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的partition的问题:
硬盘的partition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一些重要的资讯要和大家说说,就是说:
. 在Linux底下,每一个装置都以一个文件来代表,例如IDE1的master为/dev/hda,而由于primary + extended最多有四个partition,所以第一个由extended 分割出来的logical磁区为/dev/hda5!
. 需要特别留意的另几个装置是网卡、软驱、光驱,其代号分别eth0,/dev/fd0,/dev/cdrom!
. 如果你有一个硬盘在IDE2的master上面,并且有5个可以使用的磁区,同时你分割了2个primary partition 时,那么你的磁盘应该会有下面几个代号:
。 /dev/hdc1(primary)
。 /dev/hdc2(primary)
。 /dev/hdc3(extended ,这个为不可使用的磁盘代号)
。 /dev/hdc5(1st logical)
。 /dev/hdc6(2nd logical)
。 /dev/hdc7(3th logical)
预计开放的服务:
虽然是老旧的配置,不过相对服务的机器数:五部个人电脑,也相当足够了,!!呵呵,那么我们需要的服务有那些呢?
。NAT:用来分享带宽
。Mail:用来收发邮件
。WWW: 用来架设internet服务
。Proxy:用来提供5部区域电脑内的用途,并加以分流
。DHCP:主要在提供内部电脑不需要安装一些有的没的
。FTP: 最好是不要安装的了!
我的网络:
我的网络主要是以ADSL为主,那么如何规划呢?
。 在Linux系统内部中,预设以rp-pppoe这个软件来连接ADSL并且予以分享;
。 我的内部网络中的网段为192.168.1.0/255.255.255.0这个,没有再切割的子网络;
。 我的Linux主机名称为vbird.adsldns.org,是和www.adsldns.org申请的动态DNS系统;
选择套件:
选择的套件为Red Hat 7.2 版,它的特点为:
. 这一版的预设核心为:2.4.7-10
. 预设的防火墙机制为Kernel 2.4.x的iptables;
.预计使用LILO作为Boot Loader !
.另外,由于在设定其他的服务之前,想要先以较新的Kernel(核心)来编译过,因此需要先下载核心!
大致上就是这样了!!
硬盘规划:
自订安装(Custom):
初次接触Linux:只要切割“/”及“Swap”就可以!
好了,通常初次安装Linux系统的朋友们,我们都会建议他直接以一个最大的磁区“/”来安装,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怕分割错误造成无法安装的困境!
例如/usr/是Linux安装程序中摆放的目录,万一分割了一块磁区给/usr,但是却给的不够大,那么就伤脑筋了!因为会造成无法将资料完全写入的问题,就有可能会无法安装了!因此上,如果你是初次安装的话,那么可以仅分割成两个磁区“/”“Swap”即可!
建议分割的方法:预留一个备份的磁区!
就如同前面几个心得分享文章中提到的,由于Linux预设的目录是固定的,所以:
。通常我们会将/var及/home这两个目录稍微加大一些,如果硬盘够大的话,加个几GB也不为过!
。另外,/usr至少给他3~5GB吧,如果硬盘真的大的话!
。而/也可以给个几GB的空间。
。最后,由于我们的Linux可能是在试用阶段,所以很有可能会重复的一再安装,因此上,我们最好预留一个磁区来备份核心与实验过程中觉得不错的scripts(就有点象DOS的批次档),当然,我的/home底下的咚咚也可以有备份的地方,而安装套件的原始文件也可以放在这里,有个最大的好处是,档我的Linux重新安装的时候,我的一些套件马上就可以直接在硬盘中找到,重新安装比较顺利了!!
选择Server的硬盘切割方式:
对于首次接触Linux的朋友们,通常不建议使用Red Hat预设的Server安装方式,因为会让你无法得知Linux在搞什么,而且也不见得可以符合你的需求,不过,这里仍然说一下选择Server的时候,他是如何切割硬盘的呢?
注意:选择Server的时候,请确定您的硬盘资料是不要的!因为Linux会自动的把你的硬盘里面旧有的资料全部格掉,此外,硬盘至少需要2GB以上才可以选择这个模式。
。 64 MB的Swap;
。 256MB的 /
。 256MB的 /var
。 其他的空间平分给/usr与/home
知道了吗?由于Server会有上面的限制,所以通常我都不太喜欢Linux自己切了,选择Custom比较好。
硬盘的代号意义?
在Windows或者是DOS年代,硬盘以FAT表来切分时,他们的代表磁区为C:D:E:.......但是在Linx中则不然了,一个“目录”可以代表一个“装置”!基本上,每一个硬盘在安插的IDE界面中,都有不同的代号:
第一個 IDE 的 Master 上之硬碟 | |
第一個 IDE 的 Slave 硬碟 | |
第二個 IDE 的 Master 硬碟 | |
第二個 IDE 的 Slave 硬碟 |
另外,需要特别留意的是,每一个硬盘(例如hda)最多可以有4个primary磁区,分别是hda1,hda2,hda3,hda4!而如果是逻辑磁区的话,那么就需要由hda5开始增加了!!
多重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
。硬盘重新规划的多重开机系统;
如果你想要在你的Linux机器上同时安装Windows?可行吗?当然可行,况且目前很多的朋友手边只有一部电脑,但是又想要同时学习一下Linux,呵呵,那么安装多重操作系统实在是必须要的!好了,那要如何安装呢?以规划Win98,Win2000,Linux为例,我先将硬盘以spfdisk切割成两个FAT partiton,分别是2GB与3GB,预计安装Wind98与Win2000(分别是C:与D:),然后再以CD开机后,分割最后的磁盘为/与Swap两个,好了,如何安装:
1,先以Spfdisk分割磁盘:由于Windows的Fdisk实在太慢了,使用spfdisk这个全中文的硬盘分割,简单又方便。将硬盘分割成C:2GB,D:3GB即可,
2,先安装Win98:这个简单吧,用98开机软盘开机后,直接安装,并且选择在C:盘
3,再安装Win2000:进入Win98后,将Win2000的光盘放进光驱中,显示器会自动跑出一个视窗,问你要不要升级,选择“是”,然后进行一些小动作,在安装程序问道“升级安装或全新安装”的时候,千万选择“全新安装”这个项目,并且不要升级硬盘磁区!然后出现一个“问你安装目录所在”的问题时候,进入选项里面,选择“我要自己挑选硬盘分割区”那个项目,然后接下来一直按下“确定”或“是”即可,之后,电脑会重新开机,开机完成后会进入Win2000的安装画面,然后在出现“安装磁区”的时候,请选择D:并且选择“不要更改磁区文件系统”即可,接下来就会完成一些程序了!!
4,最后才安装Red Hat 7.2:是的,最后才安装Linux!安装的过程底下会说明!
5,LiLo设定多重开机:
好了,这样就可以具有多重开机的主机系统了,很高兴吧,呵呵,先别高兴太早!很多朋友安装Windows XP及Windows ME版本与Linux共存,结果很惨的。
在已存的Windows系统中加装Linux系统:
另外再提供一个之前也曾经安装的一个经验!嗯,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个方法跟上一个方法有什么不同?呵呵,最大的不同在于:
。我既想存的Windows系统中的资料不想丢掉,并且我也没有新的硬件来保存我的系统或者是备份资料!假设原本我的20GB硬盘中分割成10GB,10GB两个区,但是我还想要安装Linux,且是在“旧系统仍然可以存活”的情况下!该如何是好?!
这真是很有趣的问题!早先在Windows系统中,往往犯一个错误是C盘给的空间太大了,基本上,系统盘不需要太大了,通常我都喜欢C盘只给大约4GB左右的空间(甚至更小),这是因为C盘是很需要备份的,如果太大的话,备份很麻烦,所以系统重置就会花时间(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要重新安装!),因此,C盘最好给一点空间,然后在安装完,并设定完所有的系统之后,马上以Ghost来备份系统。而所有的备份资料文件都保存在D盘!此外outlook Express的书信目录也都不是放在C盘,所以C盘崩溃掉,直接Ghost还原就可以了,很快的!!
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了,假如原本的系统是10GB,10GB的两个区,不过全部的有用到的资料只有10GB不到,也就是还有空间来安装Linux,但是由于硬盘分区不好,所以伤脑筋!此外,我的原系统希望留下来,而且也希望可以安装Linux,要怎么办?可以试着这样来做:
。由于FAT的分区使用,其实只是在磁头区域(所谓的硬盘第0轨)规则而已,就可以将资料以“磁盘重组”的方式将资料都归在一起;
。然后以Spfdisk将该硬盘的FAT表进行分割,注意了,只是分割FAT表,并没有format哦,不过这里的技术性很高,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你是将FAT表重新划分,所以你的资料必须要在同一个磁区内,好了,就将原来的10GB,10GB切割成4GB,10GB与6GB三个区!而且在spfdisk的帮助下,顺利的在没有任何资料丢失的状况下,将硬盘由原来的两区分割成三区,这样就可以在D区里面安装Linux了,方法如下图:
但是当你的资料很重要的时候,不建议这样做,切记切记!!!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