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跟技术无关,到是和政治有点关系,呵呵,随便说说最近几天研究的一点感触。关于粟裕说实话以前也只是断断续续听说过,知道他是大将之首,但对他的经历生平确实是不知道。最近国庆放假,抽了点时间在网上看了下热播的“解放”电视剧,那里面有粟裕,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对这个将军产生兴趣,于是在网上找了不少关于他的资料,特别是一本“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这才让我了解粟裕将军的情况,对这位杰出的军事家肃然起敬。但是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伟人丑陋的一面。
从军事上来说,个人感觉在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无人能及粟裕,包括我们一贯敬重的彭老总,刘伯承元帅,也包括林彪,陈毅等等,从军事上说,粟裕绝对超过他们所有人,淮海战役和豫东战役真是神来之笔,功劳主要是粟裕的,只是由于政治原因,他的功劳被转嫁给其他人身上。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为重要,最为不可思议的大决战,从战略构想到战役实施可以说绝大多数功劳都是粟裕将军的,在解放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集中兵力大胆发起决战,歼灭国民党55万人之多,这个冒险的战略构想是粟裕提出的,而且当时毛泽东等几乎所有高层人物都不敢想这样的构想,粟裕坚持说服了毛泽东,粟裕在整个淮海战役中统帅华东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44万人,并配合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歼灭了黄维兵团,从整个战役的进程可以看出粟裕作为杰出军事统帅的高超指挥艺术和卓越的战略眼光。
后来评元帅,粟裕居然没有当选元帅,关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分析,我听说的就有很多种,粟裕从战功来说无疑可以当元帅,但为什么没有评上,两种说法:一种是粟裕为人锋芒毕露,得罪了很多人,建国后首先受到打击;第二种粟裕能力超强,但资历浅,在我们国家讲究论资排辈的传统中粟裕虽然军事上超越所有十大元帅,却只能评个大将。现在大概一般人很难再能有机会了解真实的粟裕是否真的锋芒毕露了,但我个人比较相信第二种说法。
粟裕本来是抗美援朝的统帅,但由于身体原因,改林彪替代,林彪亦身体问题(有种说法林彪是装病),最后迫不得已改彭德怀,如果历史给粟裕这个抗美援朝的机会,凭他的杰出军事才能,估计抗美援朝美国人要更加惨点,志愿军可能也会少死一些人。
粟裕建国后仅仅做过短暂的解放军总参谋长,随即被打倒,从此基本上就被闲置在一边,84年去世的时候,其原先的部下一个纵队司令大呼:“粟总是被浪费的人才”;据说在58年打倒粟裕的时候,一开始因为大家知道粟裕是毛泽东的爱将,不敢狠整;结果毛泽东指示批判太温和了,于是风头直转批判一下变得很猛烈,包括陈毅这个老战友居然也大批粟裕:“这个人很阴”;后来毛泽东又说粟裕很能打战,是有功劳的,马上批判又风头掉转变的温和起来。粟裕直到1994年他去世10年后,才得到高层的承认,那时候小平同志离世,江主席主管军委工作了。
粟裕在军事上是天才,但在政治上是很弱的,所以验证了历来的老惯例,打江山时候这些军事天才得到重用,然而一旦得到天下,大多数的军事统帅都没什么好下场,不仅粟裕,刘伯承等人也是如此。相反后来真正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几乎清一色的是当初善于搞政治的人。据称,南京有位老先生,在80年代曾经上书小平,让他不要把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功劳搬到自己身上,结果一家人担心受怕的过日子。
历来的很多文学宝库影视作品,均在有意忽略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关键作用,篡改历史。包括那个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据说是拍了两次花费是拍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总和。原因很简单,是因为第一次拍的时候相对客观,突出了粟裕将军在此次大决战中的关键作用,但拍完后送高层审查,审查不通过,大意就是怎么能把这么大功劳安在粟裕身上,应该安在xxx身上啊。于是重拍,据说重拍后的淮海战役伪造了很多情节。
这个国庆因为偶尔的对粟裕将军感兴趣做的一些阅读,结果发现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人世间本无圣人,是人们为了各种私心硬造出很多圣人来。人性的丑陋那是每个人都有的,再伟大的人骨子里也是免不了丑陋的。上述说的东西,也是在网上看来的,我也无法考证每个细节的正确性,历史从来都不是真实的,都是经过修改的,很可能我们永远也没办法知道真实的历史。只能如此。
最后声明下,上面写的不代表我对高层的什么不满和意见,咱也不关心政治,呵呵。只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说说而已,还有就是对粟裕这么个大军事家在今天居然没什么人知道感到奇怪。大家权且看看吧。
用户1361860 2009-10-8 21:42
朱玉龙 2009-10-7 22:17
朱玉龙 2009-10-7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