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研究和学习哲学思想的途径
哲学来源于自然界,又服务于自然界。哲学不应该脱离现实世界,它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是从现实中发现规律,并用规律指导后续的工作和生活。飞机的出现来源于鸟,雷达的设计思想来源于蜻蜓,锯的思想来源于草叶,现代科学的很多成果来自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规律。
“格物致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故事,明清八大家的某一位(我不记得了),在小的时候,为了搞明白如何实现格物致知,和一个小伙伴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吃完饭俩人就躲在后院的园林中,对着竹丛**、静思、冥想,期望通过细致的研究事物,达到对事物的深刻了解的境界,最后的结局是空手而归。这个问题的原因在78年***同志给出了答案,就是那场大辩论的主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发现哲学思想,只有实践才能用好哲学思想,脱离了实践活动的哲学思想,就成了那位对着竹丛**的小朋友了。这样也能避免理论过于枯燥丧失兴趣,用中学,学中用,进展会快。总结为一句就是:实践是研究哲学的唯一方法、唯一目的。
9悟性
西游记上的三个和尚分别叫悟空、悟能、悟净,“悟”在佛教中是一个很常见的字,也是佛教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悟分两种,顿悟和渐悟,渐悟是在对事物逐步认知的状态下,逐渐达到彻底理解的境界的;顿悟是从始至终都没想明白,但在某一时刻的霎那间,在某个外界事物的刺激下,突然什么都明白了,佛语上叫“桶底子脱”,就像一个水桶装满了东西,突然桶底子脱落了,可以想见能发生什么现象,顿悟就是类似“醍醐灌顶”的过程。
悟性是带有天生成分的,但凡能成就事业的人,无论哪一方面的星级人物,都是在他所从事领域里面具有极强悟性的人,“人和人没什么差别”的论调只是一种安慰人的手段和方法,在悟性上人和人绝对是有差别的,但也有一个观点是对它的补充,就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悟性所在,大部分的人是没有发掘出来而已,不过人和人的悟性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在肢体和运动的协调性上,他们成了体育明星;有的是在韵律上,他们成了音乐家或歌手;有人是在语言上,他们成了翻译家或外交人才;有人是在揣摩他人心理上,他们成了销售精英或心理咨询师;有人善于在复杂关系中找到解决办法,他们进了政府当办公室主任正好;等等的人们,但凡是在某行某业做得好的,其职业岗位内容都较好的使其悟性得到了发挥。可悲得是,在朦胧无知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读大学的专业,在清醒的时候,参加了工作,又没有办法或不愿意放弃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职业岗位与自己的悟性没有在同一个方向,职业发展自然不能形成知识+悟性的最大合力,难成大器也就成了必然。
以上的观念早就形成,后来偶然在《读者》一书中读到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个词“Common Sense”,意思是建立在常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直觉,看来洋人在主的影响下,得出的道理和东方人在佛的影响下得出的道理事不谋而合的。
有了对悟性的看法,自然就会产生对应的做事方法,至于如何去做,全凭个人的悟性了。
10相随心转
“相随心转”是很好理解的,就是外表是随着人内心世界表现的,贼眉鼠眼的人内心也是阴暗不光明正大的,军人表现出来的正气和干净利落的举止也是其内心经过了军旅生活的熏陶之后自然形成的一种内在状态,表现的胸有城府的人一般他就是有城府。
这个观点可以用于两个用途,一是识人,观察其细节的举止看是否有某些特征,就可以判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举个例子,我见到过两个研究生,哪个学校的就不说了,他们在实验室里玩游戏,一位60岁的老教授在登着凳子往高处放东西,两位研究生都没动,没帮老师一把,但他俩的状态表现也不完全一样,甲同学就看他打游戏的手似乎迟疑了一下,速度比原来有所减缓,并且时不时也用眼的余光瞟一眼,乙同学抬头看了一下,继续兴高采烈的玩游戏,速度没变。这个表象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两个学生的心理是不一样的,甲虽然也在玩,但他是有负疚心理的,他认为该帮老师一下,但比较怯不愿出头的那种,即使玩也有所顾忌,乙则不然,他是根本不认为该帮,或者帮与不帮无所谓。所以对他俩的教育方式也不应该一样,一个是需要鼓励其不受其他人的眼光左右,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就要主动去做,另一个则是缺少修养了,需要的是教化。
“相随心转”的另一个作用“炼己”,潜心修炼“心”,达到“相”的完善。毕竟别人感受到的“相”。这里面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别想装,通过伪装蒙蔽别人,被骗的只能是没有
(待续)
wuyeqing_363494696 2014-11-3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