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可穿戴设备的2015之梦或仍是泡影
2015-1-23 10:33
960
20
20
分类:
消费电子
小米手环的掌门人黄汪做了一个演讲,大意是说手环未来将是一个人体ID,作为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识别标志。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不太提人体数据采集、健康大数据应用等等特别热门的想象了,因为这条路现在已经碰壁了。这也是对2015年可穿戴设备的一个看法,就是依然是泡沫,不会有突破。
2014年1月,科通芯城曾经请淼叔去深圳沿着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走了一遍,因为他家是芯片门户,跟整个产业链关系都特别熟,所以不少老板也说了真心话;去年5月,英途又组织一些互联网企业家和创业者去以色列考察了智能硬件行业,与不少顶尖的技术公司进行了交流探讨。下半年,又几次去深圳与生产设计商在一线交流。
通过这些考察,以及平时对产业趋势的观察,以及最为重要的产品试用和意见搜集发现,可穿戴设备虽然如火如荼,但目前的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而在核心技术与消费观念发生质的变化之前,2015年可以预见的是,可穿戴设备仍然将停留在泡沫和概念的阶段。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可穿戴设备存在的几大问题。
有一个可穿戴设备大家都很熟悉,就是Jawbone up手环。这个产品算是一个流行的可穿戴设备,但它有个外号叫百日咳,很多用户发现它差不多戴3个月之后就坏了。因为它需要插到手机音频口同步数据,频繁插拔之下,硬件再好也受不了。同时手环本身的材质应力设计可能也存在问题,所以很多买了它的人坚持不到3个月。
另外一个可穿戴硬件叫fitbit,分几个型号,我分别买过。计数比较准,但充电非常麻烦,一两天一充,充电口设计得还特别不人性化,也不通用。这个硬件出现的时候有个功能是把你一天的运动量分享到社交网络,跟朋友们对比,朋友之间也能互相督促。这个设计本来很别致,但当所有的硬件都有这么个功能后,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就没法看了,张三今天跑了五公里,李四爬了20层楼,都是这些信息。这就好像一个大家很熟悉的现象,就是广场舞,大爷大妈聚在一起社交,但有时候它难免扰民。这也说明目前可穿戴硬件还存在问题,除了社交,就没别的卖点、没有别的提高用户黏性的东西了吗?滥用社交,可能最后导致这个设备本身失去人们的信任。
还有一些设备,采集了数据不知道干嘛用,或者会有一些特别专业的数据给你看,体脂率啊基础代谢啊,一点解读也没有,用户看着发蒙,不知道你采集这些数据给他们有什么用。这种设备我们叫它自拍狂,自己玩儿得挺HI,别人看就是一神经病。
百日咳、广场舞、自拍狂,是可穿戴设备泡沫化的三个具体表现。
所以从这个现状来看,可穿戴设备实际上距离大规模的爆发或者成为一个有稳定商业模式的产业,至少有三个门槛要迈过去。
第一个门槛,就是用户为什么要穿戴你,这个穿戴动力是什么。
手机大家都必须带在身边,胜在一个不可替代性也就是实用性,早期大家要用它互相联络,现在要用它刷各种互联网服务。可穿戴硬件有什么不可替代性吗?没有。绝大多数可穿戴设备测量的无非是心率血压,加上由此推算出的肺活量运动量消耗热量,这些数据可能很重要,但普通人对它没有硬需求。深圳一些厂商也告诉淼叔,现在可穿戴设备的核心技术也就是传感器技术,已经到了瓶颈,只能采集上面那些数据,真的核心数据例如血糖血脂血压,传感器无法在无损(也就是不采血)的情况下测量出来。在传感器技术突破之前,可穿戴设备不可能形成不可替代性。
没有不可替代性,另外一个性质也可以让人去佩戴这些硬件,就是时尚性。时尚其实就是脱离实用性,无用之美。这方面的典型成功案例是手表,已经完全没实用性了,还能卖几万几十万一块,就是时尚性。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用户对自己的穿衣打扮也越来越重视,很多男性都会讲一个搭配。一个外观平庸的手环、手表,用户为什么要戴在手上,跟他原有的衣服服饰冲突?按照未来可穿戴发展的理想模式,可能会是硬件免费或零利润,软件服务收费。但即使你的硬件免费了,没有一个良好的外观,用户也未必愿意戴。所以淼叔说,将来智能手环的前景可能还不如智能手表,毕竟后者还是有个传统可以延续的。
我们去深圳集中参观可穿戴设备工厂,其中有一家从09年就开始生产智能手表。我问他们,这个东西未来的趋势会怎样,他说说实在的我们也不清楚,大家都觉得现在这样不对,但谁也不知道怎样才算对。只能等苹果。苹果的智能手表出来后,以他们家的实力,大家就会比较清楚该怎么做,用户也会得到教育,这个市场才会真正启动。但从苹果手表来看,第一代的前景也够呛。
第二个门槛,是即使用户戴上了你的设备,你给他带来什么。我一开始就说了,你给他显示每天走了多少路,过几天它就腻了。采集数据、显示数据是不够的,你得告诉他这个数据代表了什么,有什么用,能分析出什么趋势来。或者说,代表了它的什么成就。以前360这方面做得很好,它不光记录你的开机时间,还要告诉你击败了全国多少小伙伴,制造一个虚荣感和成就感。现在这招当然不灵了,你再说你今天走的路比全国多少人多50%,用户也没啥感觉。这时候需要更专业的分析。
现在有的可穿戴设备公司做的就是这样的事,他们在后端聚集了一批医学人才,针对采集到的数据,专业的医学人士来分析,你这个数据代表身体状况如何,跑步这么长距离心率这么高有点偏高,要注意略微减缓运动量;你的基础代谢速度比食物摄入要慢得多,这会造成脂肪积累。所以我们说,至少你的数据要有个分析处理和呈现的过程。
但是,这个门槛不是孤立存在的,医生要对你的数据进行分析,也有一些关键数据需要采集和提供,而因为第一点门槛的存在,这些数据目前大部分采集不到。所以第二个门槛的解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第三个门槛就是数据孤岛。大家各采集各的,各处理各的。这个作为初期发展的产业可以理解,因为大家都想割据,我采集数据,我自己分析、自己呈现给用户,用户就得依赖我,他不敢轻易把我这个手环拿下来。如果我共享给别人了,那别家做出了更专业的解读,我只赚了硬件一次性的钱,我也不干。
但商业利益永远抗不过用户需求。用户需要统一,需要知道他的数据存在哪儿了,需要在不同的界面来查看同一批数据。所以苹果推出了ihealth,谷歌推出了安卓 wear,他们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接口,让形形色色的可穿戴设备把自己的数据都汇总到他们哪里。这对产业来说是个好事,因为这样可穿戴设备可以专心去把设备做小、做时尚、做准确,后台的事儿交给这些巨头去完成,一些有专门医学资源的公司也可以取出数据来做解读,为用户做服务,这样产业链就会足够细分,每个环节都可以充分发育。
但在中国又不是这么回事了,谷歌在中国基本等于不能用,苹果能用,但是人还是比较少,虽然用户平均素质都很高。这样就会有巨大的空档出现,谁来提供可穿戴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和再利用?我们看,以实力论,目前基本上也就TABLES五家,腾讯的云和微信、手Q,阿里巴巴的云,百度的计算能力,雷军小米的设备占有率,360的应用分发和汇聚能力。这五家谁愿意来做这个平台,来把这个平台做好,这将决定中国产业链的发展程度。但这个门槛的解决又要在前两个门槛解决之后。
所以说,有这三大门槛在,可穿戴设备在2015年,依然没戏。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