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的芯片需要进口,在智能手机高端芯片上几乎一片空白,今年6月份,华为海思麒麟920的发布让中国半导体产业看到了曙光,有人因此高喊中国“芯”崛起。无论如何,华为海思的发展证明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要持续的巨额投入。国家大基金成立,中央及地方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及国内外需求持续释放等要素支撑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借势崛起的战略机遇期。
故事才刚刚开始,紫光集团此前成功收购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与英特尔结盟,国内各地跟进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多点开花。此外,近期包括Global Foundry和UMC在内的多家国外企业也计划来中国建厂。国家大基金的成立显然是行业整合的最新举措,将培养出一批能够与国际巨头竞争的重要本土企业。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前景光明,但脚下的路并不那么好走。全球ICT产业的发展表明,集成电路越来越成为豪门的盛宴。虽然国内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IC设计公司超过十家,年营收超过一亿美元的企业接近甚至超过20家,但除华为外,没有一家厂商能够撑得起对研发长期高额的投入。个别厂商即使收入过亿,但大多产品仍主打中低端,缺乏技术含量。相比于海峡对岸的中国台湾市场,过去几年台湾联发科通过收购雷凌、Mstar已经成为一家年营收超过50亿美元的巨头,而中国内地即使是行业新锐的华为海思也只有13亿美元的规模,真正经历过市场洗礼的就只有展讯一家超过10亿美元,在以规模效应生存的集成电路行业,缺乏巨头难以谈及赶超国际。
显而易见,国家扶植政策固然可以在短期内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但中国的移动芯片产业要真的崛起,依然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