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西电图书馆的“大学生创业”思考大学生的定义、选择与背后价值

2012-4-9 13:21 3719 9 19 分类: 消费电子

寒假离校前便开始构思此文,试图以经济效益为切入点,分析 “大学生”的定义、选择及其背后价值,以作日后行为指导之用,但回家后为俗务所缠而未果,近日得闲,方作此文,又有新所见所思所得,几经思量、修改,才初见其形,文笔浅陋,且当抛砖引玉,诸君大可畅言,文中言辞不当之处,还请指正、见谅,以下为正文:

一、大学生创业的是与非

1月14日中午,散步途经图书馆超市,见超市中高挂一“大学生创业”的红底白字横幅,不觉间想起大一时计算机文化老师所不屑的那位“北大屠夫”,仍依稀记着当时老师那副视之无物的嘴脸以及教室中同学们附和的笑声。

那位卖猪肉的“北大才子”名叫陈生,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大学EMBA(来自:搜狐新闻)。就在老师与班里同学为这位“才子”的行动感到不解与遗憾之时,陈生已成千万富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于广州开设了近百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的“猪肉大王”。

留心陈生的卖肉过程不难发现,他能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于营销手段,即面向用户的产品定制,与乔布斯的创新营销相比,陈生的手法实属“陈词滥调”,只要是学商科的大学生、甚至是稍微接触过经济学的人,对这个概念应该都不陌生。这样普通、或说是普遍的经济手段能够取得卓越的成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即陈生在卖猪户这类文化水平较一般、经济类知识较缺乏的群体中体现出了北大经济学学士的身份,正如新闻标题所彰显的——“北大学生卖猪肉”,卖猪肉本不是稀罕事,稀罕的是大学生去卖猪肉。管理经济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三流的公司卖产品,二流的公司卖服务,一流的公司卖的则是商业模式,可见在陈生这件个例中,他卖的不是猪肉,而是一种模式,一种大学生课本中所教的普通而又普遍的商业模式。

反观校内图书馆的那家超市,从选址来看,无疑它抓的是自习区学生的需求及零食供应的空白,按零售巨头沃尔玛的说法,获利的关键算它抓住了一半——销售渠道,但另一关键——供应渠道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即零售商品的质量与价格。而我更想表明的是,它和一般超市并无太大区别,甚至单就供应渠道而言,还不如多又好和物良美,唯一能彰显其特别的,便是那条红底白字印着“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横幅。

将两个案例进行对比,不难发现,除去二者先天条件不一的影响,决定了二者在经营收益上差距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前者在创业中发挥了大学生的实质价值,而后者只是亮出了大学生的身份。

二、现在“大学生”只是身份学历的代名词?

那么大学生的实质价值是什么?有人说,是知识,作为知识分子,大学生有着比一般大众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体系。个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正确,却不全面。记得10月份时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来我校开讲座,主题是“庄子的思想境界”,期间提到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他说,知识分子除了应具有比一般大众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知识的再创造。知识的再创造,说白了就是不仅要有知识,还得会用知识。

不知何时起,“大学生”俨然成了一种身份的代名词,而非知识与能力。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难找工作的报道,甚至个别地方还出现了大学生就业补助这一类的东西,似乎大学生成了弱势群体中的一员。“知识就是力量”,小时候便知道,但为何大学生这种理应具备丰富知识的群体却没显示出应有的力量?因为这里提到的“大学生”和前段所讲的定义不一样,只是代表着一群读完大学并拿到毕业证学业证的孩子,而非其知识与能力的证明。当然,中国大学中并不乏优秀的人,只是在人们的认识中,他们是优秀的大学生,而非因为戴着大学生的帽子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智力水平低,中国教育条件落后,或是颇为人所诟病的教育制度?智力水平低的纯属谬论,后两者的倒是有一定影响因素,但还不算是本质原因。现今社会上,在政界、商界和学术界具有杰出成就、占据重要地位的,大体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在经历战争、饥荒、**等一系列的磨难后,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茶余饭后的闲暇,不是高谈阔论的内容,不是向亲朋炫耀的资本,而是因为内心的渴望,因为饿怕了、穷怕了,得拼了命地学、拼了命地用、拼了命地想,才能把握住改变现实命运的钥匙。当年尼克松访华时,说老毛不谈经济、不谈民生却爱谈哲学,不是因为他在卖弄自己的修养,而是他清楚了解到,哲学是研究认识、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如何将知识融入现实环境进行创造以满足现实需求的理论。遵义会议、《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论持久战》,这些都是思想以巨大创造力改变现实的见证,虽说***晚年犯了不少错误,但那是个人的认识和把握不足,不能因此就归咎到马克思哲学的头上来,毕竟用锤子的人砸了自己的手,不能怪锤子的不是,对吧?

反观现今的大学教育,却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看书是为了考试,做实验就像幼稚园时学做操一样,老师说口令学生跟着做,至于课程设计什么的,则是个别学生耍了点小聪明,拿前人的东西改下,其他同学的依葫芦画瓢,但求能过就是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也怪不得不少学弟学妹说在大学学了一两年,却还不知道学了有啥用。

三、大学生上研吗?哪上研?

大四的这段日子,有些学弟学妹问我关于上研的考虑,有本校的有外校的,有特意上我家门探讨的,也有做客时无意聊到的。至于我的建议,基本都是一致的,那便是出国,至少也要到香港那边的大学读,在中国的除非你进得了那少数几所顶尖的学府,诸如清华北大中科大,还得选得到好专业,跟得到好导师。当然,上述的建议是针对那些不甘于未来过平凡日子、有所追求的年轻人,若是较喜欢安稳生活的,大可进个985或211的研究生院,学几年后进个国企或研究院,日子过得也是另一种惬意,人各有所好嘛。你问我去哪读研?我不上研,去了华为做软研,在那种每天晚上10点前下班会有负罪感且高度军事化管理的企业工作,比读研神马的刺激多了,呵呵。

开个玩笑,回到正题。如上面所提到的,我推崇到国外进修(包括香港,这里并无分裂祖国的意思,只是因为香港的教育与文化环境和西方国家的相似,故暂且归为一类),并非因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只是得益于从小时起的家庭环境与周边亲友,对国外,尤其是香港的人、事、文化和教育有着较多的认识与了解,下面说两个身边亲友的事例:

一个是我妈好友的女儿,我和她算是从小认识,家住深圳,现在在香港中文大学读本科大二,今年春节回家时她跟我说,她在学校拿了奖学金要请我吃饭,我问多少我好掂量着点,她说八万,我说在大陆最高的国家奖学金只有八千。这里香港和大陆之间教育投入力度的差距我并不想多讲,我想说的是后来我们的谈话内容。吃饭时我们聊到了悖论,她跟我说这次考试时有个关于悖论的分析题,是关于社会上某种现象的论述,抽象出来其实就是“A说:‘B说的是对的’,B说:‘A说的是错的’”,问“究竟谁对谁错”,诸位亦可先想想,若是你遇到这样的题目,你会怎么答。假如在大陆考悖论,那问题大概是问“悖论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悖论的产生,以及研究悖论有什么意义”,对于这种问题只要背背课本,或说考试时悄悄拿手机百度谷歌下,很快就有答案,考完了再问同样的问题,怕是早忘到九霄云外,更别提要真在现实中遇到这类纠结的具体事情时该怎办了。借这个主要是想表明其教育与现实结合的紧密程度,考试不仅是为了分数、为了奖学金、为了能毕业拿到学历证件,更重要的,是检验人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香港人的特点除了节奏快,还有一点就是实在。

另一个是在澳洲念书的朋友,今年回来还特意给我带来了一大袋当地特产——奶粉,原因我想大家都懂的。他是因为我爸同学的关系在前年才认识的,想跟大家说的还是关于他考试方面的东西,或说“考核”更确切些。是去年他跟我谈的,他利用暑假时候去某国(美还是英我忘了)驻澳大利亚的领事馆跟大使聊天、问问题、做调查,性质大致和我们的社会实践一样,不过是他们学校强制性规定的,每学年必须至少做一次类似性质的社会实践,要有签名、盖章、合影,并有一系列严格规范的制度进行审查,这关系到学分,也就是说会影响能否顺利毕业,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朋友,不是念商科、不是念文科,而是读计算机的工科学生。用中国的教育理念说,这叫素质教育。

以上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两个小事例,虽说管中窥豹,但亦可见一斑,对于非专业类的素质教育都可较真到这种地步,专业教育的自不用多说。正如前头所讲的,这些地方适合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去,以往也有内地学生在香港不适应的新闻传出,甚至有学生因为请求教授提高自己的成绩评定而涉嫌贿赂被送到廉政公署喝咖啡(接受犯罪调查),可见,要学到更多自也要付出更多努力,而这些不是习惯了大陆安逸大学生活的人能轻易接受的了的。

四、大学生要做兼职吗?

前段时间和朋友吃饭,谈到了大学生就读期间做兼职的问题。大一的时候帮人发过传单,做过调查问卷,也赚了点小钱,但却花了好些天的时间。有人说大学期间适当做点兼职,有利于丰富社会实践,增强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但那是基于具备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去锻炼才能达到的效果,按白岩松的话讲:“没有知识作基础的实践只是在浪费时间”。当然也有人是冲着钱去的,引用微博上见到的一句话:“穷人与富人的最大区别在于,穷人用时间换金钱,而富人用金钱买时间”,对于为生活所困家境所迫的学生勤工俭学,这无可厚非,但只是为赚点零花钱的,不如把这点时间花在对未来的投资与思考上,其回报可不是一天几小时赚个几十块能相比的。

大三的时候接过一些项目外包,举其中一个例子,那东西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写了点程序,然后边看视频边焊了块小板子,一会的功夫收了人两百(后来从老师嘴里得知收便宜了,报酬至少少要了一半,廉价劳动力啊……)。知识创造财富,你能运用多少知识,也就意味着你能收获多少,小打小闹并非不可,只是小时候老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有时间还是多学点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吧。

五、选择环境还是改变自身?

上面提过的那位在澳洲读书的朋友,在高中时并不是个“乖学生”,吃喝玩乐啥都好,就是不好学习,高三那年被他爸直接送澳洲读大学去了,因为爱玩电脑游戏,所以选的计算机专业。

在澳洲呆了几年回来,其变化连他家人都想象不到,功课优秀,也拿了奖学金,问他还玩游戏不,他说在那样的地方,看见每个人都在为改变自己生活而努力,自己不觉中就变得勤奋起来了。不仅如此,原先不懂待人接客的他,现在在全国不少地方,北京、上海、深圳,甚至是最西北边的**,都已经有了属于他的人脉关系网,今年春季他要到深圳参加一技术类的参展会,期间食宿就由他的朋友全包。

谈起这朋友的现状,他爸最开心,因为学了回孟母,给孩子挑了个好环境。近年来批评中国现有教育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教育改革也随之而生,不过似乎还没见成效。对于大学生来说,大环境目前来说是我们改不了的,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本有机会出国深造,但中国大学里仍不乏优秀的各类人才,观察这类牛人,无一不是整天流连于自习室、图书馆或实验室,竭尽所能去获取知识,改变自身。就西电图书馆而言,好书还是有很多的,不仅是技术类的,包括上面提过的经济、管理、哲学那些内容,都能找到对应的书籍,只不过知识这类东西,若不学不思不用,那也就只能存在那一本本的书中而不是自己的大脑里。

和大一的学弟聊过,问他大学最需要最想要学会的是什么,答自学能力,又问参不参加“星火杯”,答不想,问为什么,答啥都不懂,又是一个陷入悖论的娃。人非生而知之者,环境无法直接提供的知识,都是靠人类自己学习和思考后归纳总结出来的,凡事靠人教,大概就不会有新知识的产生了吧。

与其将牛皮铺满膈脚的道路,不如给自己做双合适的皮鞋。

六、总结

回到标题所说的,对于大学生的定义,这里冒昧套用上面提过的管理经济学的一句话:普通的大学生靠学历,优秀的大学生靠能力,卓越的大学生靠的是思想内容与思维方式。怎么体现思想内容与思维方式?就像陈生那样,能想人之未曾想,敢为人之不敢为,不仅是表面上看到的特立独行,还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了竞争对手的软肋,发挥了自身的核心优势,将传统的“粗放式”行业进行“精细式”管理,自也占据了市场,创造了财富。

这里我之所以把思想的价值抬得那么高,是因为它在人的行为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程序设计中算法、架构之于代码,电路设计中模拟电路之于数字电路,项目研发中项目管理之于系统的整合与实现,所以查尔斯·哈奈尔才说:“把握住了思想,就把握住了世界”。

至于关于提高思想的方法论,书中有的是,这里便不赘述了,只不过每个人付出不一样,便导致了程度上的差距,自也有了收获上的不同。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难,愿君共勉。

最后,亦祝诸君万事皆如意。

文章评论1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686999 2014-3-4 13:38

通俗易懂,与平时接触的教科书角度不同。

tamkay_819533976 2013-12-21 17:05

我还想强调我的一个观点,现实中是没有集中参数电路的(即我们常说的电路),集中参数电路只在理论上存在,所有实际存在的电路都是分布参数电路。如果这些电路在低频下工作,则可以近似处理为集中参数;如果这些电路在处在直流稳态下,则可以处理为集中参数。

tamkay_819533976 2013-12-21 16:54

现有电磁场理论是非常清晰明确的,是精确描述电磁场规律(包括了真空中、介质中和导体中的规律)的理论。有人认为理论不实用,是因为实际产品的电磁场结构模型可能是不精确的,甚至是时变的,这时精确建模和科学计算就特别有用,如果是时变的,或者是随机变化的,那么需要应用更复杂的数学工具才能透彻研究。

用户1720630 2013-12-21 11:29

通信基础

lcdi_982211766 2013-12-20 10:44

很多问题直至物理学前沿了,电磁场的本质其实还不知道,所以要想清晰的理解就难了。 一种理论说空间(真空)就是一种能量存在的方式,电磁波则是空间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或者特性。物质也是能量存在的一种方式,那么导体当然也是。 至于电子的质量是很小的,是轻子,速度是可以加速到接近光速的。当然是在真空中。如果在介质中,光也是会慢许多的,电磁场也会慢许多,电子也慢许多。 电子的运动受电磁力的作用,在导体中,主要是电场力。但是电子在导体中的运动方式,其实也是不清楚的,电阻是导体宏观上的特性,并不能说明影响的是具体单个电子的速度,倒像是影响经过的电子数目。这点又和量子力学关联了。

用户1626719 2013-12-17 10:21

学习学习

用户1701727 2013-12-17 08:51

在一定频率内,电子的聚集分散当然跟的上频率变化。一般电子在本位附近的运动速度是可以和光速相比的,有时会达到c/100.源端信号的频率能在金属上传播的频率当然也是受限的。

凤舞天 2013-12-17 01:06

我考虑的是传输线中两端电压对应电容中的电荷的积累,这个积累能否跟上频率的变化。或者说,在一定频率内,是可以跟上,超过这个频率,就无法跟上,那就是金属类介质失效点,比如光。

用户1721087 2013-12-16 20:56

楼主,您好: 我认为电磁场和电子运动应该是这样理解的,一旦电路形成回路,电磁场将使得回路中的多子、少子以光速的传播速度在每一个点上都“准备”跑了。可以从分散参数的形式来理解。

用户1721087 2013-12-16 20:54

王大虾,您好: 我认为电磁场和电子运动应该是这样理解的,一旦电路形成回路,电磁场将使得回路中的多子、少子以光速的传播速度在每一个点上都“准备”跑了。可以从lumber参数的形式来理解。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625031 2012-05-09 09:32
软件靠吃年轻饭,是中国才有的误解,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有感于与同行前辈的交流,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从聚焦影响圈到正向偏差的应用
        之前发表过一《多数学生认为“软件靠吃年轻饭”之我见》的博文,幸得《电子工程专辑》的编辑推荐,不少同行、前辈驻足围观,也留下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致新有所思所得,便又写了这篇东西。 ...
用户1625031 2012-04-17 10:35
多数学生认为“软件靠吃年轻饭”之我见
前几天做过一个小调查,问觉得“软件靠吃年轻饭”的有多少,结果近80%的人举起了手。多数人觉得软件靠吃年轻饭,是因为觉得做软件就是埋头写代码、通宵写代码、玩命写代码,靠的是年轻的拼劲和体力。  ...
用户1625031 2012-04-09 07:32
大学生活的最后三个月,这将会是我孤独奋战的日子吗——有感于西交教授、华为培训及与其员工的交流,写给我的朋友们
前些天讲了个单片机快速开发的讲座,问批评意见,得到的答复是还好、还不错,也不知是对我的肯定还是安慰。有个学弟跟我说:“知识这东西,我觉得还得回归到实践上,才能算真正的掌握,但通过这次讲座,让我意识...
我要评论
10
9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