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何计算阻抗(下)

2016-2-29 15:56 909 17 21 分类: 消费电子

作者  刘为霞 一博科技高速先生团队队员

上次讲到了阻抗计算和工艺制程之间的一些"权衡的艺术",主要是为了达到我们阻抗管控目的的同时,也能保证工艺加工的方便,以及尽量降低加工成本。接下来,就具体说说,利用SI9000计算阻抗的具体过程。

 

如何计算阻抗

对于阻抗计算而言,层叠设置是先决条件,首先必选先设置好单板的具体层叠信息,下面是一个常见八层板的层叠信息,以这个为例子,看看阻抗计算的一些注意事项。

图一

         对于信号线而言,在板子上实现的形式又分为微带线和带状线,两者的不同,使得阻抗计算选择的结构不一致,下面分别讨论这两种常见的阻抗计算的情况。

 

a、微带线

         微带线的特点就是只有一个参考层,上面盖绿油。下面是单线(50Ω)和差分线(100Ω)的具体参数设置。

图二

注意事项:

1H1是表层到参考层的介质厚度,不包括参考层的铜厚;

2C1C2         C3是绿油的厚度,一般绿油厚度在0.5mil~1mil左右,所以保持默认就好,其厚度对于阻抗有细微影响,这也是处理文字面是,尽量不让丝印放置在阻抗线上的原因。

3T1的厚度一般为表层铜厚加电镀的厚度,1.8mil0.5OZ+Plating的结果。

4、一般W1是板上走线的宽度,由于加工后的线为梯形,所以W2一般当铜厚为1mil以上时W1-W2=1mil,当铜厚为0.5milW1-W2=0.5mil

 

b、带状线

         带状线是位于两个参考平面之间的导线。下面是单线(50Ω)和差分线(100Ω)的具体参数设置。

图三

 

注意事项:

1H1是导线到参考层之间CORE的厚度,H2是导线到参考层之间PP的厚度(考虑pp流胶情况);如图一所示层叠,若阻抗线在ART03层,那么H1就是GND02ART03之间的介质厚度,而H2则是GND04ART03之间的介质厚度再加上铜厚。

2Er1Er2之间的介质不同时,可以填各自对应的介电常数。

3T1的厚度一般为内层铜厚;当单板为HDI板是,需要注意内层是否有电镀。

 

上述是常见的阻抗线的计算,然而有部分单板由于板子较厚,层数较少,利用上面的方法没有办法计算出阻抗线的具体参数,这时候就要考虑共面阻抗了,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1H1是导线到最近参考层之间介质的厚度。

2G1G2是伴随地的宽度,一般是越大越好。

3D1是到伴随地之间的间距。

 

问题:了解基本的阻抗计算后,对于单板上的信号线而言,他们的阻抗和什么因素有关,各自是什么关系(正比还是反比)?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关于一博科技
深圳市一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速PCB设计、PCB制板、PCB贴片、物料供应等服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高速PCB设计公司,我司在中国、美国、日本设立研发机构,全球研发工程师500余人。超大规模的高速PCB设计团队,引领技术前沿,贴近客户需求。
一博旗下线路板厂可提供2-64层,从样品到批量的PCB多层板生产服务。最快仅需2天。
一博旗下SMT贴片加工厂有12条SMT加工产线,最快8小时交付。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4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678053 2016-3-2 09:48

看看

用户1454308 2016-3-2 08:32

Good

忆轻狂 2016-3-1 08:42

学习了

用户1631862 2016-2-29 15:57

一起学习探讨

用户1748284 2016-1-11 16:12

自己的专利搞起来

xukar_921921342 2015-12-29 16:48

闹马尼闹脱

用户1080373 2015-12-26 15:11

高科技需要基础制造业的积累,小米以及给他抬轿子的国家都忘了基础积累。分分钟就是互联网经济的昙花一现。

chinafengkun_305330350 2015-12-25 17:09

值得参考

用户1576545 2015-12-25 16:20

kankan

用户1184577 2015-12-25 16:10

考验雷军的时候到了。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631862 2016-06-20 18:25
SI与EMI(一)
Mark为期两天的EMC培训中大概分成四个时间差不多的部分,简单来说分别是SI、PI、回流、屏蔽。而在信号完整性的书籍中,也会把信号完整性 分为:1.信号自身传输的问题(反射,损耗);2.信号与信...
用户1631862 2016-06-06 18:34
EMC学习之电磁辐射
文 | 袁波   一博科技高速先生团队队员   我们在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通常习惯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去解释自己不熟悉 的事物。EMC知识更多的涉及到微波和射频,对于像我这种专注于信号完整性而...
用户1631862 2016-05-31 15:18
围殴EMC培训之开篇
前不久高速先生邀请美国著名EMC实战专家Mark I.Montrose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EMC爱好者或者希望了解EMC设计的工程师们也亲临现场参加了培训,我们的高速先生平 ...
用户1631862 2016-05-26 18:18
围殴拓扑和端接之终结篇
上篇文章把拓扑里面最常见的T型和Fly_by型拓扑简单的总结后,本期的围殴话题又该划上句号了,在此也感谢大家的一贯支持和意见,尤其是某些细 心的小伙伴们帮忙指出了中间的一些错误,当然还有我们勤劳得...
用户1631862 2016-05-23 13:52
FLY-BY拓扑,阻抗是怎么不连续的?
相比T拓扑,fly- by在传输较高速率信号时更占优势一些,当然fly-by也并不就是完美的,它自身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使用fly-by,负载之间有延时差,导致信号不 能同时到达接收端。为解决这个...
用户1631862 2016-05-12 18:36
FLY-BY,你不可不知的两大布线细节(一)
作者听过这样一种说法,DDR的历史,就是一个SI技术变革的过程,说白了就是拓扑与端接之争。DDR2使用的是T拓扑,发展到DDR3,引入了全新的菊花 链—fly-by结构。使用fly-by并不完全因...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4
1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