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研发工程师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学习”是他们人生矢志不渝的信念。读完马宁伟先生的一系列文章,我深受启发:“学习,就是磨剑,磨生命之剑。”
一、磨剑前的准备工作。
拿到剑胚,我们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地就去打磨,首先要弄清楚我们要打磨什么样的剑?该怎样去打磨?是不是还需要什么材料?……不然,我们就会在磨剑的过程中步入歧途,轻则走很多弯路,重则使剑的品质大打折扣,甚至成为一把匕首、菜刀、水果刀、绣花针,或者一无所成。马先生说,“学透一行要花十年功夫,首先花三年的时间掌握这一行的基础知识”,我认为通过这三年的学习,我们就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行业,进一步明确自已的发展方向,勾画出生命之剑的模型。因为“男怕入错行”嘛!有了好的入门,又何愁不能登堂、入室呢?
二、坚持不懈地磨剑
读过马先生的艰辛历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一直在学习,从电子电路学习,到结构设计学习,再到计算机学习以及最后管理方面的学习,从1977年5月到新的世纪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没有发现他松懈过,他一直在学习,他一直在打磨着自己,在他锋芒毕露的时刻,在他锐不可挡的时刻,在他登峰造极的时刻,在他功成名就的时刻……他尚能如此,我们,还能怎么做?
三、细致全面地磨剑
马先生的学习是细致的、全面的,这是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在他学习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他几乎阅读完行业所有的精典著作,所有的重要文献,以致于后来阅读、翻译外文的书籍,在计算机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他几乎订阅了所有的计算机书籍杂志……他何愁不会“破茧成蝶”呢?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并不是走马观花、浅尝则止的,相反,他以“会说、会做、会写”的高标准要求着自己,他真的“破茧成蝶”了。(我更喜欢“灰狗”大师的“说的清,写的出”的标准表述,其实二人有异曲同工之见解。)
四、平心静气地磨剑
也许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的缘故,浮躁已经充斥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个人都变的急功近利,然而“浮躁却是学习的天敌,忍耐才是学习最好的朋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规避一切诱惑,平心静气地打磨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剑。马先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从不浮躁,从不在知识面前蒙混过关是分不开的。看到两岸工程师的心态差异,我感到无比羞愧,因为我们或许曾经、或许正在、或许即将浮躁。为了让生命之剑发出生命之光,我们,请远离浮躁。
五、精心呵护地保养
在系列文章中,马先生用很大篇幅阐述着关于管理的事情,也许很多研发工程师最后的归宿是走向管理的,一开始以为是他个人的一种满足或者是炫耀,然而在系统地读完他的文章后,我觉得真是写的很好,必须要写!因为研发工程师是需要“管理”的,因为一把把生命之剑,需要一个让他们挥舞的舞台,需要让他们在一起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需要让他们一代一代地去传承。与其说是管理,倒不如说是对生命之剑的“保养”更为贴切,因为所谓的管理者就是生命之剑的舞剑人,生命之剑需要他们精心地呵护和挥舞。
人的一生都在学习,都在磨剑。我们要持续地打磨着、仔细地打磨着、耐心地打磨着自己认准的生命之剑,让他锋利无比,让问题得以迎刃而解,让他发出无穷的战斗力,因为我们的生命之剑懂得了“分析”!
2011年2月25日夜
附:马宁伟简介
马宁伟,男,1955年出生,IT设计管理专家。历任南京熊猫集团东方无线电厂结构设计师、结构设计室主任、副所长、二所所长,副总工程师。南京同创电脑集团结构设计部长、研发中心常务副总监。海尔集团深圳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ABIT电脑(上海)研发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产品事业部工艺结构总监。现为中兴通讯南京研发中心承载网规划系统部主任工程师。
从事仪器、家电、IT产品、通讯产品结构设计工作30余年,设计过很多的电子产品。是国内少有的即长期做产品设计又注重理论总结的工程师。在结构材料、精细化结构设计方面有较深的功力。
主要著作:《塑料制品机械连接技术》 、《设计与生存》、《电子产品结构材料特性及其选择方法》、《手机结构设计》。
其文章《理想、激情、生存—— 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发表后,引起了
广泛反响。
用户1566565 2011-3-14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