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EMI滤波器的原理:
C1\C2\C3\C4为Y电容,L1为共模扼流圈(共模电感):主要针对共模噪声。
对于Y电容,选型面Y太窄,基本是没有选的。一般是2个或者4个。容值大小的选型也不多,主要考虑电源的漏电流,在漏电流允许的情况下越大EMI越好。
共模扼流圈:用高磁导率值,可以使得体积更小,圈数更少。现在磁导率为10000的材料已经很成熟了。这个值,取mH级别的。百瓦级别的电源,几个mH,或者10mH左右。
差模电感L2\L3:由于容易饱和,一般不使用。若使用也只是uH级别的。
X电容:一般也是选取两个,在EMI滤波器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取值面也很窄。在实验室调试即可。
差模电感一般不使用,差模干扰主要还是靠X电容滤除。
至于共模电感,实际还是要看EMC测试的结果。
对于150K~1M,差模为主
1~10M,差模共模共存
10M以上,共模为主。
但是也有从4M开始分的,认为从4M以上就是共模为主了。
这要看实际情况。
对于共模电感,测试的时候,越是其低频段,但是又不属于差模那部分不过,可以将共模感量调大。反之,调小。
比如20M左右,那么,减小感量试试。
比如几M不到10M,增大试试。
共模电感不用担心饱和。但是要注意温升。
用户603711 2013-9-7 10:24
用户1660345 2013-8-28 11:09
自做自受 2013-8-23 12:57
难为的是制造者如何满足适度?
其实,使用者够用为度更难为!环保,简易!做到,真难!
本人需要用的手机有语音和短信,就够了,甚至短信都可以不要,但是运营商不给你取消,我咨询多次了。
这是我还在使用的手机:
用户1291786 2013-8-23 10:15
用户1018111 2013-8-23 10:14
用户592839 2013-8-23 09:17
用户1157254 2013-8-23 09:02
用户1667768 2013-8-23 08:50
用户1602177 2013-8-22 14:20
用户1256126 2012-4-13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