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更喜欢叫它“手机”而不是“移动电话”
2005-9-6 14:44
6992
10
5
分类:
消费电子
“我更喜欢‘手机’这个名称,而不是叫它‘移动电话’。因为手机产品所具备的功能,将远远超出‘在移动中进行通话’的范畴。”这是在大概四五年前一个领先通信设备制造商的高层人士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今天看来,“手机”这个名字真是叫对了。
的确,我们的手机产品已经从最早的实时语音功能发展到能够同时具备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相信很快它还可以支持真正高品质的实时互动性数据业务。其实这是从电信运营角度来看手机的发展,而如果我们把手机当作一种用户产品来看,就会发现工程师们已经在手机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手机产品所需要具备的几种主要能力,并且考虑如何将手机产品的这些主要能力不断地深化发展。
多“域”网络接入能力
广域网用户接入一直就是手机产品当仁不让的天下。但是随着人们摆脱有线网络连接束缚的欲望不断增强,在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域网中无线接入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基于这些技术的用户端产品所要添加的无非是小小的芯片模块,这让手机产品设计者们动起了脑筋。现在,已经有厂商将无线局域网802.11b/g芯片模块集成到手机平台中,使用户可以在GPRS网络与Wi-Fi网络之间无缝漫游与切换。由此,我们不禁想到,只要是有足够的用户需求,手机中完全可以集成更多的网络接入功能:植入Wi-Max模块,手机就可以接入城域网,植入UWB或是WUSB模块,手机则又可以变成个人网络的枢纽,当然如果加上卫星通信模块,手机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了。
多媒体计算能力
英特尔公司在2002年春季的开发商大会上,曾经为听众在屏幕上划出两个圆圈,一个是computing,另一个是communication。演讲者向大家解释说,未来几年间通信产品将越来越多的需要提升计算性能,这两个圆圈交叠的部分会越来越多,最终将走向融合。今天看来,这个预测是十分正确的。在手机系统设计者进行规划时,即使是基带芯片模块中也会加入MP3算法或是数码相机接口。而为了能够在将来支持高品质的音/视频效果或是大数据量的互动性应用,就需要设计者们在手机产品平台中配置更强大的处理器甚至处理器组,从而提供相适应的计算能力。
智能化处理与控制能力
广义上的智能手机往往是指产品能够支持更多的应用程序,如移动办公、媒体播放等等。而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人机界面技术,实际上是将很多专业化嵌入式设备的功能集中在手机产品平台中。比如只要点击几下手机上的按键,便可将用户直接连接到安全系统,进行诸如指纹、虹膜等身份识别功能;或是可以通过手机界面进行专门的工业和环境控制;还有就是在具备个人网络连接能力后,手机也可以成为家庭办公/娱乐系统的管理控制核心。
这三种能力在手机产品的应用过程中将共同发挥作用,当然具备这三种能力的产品也会是十分优异的。而设计者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如何让手机产品的这些能力得以很好地实现,因为这里面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摆在面前的可能就是功耗问题,在无论如何精彩的应用或功能运转起来之后,至少要让手机POWER-ON的时间与拔掉电源线的笔记本电脑能支撑的时间可以不相上下。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系统架构如何确定。如果把所有的模块一股脑地做成SoC,除了在成本、可靠性方面的顾虑之外,这么“强大”的产品恐怕也不利于厂商进行市场的细分。目前业内的很多厂商就这个问题采用了“灵活扩展式”的思路,先将基本的手机功能模块配置在产品平台中,再将多种网络连接、高品质视频/图像等功能设计为标准化的模块,然后用SD卡插槽等方式使手机产品的能力得以扩展。现在看来,这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也比较现实的系统架构,我们也希望设计者很快能找到或许更为“美好”的实现方法。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