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谈谈对“聪明”的理解

2017-1-13 01:18 1784 20 2

上周一去东莞常德钣金厂陈首权陈总那儿参观他新买的数控冲床,效率很高,订单不断。到了饭点一起吃饭,席间聊起,我、俊知的两位负责人孔董、朱总等的评价,他觉得朱总能够举一反三,是我们中最聪明的人。他这个观点我不仅不否认,并且我也认为朱总比我聪明,并且熟悉我们的人,几乎都会一致的给出这个结论。然而我比较疑惑的是,既然他最聪明,为什么企业经营、赚钱能力却不如我呢,问题出在哪儿?

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不得其解,我身边有不少比我聪明的人,比如我师弟张总、搭档郑总等,我都觉得他们比我聪明,尤其是郑总,我老婆一直都说他比我聪明。我也时常在镜子里看自己,看不出聪明在哪儿,倒有几分郭靖的憨厚相。

陈总对于朱总的评价中,提到举一反三,这一点抽象的非常好,大凡聪明者,确实存在这一个特点,往往能举一反三,滔滔不绝。这段时间郑总经常给我分享一个概念:对名词的解读能力,这个概念很重要,不同层次的人,对于一个名词的理解深度,解析程度,解读深度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我现在就在解读“聪明”两字,表面含义,可以认为是“举一反三”,“敏捷反应”。


上周五跟郑总皮总在一起交流,吃饭时再一次提到这个问题,皮总认为,有些人善于表达,容易把自己懂的表达出来,而有些人也懂,但不想表达,所以给外界的感觉不聪明,所以是否真的聪明,很难用看到的来形容。经过这段时间我对聪明两字的反复思考,以及周边的朋友的特性总结,我回复皮总,你说的只能占1/3,以下为我理解的2/3。


大凡聪明者,往往脑子思维快于手脚,这如同CPU速度远远高于外设一般,当一个人不去做实际工作,不在第一线干活的时候,脑子转的飞快,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想法的不停冒出来。而若在第一线工作,要对着电脑一笔一划的画图,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代码,哪儿可能出来各个主意和想法,所以第一线工作者,很难表现的聪明。反观朱总,不在第一线好久好久,都不会用工具,所以容易满脑子的想法、主意,加上朱总善于表达,于是就显得聪明了。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为:大智若愚,真正的深入分析,决策,往往需要涉及方方面面,一个点子、一个想法,需要考虑五行各个环节,所以真正聪明者,不会只想到这个点子好一面,更多思考的是不利的一面,而全盘考虑需要很多时间,并且深度思考往往给别人凝重、缓慢的感觉,这就跟外界对于聪明的评判标准恰好相反。所以大部分聪明者,往往只抓一点不余其力,而无视其它不足的劣势。


此外,俊知的企业经营,长期处于危机之中,在危机之中,作为负责人,必须要想尽各种办法,腾挪躲闪,这种所处的环境逼迫朱总显示自己的各种才华以解决危机,这在客观上给外界感觉他们的聪明。扁鹊曾言医术:大哥最好,二哥次些,我是最差。大哥治病,是在病发之前,二哥治病,是在病起之时,我治病,都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虽然我知道真正的聪明,在于提前布局,避免公司处于危难之中,但是作为一个企业来讲,有太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不一小心就可能处于危机之中,这个时候,自己那套料敌先机的做法完全失效,必须要直面危机,自己也必须要向朱总他们学习,这也是自己内心无法回避的一种危机感,很多时候自己会问自己,当自己处于企业的危难之中,是否也可以如朱总一样的腾挪躲闪?也是因为这一点,我对于朱总比较的认同,甚至认同他比我聪明。今年为什么去俊知当总经理,就是因为我想施展一下自己的管理才能,同时也想去体验一下这种危机,看看自己能否直面应对危机。从在俊知经历的十个月看来,俊知出现的各种危机,其实还是他们自己的性格导致的,并且这些问题自己都能一一化解,再一次给了自己自信。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2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