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并不能单独支撑起整个生产,良好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局势,熟练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等,都是不能移动的。
最近,东莞一家手机零件企业,将以机械手替代人工进行生产,计划投入1000个无人机械手,打造“无人工厂”,现已有100个机械手率先“上岗”。机器人工厂,这个仿佛在科幻小说中才有的东西,变为了现实,就立即引来公众的好奇。
实际上,这些机器人,可不是电影上强悍的变形金刚,也不是萌萌的大白,它们外形与人们想象截然不同,有些是多个关节的机械手臂,有些是两个垂直的轨道。不过,外形虽然不起眼,但这类机器人却已经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机场的行李分拣,汽车厂里的喷涂工序,快递公司的快递件分拣。甚至,在自动售货机里都有机器人的身影。
机器人的好处,最明显的是可以大规模压缩人工数量。除此之外,机器人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甚至,机器人还可以在危险、污染等环境中替换人力,比如喷涂工序中,机器替换了人,就避免了人受到化学涂料的伤害。
在加入WTO后,因为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劳动力价格低,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与中国的劳动力相结合,迅速扩大了生产的规模,支撑起中国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劳动力价格开始上升,加之计划生育的多年执行,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慢慢消失,用工荒、用工贵逐渐成为困扰企业的一个严重问题,当前东莞的用工缺口已达到1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凭借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吸引国际资本,取代中国,成为新的技术转移目的地。解决用工荒,用工难,就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生产中,资本、土地、劳动,是生产的三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比如,土地贵了,那么就投入更多的资本,修建一幢大楼,节约土地。这个资本对土地的替代,体现在具体生活中,就是繁华都市中心的一幢幢摩天大楼。资本除了替代土地,也能替代劳动,这是因为资本可以买来设备,所以设备对人的替代,实际上是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
随着技术的发展,资本替代人力的效率也在提高,具体来说,就是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机器人价格的降低。早在2006年,《福布斯》杂志就预言:当工业机器人价格降到2万美元左右,而性能趋于成熟稳定时,就会出现制造类企业引进工业机器人代替工人的浪潮。
一方面是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另一方面,是机器人技术的成熟,两者的共同作用之下,资本逐步替代一部分劳动力,就必然成为中国下个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选择与特征。
不过,资本要素与劳动力要素还有不同的地方,劳动力生于斯,长于斯,一般来说,很难大规模地在全球范围内转移,所以,一般是资本流向劳动力便宜的地方,与当地的劳动力结合。这也就是中国过去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但是,资本的流动性却很强。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建一条机器人生产线,与在其他国家建立一条机器人生产线,对投资方来说,差异就变小了。
这个特点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问题就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在资本更多的替代人工的情况下,中国的独特优势是什么?这也是新常态下中国所需要回答的问题。
答案或许是乐观的。
机器人产业,并不能单独支撑起整个生产,良好的基础设施,稳定的政治局势,完整而集中的产业链与产业聚集,熟练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甚至,经过多年扩招的高校提供的较高质量的劳动力,都是不能移动的。所以,即便是无人工厂,即便是资本替代人,经过三十年的积累,中国仍具优势。
实际上,这个过程已经发生过。随着汽车制造业的转移,许多巨头公司,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进驻中国。“无人工厂”的开建或不能缓解用工荒的现象,但将对我国机器人产业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转自新京报,作者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