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过关于工作内容的文章 琐碎的硬件工作内容
还有关于关于整车厂的技术 国外整车企业的电子技术能力
我觉得哈,在如此琐碎的工作的背后,还是需要一些专门从事核心工作的核心工程师来完成的。就像现代的研发是将研究和执行分离的一样,所谓的核心工程师大概就是干着前者工作,后者剥离出来就是单纯的主管项目的工程师。
就我知道的核心工程师而言,几乎都是干着非常重要的工作。打个比方,比如最坏情况分析。他们会针对某个电路,整理出输入和负载模型,整理需要分析的各种信 号参数,整理计算模型和方法。因此一旦这些工作完成,每次重用电路这些分析工作就变成了修改参数这样简单了。再比如热分析,计算过程还是分析计算方法和确 定信号的余量。就元器件而言,他们整理各种元器件的参数和使用注意要点。整理推荐器件,分析使用环境。
其实对一个公司而言,其实可能会有一个核心工程师团队,前面也探讨过其实对一个设计而言,往往需要牵涉的东西很多,一个人能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 的。因此就会有普通工程师团队和核心工程师团队,通过划分,把需要时间去研究的东西和执行事务性工作分开。特别是在遇到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实验中遇到 ISSUE的时候,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去解决问题(这里是指对一类应用较熟悉的)。而且在设计前端也容易把问题挑选出来,我们通常说的技术Review,就 是建立在一个比较健全的核心工程师团队之上的。否则寻找不同项目的工程师去探讨问题,不光是对每个项目的时间和应用的同一性也存在矛盾。核心团队的另外一 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创新和预研,由于和项目的一定程度的分析,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去做一些前瞻性的应用。试想一下,如果兼顾着很多项目的工程师,很难 有更多的精力去整理。
核心工程师团队的建立是建立在稳定的团队基础上的,国外的工程师往往有着很长的工作经验,一般老外把5~10年的工程师慢慢纳入核心团队,而且予以一定的 分工和补充,在流动性不大的条件下,确实可以把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涉及的知识给全部覆盖。以国内的局面,不管是国营的,外资的,合资的,民营的,恐怕还是 建立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基础上的。这个基于个人的工作方式和知识组织模式是很难在一个长期的跨度维持的。
附录:
知识范围
电子元器件
AECQ+ROSH
元器件基本原理和参数
元器件应用要点
元器件选用
电子设计流程知识和工具
硬件设计的过程
元器件/模块热分析
模块最坏情况分析
模块元器件可靠性分析
模块的错误树分析
模块失效模式分析
模块潜入路径分析
基本电路分析
输入部分
设计模块的高有效接口电路 设计模块的低有效接口电路 一个特殊的数字输入口的设计
输出部分
电源部分
12V到5V的电源调理 从LDO到开关稳压器 LDO功耗计算 LDO稳定性计算
通讯电路部分
CAN的时钟精度 CAN的接口保护电路
模块策略设计
静态电流
汽车静态电流 模块静态电流设计
识别门限
系统电压管理的方法
诊断策略
HSD的诊断波形 HSD驱动灯的诊断问题—1 HSD驱动灯的诊断问题—2 HSD驱动灯的诊断问题—3
PCB设计
可生产性设计
PCB拼板要则
基本性能分析
EMC设计
汽车电子EMC标准概述(零部件)
汽车电子基本电气负荷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