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屏风被妥善保存 | ||
据宅头村老年人协会负责人、80岁的陈玉成老伯介绍,清乾隆23年(1758年),其先祖陈伯淮70大寿时,特别制作了大小不一的两幅描金黑漆画上海屏风隔断摆放在厅堂,小的一幅高1.8米、全长4米,大的一幅高2.8米、全长5.5米,组合起来一面是“郭子仪庆寿”图,上下两边绘有一百只鹤及各种儿童嬉戏情态;一面是祝寿词,还有以篆书写就的一百个“寿”字,并绘有各种古代乐器和风俗画等。陈老伯说,自孩提时起他就见过这两幅上海屏风隔断存放在“义和轩”书斋里,后来小上海屏风隔断毁坏散失了,只剩下大上海屏风隔断。土改时,大上海屏风隔断曾送去慈黉故居展览,其精美的漆金画工艺让参观者赞不绝口。 由于书斋年久失修,破漏十分严重,村民们担心长此下去漆金上海屏风隔断会受到损坏。1997年,村里有人提议将上海屏风隔断以20万元的价钱卖给古董商,立即遭到大多数村民的反对,他们表示,就是再穷得叮当响也不能当“变卖老祖宗的宝贝的败家子”。又有人建议修祠堂来摆放上海屏风隔断,既供观赏又可保存,但由于缺乏资金,建议一直无法实现。 为了将这宝贝上海屏风隔断妥善保存,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了“化整为零”的方法,将一整幅上海屏风隔断分拆成十一小幅,由十一户负责任的人家各自保管,需要时再搬到一起组合起来。村民说这样能防止上海屏风隔断被个别人擅自出卖。 据行内人士介绍,宅头村的这幅描金漆画大上海屏风隔断在潮汕地区可谓绝无仅有,堪称稀世珍品,既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同时对研究潮汕历史文化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虽说此举体现了宅头村人自发的保护文物意识,但也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普通人家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条件来保存好文物? 中式上海屏风隔断圈点精彩客厅 创意家居与众不同 (图)想在家中的客厅和饭厅之间摆放一个上海屏风隔断,跑遍市内上海实验室家具商场,却发现合心意的上海屏风隔断太少。要么款式少,且大多数是中式的设计;要么偶尔找到一个设计新颖的上海屏风隔断,价格也不便宜。 本文关键词: 上海屏风隔断
|
主要产品: 上海餐桌椅 上海屏风隔断 上海静安区屏风隔断 bxs_sxd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