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经大学毕业两年,我依然记得大学报到的当天,我被一位热情迎接报到新生的学姐请到了家长休息区,我很淡定说了句是我过来报到的,学姐这才尴尬的指引我到了新生报到区。你看,刚入大学,就让我意识到了生活的残酷。
大学四年,从我室友的角度看,我过得挺无聊的,因为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了,到毕了业找工作,工资还没人家高,我之前不愿承认,或者不甘心承认我的大学是无聊的,我认为自己过得自律而充实。确实,从一个好学生的角度,我认为我做的足够好了,但是上大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做一个老师喜欢,同学羡慕的好学生。你看,我的思维模式还是停留在中学阶段或者说小学阶段。所以说,从这个角度看,我的大学生活过得是无聊而且失败的。
那么,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选择怎样度过我的大学生活呢?或者说我认为在大学里要做哪些事才算是有意义呢?
一、谈一次恋爱
我大学里对这事还是很抗拒的,总觉得自己谈恋爱会花钱,而自己还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花父母的钱谈恋爱不合适。你看,这种想法其实是很幼稚甚至是懦弱的想法,这种想法的幼稚之处在于我选择了在应该开花的时节,让自己不去绽放。并且我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特别高大上的理由:我是因为孝心,才不肯谈恋爱。说我懦弱是因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可以找到很多兼职来赚钱,这样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谈恋爱了,但是我并没有这么去做。
既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道德制高点,又不肯多付出一些额外的努力去争取自己的幸福,那也只能说我活该没有女朋友了。
恋爱≠结婚,有很多人是想恋爱,不想结婚的,其实这还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我的错误观念在于我和你谈了恋爱,我就要和你结婚,一起生活一辈子。这样会给自己带来无端的压力,本来恋爱是一件轻松而美好的事情,到我这却成了画地为牢。
恋爱的目的在于学会与人相处,以及认识你自己。恋爱的关系很有意思,它比同学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却离夫妻之间的感情又有一段距离,或许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情感关系才让恋爱变得美好吧。他是一种情感的过度,它让你在把这段关系发展成亲密关系之前,能有一段磨合期,在这段磨合期,你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感觉。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你自己独处的时候或许很难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一旦你与人相处,就会暴露出你的各种性格特征,当然这些性格特征有好有坏,你需要发现它并作出一些调整,以此来完善你的人格。
好吧,一个没有谈过恋爱的人在这意淫出这些想法,确实有些尴尬了,此处略过一万字……
二、交一二挚友
学生之间的友谊,越到毕业越觉得珍贵。这里所谓的挚友,不是指你们认识就可以,而是真正可以谈天、谈地、谈心的那种,相信你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朋友,或者也有过这种感觉。
大学毕业,你们可能都不在一个城市,但是你们之间的友谊却历久弥新,你们一年之内或许能聊上几次天,见几次面,但是每次长谈或者见面,你们两个人都会从彼此身上有所收获。
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给出了交友的三原则,你可以参考,但是能够与你成为朋友的人一定是他的某种特质对你构成了一种吸引力,你觉得有这样的朋友踏实,靠谱。
三、多读几本书
说实话,大学期间我图书馆去得次数挺多,书也借了不少,但是还真没有读完过几本。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好吧,主要看气质!
大学里的时间真的是自由度是非常高的,利用好了,对一个人的塑造真的非常大。大学里你可以用大块的时间集中看完一本书,想来那也是很畅快的一件事。
现在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我不认为碎片化阅读是一件坏事,因为他让本来不阅读的人有了阅读的兴趣,但是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在于太过分散人的注意力,很难让你停下来仔细推敲某件事。
当然,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你不喜欢读书,多认识几位喜欢读书的朋友也是不错的。因为他们可以把自己读到的东西输出给你。
四、出去走走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有一定道理的,读书,纵然是节省我们的时间,他是一种跨时空与人交谈的方式,就像你现在正在读的这篇文章,也是在于我交流的一种方式。我们读书得来的终究是别人的经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的经历注定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最能滋养我们人生的东西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经历,能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东西也是我们的经历。就像我与我爸谈话,他总是拿他干建筑的事情给我举例教育我,因为那是他的经历,他最熟悉,也有发言权。
为什么要趁着大学多出去走走呢?原因有二:
一、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我们犯错的成本低,有些事我们经历过后,发现不对,就可以及时纠错,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去年租房时被黑中介骗,真得觉得自己很委屈,甚至有些自我怜悯,觉得自己在外打拼太不容易了,不过,现在来看,那都不是事,况且,我借着那次机会熟悉了到法院起诉的全部流程。
二、你有充足的时间。前段时间有部电影叫《后来的我们》,看哭了许多人,我没有去看,但是电影中有句台词传得挺广“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我大学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等我以后工作赚钱了,我一定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其实,等你工作了,就没了时间。高中以前,我们只顾埋头学习,大学以后,我们忙着向前奔生活,唯有大学的四年,是你时间最充足的四年。
五、学好你的专业课(如果你喜欢你的专业的话)
我们上大学之前,都会有一个选择专业(可以出门左转看我上一篇更文)的过程,因为我们在高考之前很少对自己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所以对于选择哪个专业几乎每个人都很迷茫,如果你选择了你喜欢的专业,并且你发现在上课之后你依然很喜欢你的专业,那么恭喜你!
大学的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也是各有千秋,但是从知识积累的程度讲,还是比大多数学生要高的,这里不排除有的学生的知识积累高于老师的情况。如果你有疑问,尽管与老师交流,不一定与你的专业课老师交流,任何一位老师你都可以请教,请教的问题也不一定要局限于课本上的专业问题。
比如我经常问毛概课老师问题,也会问高数课老师问题,问的问题都不是专业问题,而是问我有没有必要上大学的问题,不同的老师站在自己角度分别给我了解答,这些解答不见得立即有效果,但是对于我理清思路有了很大的帮助。
等你工作了,你会发现在大学可以随时随地的向老师请教问题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PS:谈谈游戏
说来也怪,我竟然对游戏没有一点兴趣,而且还特别讨厌游戏,这究竟是什么造成的,我想是多方面的原因吧,之前的文章里我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想说的是:游戏的本质是上瘾。它从设计研发之初,就是以让人上瘾为目标的,所以你选择游戏的时候要谨慎。你以为你再玩一局就好,其实当你选择玩游戏的时候,你就已经沦陷了。如果你真的想在游戏上有所收获,你可以去往游戏相关的职业尝试,比如游戏体验师,职业选手,程序员,解说员,游戏开发……,总之,游戏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头部玩家利润不菲,你真的对游戏有兴趣,可以尝试下相关职业,看你能不能以此养活自己,终日沉迷游戏和升级打怪,我认为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并无多少益处。
游戏都会分等级,那么玩游戏的人也是分等级的,我把玩游戏的人分为三个等级,看你在哪个等级?
1、消费者。这占了游戏产业链人数的大多数,他们花钱和时间来娱乐,也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基数足够大,才撑起了这样一个庞大的游戏产业链。
2、中间商。他们基于玩家和相关的游戏公司,设计周边和相关的游戏产品,他们能根据市场的反馈及时调整策略,从而能从游戏产业中分一杯羹,以此为职业谋生。
3、设计者。他们往往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一款游戏,由一个团队或者多个团队配合进行运营,以期达到最好的市场效果,收获越来越多的玩家。
最后给你一条建议:大学该怎么过,千万不要听任何人的建议,按照你想的方式过就行了,人的每个阶段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求无悔。
如果再上一次大学,我肯定还是那个德性。
二不过三 2018-7-2 10:29
嗯,如果再上一次大学,我肯定还是那个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