示内容*/
uchar digit; /*定义数码管显示位*/
digit=0x08;
for(i=0;i<2;i++) /*秒表,显示百分秒和秒*/
{
if(BUFFER>100) disp="BUFFER"%10+10;
else disp="BUFFER"%10;
DIGPORT="digit";
WORDPORT="TABLE"[disp];
for(delay=0;delay<=200;delay++);
digit="digit">>1;
disp="BUFFER/10";
DIGPORT="digit";
WORDPORT="TABLE"[disp];
for(delay=0;delay<=200;delay++);
digit="digit">>1;
}
}
用户44729 2007-12-13 07:57
要啊 365528954@qq.com
用户207488 2007-12-4 23:31
题目 :4*4矩阵键盘课程设计``
把完整的设计发到 liurunsong113@163.com
急 急 急 急 ```
]3QU
用户207488 2007-12-4 23:31
4*4矩阵键盘课程设计``
把完整的设计发到 liurunsong113@163.com
急 急 急 急 ```
]3QU
用户39626 2007-10-31 17:48
用户24118 2007-7-18 09:12
谢谢 能传给我吗 谢谢了
我邮箱:actionooo@yahoo.com.cn
这几天也要做 踌死了
用户46236 2007-7-3 10:02
能发给我吗?我的邮箱地址是tonghuaxiha@126.com谢谢了
用户1301338 2007-7-3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