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个人职业杂谈

2012-12-18 14:40 6217 24 53 分类: 消费电子

 其实最近以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昨天花了2个小时,和老板在谈明年的计划,也顺便表达了升职加薪的意愿。事实很残酷,在外企跟上一个中国的经理,做技术类的工程师,从职业上来看就是件憋屈的事情。如果对职业的要求不高,有些事情就很容易度过去了,事实上最初的闲适,还是让我有机会去看各种各样以前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看到的东西。但是在经历了诸多尝试和努力之后,想要融入到开发体系,做一些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很多时候需要老板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人少可以努力,供应商起点低,可以和质量工程师一起改造,但是如果没有机会,有些事情永远就是停留在看,和辅助的地步。

  所以,今天一大早起来,就在规划自己的2013,想想自己能够有哪些奋斗的领域,对公司可能有哪些产出和利益。很感谢Martin的鼓励,使得我对于我这个领域有着较为深刻的思考和自信,我可以在较少的资源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某些产品有着更好的性能&未来。美好的结果自然是我追求的,但是更多的是在筹划,在准备和积蓄力量的时候吞吐知识,锻炼能力,吸取能吸收到的经验,然后在较少的资源下去做一些看上去Mission Impossible的事情,这个过程之中能力、性情和坚韧都会得到提升。

   工程师真的缺少归属感,在国企就是摆设,在民企就是苦力,在外企则是救火队员。就单个个体而言,没有一条铺好的路给你,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如果运气好,一开始就有一个好的领导,赏识重视和培养,平步青云者,有的,至少以前也不少。但随着人越来越多,毕竟这个产业需要的管理和高端技术岗位都是有限的。在美国、欧洲、韩国和日本,可能会给很多工程师足够的梯子和路径,去成长。但是在中国,99%的案例和处境,是使用或者是应用。不存在批量的机会和路径,一切靠着个体的天赋、才情和心气,所以我看到很多的文章在谈救大学生,这个谈不上。人闲久了,自然会有意识向上,不想向上的人,你是救不起他的。与其给一些基础的培训,不如谈谈如何让人在相对艰难的环境中,去做事,去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所能最好的任务。

   05年的时候,我认为读研究生有个很好的未来。08年的时候,我认为做模拟电路工程师很cool,10年的时候我认为做汽车电子工程师很cool。现在我觉得,能调用可用的资源,确立合适的目标&任务,把它完成很cool。人是会变的,也会成长,唯有一股自信和自强的精神可以支持自己走下去,获取物质回报去让家人&亲友受益。在中国,物质真的很重要,西方或者日本按部就班的路,可能不适应于当前中国的大环境。同事去参观三星的电池工厂,三星的员工是非常积极有侵略性的,所以每个工程师看上去都是那样的快节奏,我觉得不管环境如何,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工作和学习时候,保证足够快速和高效的节奏。这是无背景的工程师留在国内发展唯一的可行之策,至于发展会怎么样,天道酬勤,这是信念的问题。

  最后,明年1月份,我将正式迈入29了,离30也就一年时间。我希望可以在公司继续,虽然它的节奏是如此之缓慢,对工程师的认可体系依旧是由领导喜欢你就提拔你,不喜欢你就一边凉快去的情况;它不太会变,但是我可以变得更锐利,在它让我感到绝望之前,绝不轻言放弃。

2014.1 30岁

2019.1 35岁

2024.1 40岁

2034.1 50岁

     生命很长,但是留给个人的时间也很短暂。最重要的是你能把握的近在眼前的东西,过往的你可以放下来。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3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616469 2013-4-16 16:58

"现在我觉得,能调用可用的资源,确立合适的目标&任务,把它完成很cool。人是会变的,也会成长,唯有一股自信和自强的精神可以支持自己走下去,获取物质回报去让家人&亲友受益。" 楼主,握个手!和你一年,也是同年小硕毕业.现在在外企,两年了.抓住了一个机会花了两年做成了一个研究项目,自己器件选型,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器件采购,PCB&PCBA样板制造,FPGA开发,最终性能调测.全都是自己负责拉资源去弄.天道酬勤,最终项目结果不错.对你的感受深有体会!加油,老兄.

用户1658948 2013-2-25 19:27

看了楼主的文章,真是惭愧,我在我30岁时,根本没有楼主这么深刻的思想,那时候只知道干活学技术,跟老外工程师练英语顺带学技术,只要在一家外企单位不开心了或没出国机会了,就跳槽,所以把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化工制造,光学镀膜制造领域转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半导体制造领域,觉得一直是个卖苦力的工程师,现在都40了,还是没有自己的team,楼主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思想力,将来只要立足一个领域,不出5年,定会功成名就。

用户1667499 2013-2-18 13:17

每次来这里都能读到让自己深受感悟的博文!

用户1440001 2013-2-16 14:35

同感

用户1650835 2013-2-1 15:59

写的很好

用户1032523 2013-1-31 10:09

天道酬勤!相信自己,快乐的活着。

yu_saisai_725130858 2013-1-27 21:38

“我觉得不管环境如何,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工作和学习时候,保证足够快速和高效的节奏。”我是职场新人,但对于这句话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体会。博主总结得好。

用户1379125 2013-1-25 09:08

可以

用户905456 2013-1-24 09:44

感同身受!!!

用户1642009 2013-1-23 09:59

很好的文章,赞同楼主的:工程师真的缺少归属感,在国企就是摆设,在民企就是苦力,在外企则是救火队员。就单个个体而言,没有一条铺好的路给你,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如果运气好,一开始就有一个好的领导,赏识重视和培养,平步青云者,有的,至少以前也不少。 我也规划了自己的2013,更换部门重新开始,有时环境很重要,目前的主管有严重的性别倾向,你做出的再多,再好,在最终出成果的时候会无耻的干涉你停止,并将成果转嫁给他中意的异性;他中意的异性,成果即使不突出也可以被他给无限的放大,更别说动用他自身的各种行政资源了。我本来很喜欢这个岗位,做出来的绩效也给他增光不少,可是我却什么都得不到,只有另择良主了。
相关推荐阅读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3
电池管理芯片分析
  在这里首先需要向Davide Andrea / LiIonBMS.com表达敬意,他把大部分能收集的数据都收集到了。从他的角度来看,给出了参考建议,也给出了ASIC的参数(http:...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2
电池管理的架构概览
  今天开始对整个架构进行初步涉及,LT的工程师在《BATTERY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FOR HYBRID/ELECTRIC VEHICLES》一文中提及了四种...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0
电池管理的未来可能的技术2
  朱玉龙 汽车电子设计 继续整理余下的部分,这里主要介绍采集部分比较有新意,如建模和控制和测试部分比较传统,就略去不提,有兴趣可以自行查找。 ...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38
电池管理未来可能的技术1
  我在和同学王嵩聊的时候,谈到国内对于测控两端的投入太少。从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往智能化的路子,必须是从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有效控制开始的。这里,主要收集一些新的电池管理的技术,从美国的研...
yzhu05_597603602 2014-12-02 20:50
【一周推书】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又到周五了,新年将近了。 今天推荐的是一本经济学的书籍,<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经济学领域,只能说是去理解不同人的想法,宏观看热闹,围观看各位老板...
yzhu05_597603602 2014-11-20 17:04
电池系统集合
感谢Google,费了2天的功夫,把30余款车的电池系统尽可能的从安装位置、电池系统外形、开盖照片、分解图、模块图和单体情况大概搜罗一下放在表格里面做对比。基本数据如下: 风冷vs液...
我要评论
31
24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