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充电桩的中场战事

2020-12-25 09:54 2980 8 3 分类: 管理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冬天对于打工人来说总是不友好,因为他们不仅要做足心理准备爬出温暖的被窝,面对屋外凛凛寒风时,通勤也成了另一种折磨。而这时他们不免羡慕起那些可以吹着暖风开车去公司的人,但是殊不知也有一部分车主就算坐在车里也同样要面对冬天的折磨。


这是一部分开着电动车的车主,在车内穿着羽绒服哆哆嗦嗦已经是他们的常态。让他们在寒冷冬天也不敢吹暖风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电池。续航本就引得电动车主焦虑,而开了暖风,续航焦虑就被再一次放大,使得车主不得不关上暖风裹上羽绒服,继续哆哆嗦嗦。


这个时候,缓解电动车续航焦虑的充电桩就成了这些车主的“救命稻草”,也让充电桩的市场一片火热。


多方催生的巨大市场


让充电桩市场火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充电桩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刚需。加油站对于燃油车来说是必需品,而充电桩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同样也是刚需,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电动车主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也将持续释放。


但在超级快充和超大容量电池的技术还未广泛应用之前,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将会一直是整个行业的老大难问题,而充电桩作为现阶段缓解车主续航焦虑的主要手段,不仅是消费者的选择对象,也同样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重点。


其次是国家政策不断推进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在国内,充电桩的建设已经有了十年光景,但是直到近几年投入力度才逐渐加大。另外,加上今年国家将充电桩纳入新基建的范围之内,更是让这个行业有了稳固发展的基石。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可知,到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要达到25%左右,到了2035年国内公共领域用车全面实现电动化。而按照国家提出车桩比1:1的目标来说,充电桩市场还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国内关于充电桩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出,截至2020年12月,国内与“充电桩”相关的企业就多达8.9万家。不仅有国家队的国网电动汽车,还有特斯拉、蔚来、理想等造车势力,也有特来电、南网、星星充电、小桔充电等充电桩运营商。


而市场的火热和纷涌而至的玩家,也把这场关于充电桩的战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C端成为新重点


而新阶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赛道中的玩家都开始重点发力C端。


比如说特来电北京地区就将今年的拓展重心放在了C端市场上,试图挖掘更多有丰富资源的个人用户;而星星充电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人人电桩”,通过共享模式切入C端;另外国网也在今年3月发起“寻找合伙人”活动,寻求与个人电桩、桩群用户等群体的合作。


通过这些动作不难看出,C端已经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重点,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其一,C端的关系网会更加稳固和庞大就像拼多多的崛起,和社交有着的很大关系一样,电动车主个人的社交网络对于充电桩企业同样重要。一个车主的推荐可以带来不少朋友,并且在经过裂变之后,也将会形成巨大的用户群体。


而且因为有自身的使用经验,在向其他车主朋友“种草”的时候,也会更有说服力,更容易吸引新用户进入整个体系之中。


其二,平台可以更了解用户需求。平台想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用户的需求是必须要重视的,但是从用户端到平台之间的环节越多,所传递的信息准确度就会越低。而平台直接将流量入口放在C端,也可以保证所收集到的用户需求准确度。


作为未来大出行领域的重要流量入口,充电桩自身的互联网属性很强,而流量至上则是互联网的重点。充电桩平台通过直接对接C端,将帮助自身构建起足够大的流量池,这也就保证了企业在增量市场上获胜的前提。


流量思维背后的生态构想


流量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影响下,充电桩也开始了流量的争夺战,但是在流量思维的背后,其实是充电桩企业关于自身出行生态构建的准备。


充电桩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是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其背后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网络,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未来大出行生态的关键点。而这个生态正是充电桩企业所需要的,因为平台生态的逐渐完善将会给企业带来众多的好处。


首先,生态可以帮助稳固存量。通过社交在C端吸引的用户,保证了平台的增量市场,而将这些新涌入的用户留存在平台内,就需要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来让消费者满意。


不论是充电速度还是充电是否方便,甚至是费用和服务,都是消费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仅仅是充电层面需求,还有诸如电池保养维修、交通状况查询等多个方面的需求亟需解决,消费者当然希望自己的需求可以得到一站式解决,而生态的作用就在此凸显。


其次,平台生态化管理可以更好释放管理效能。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可以帮助充电桩企业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更加精细化的了解需求并提供特定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不同城市的交通状况并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地区交通状况也有差异,而交通状况对电动车续航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自然也会影响到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通过平台生态精细化地运营,可以精确了解到这些情况,帮助企业在投放充电桩时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充电桩为何“两极分化”


未来的电动车数量将会更多,日常出行也将会愈发智能,而充电桩作为未来智能出行生态的一个重要流量切入口,当下的扩张建设自然十分重要。但是在众多玩家的扩张之中,整个行业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现阶段充电桩十分严重的两极分化情况。具体来说,在有些城市之中,电动车主“一桩难求”的情况难以解决,而在有些地区,被投放的充电桩已经沦为“充数桩”,桩位附近杂草丛生,充电桩本身也已经完全不能使用。


这种状况的出现,表面上来看是因为充电桩企业没有针对特殊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导致这种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问题的本质却是因为因为赛道火热而盲目扩张的充电桩企业所导致的行业乱象。


因为风口的出现,让很多企业看到了机会,纷至沓来。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超8成的充电桩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而仅仅2019年一年,新增的充电桩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2万家,几乎是2015年的5倍。


也就是说,行业内的玩家大多比较年轻,没有很多的技术积累。虽然相比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技术需求较低,但这个行业并不是不需要技术门槛,这也就要求入局者需要一定的技术实力才能保证发展道路上平稳。


电动汽车的销量正在节节攀升,未来有关于充电桩的需求也将会持续释放,但是面对有巨大增长空间的市场,参与其中的玩家并不能继续盲目扩张,更应该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有计划地进行扩张,才能更好服务社会。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作者: 刘旷,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39156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赞赏支持
点赞 8
赞赏0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waterss 2021-1-22 09:08

都以为是金矿,结果没想发生矿难了
相关推荐阅读
刘旷 2023-03-16 09:38
2023年,电商平台争夺战从C端转向B端?
配图来自Canva可画2023年开年以来,京东电商动作频频。除了最近推出的热度超高的“百亿补贴”活动以外,京东还在2023年1月4日发布了面向各类商家的“春晓计划”。所谓“春晓计划”,实际上就是京东为...
刘旷 2023-03-14 10:13
移动GPU大战,光追技术成香饽饽?
智能手机市场的“下行”,给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围绕上游芯片的“内卷”也愈演愈烈。从高通到联发科,再到英伟达、AMD、ARM,几乎全球头部的芯片巨头,都无一例外地参与到了手机GPU...
刘旷 2023-03-13 10:43
腾讯、字节跳动“后退”,XR“没熟透”?
2023,XR进入寒冬期并不是空穴来风。就在年初,国内外的各路玩家纷纷对XR赛道进行密集调整或裁撤。先有微软砍掉整个AltSpaceVR和MRTK开发团队、Meta裁员并关停Echo VR运营;再有字...
刘旷 2023-03-09 20:48
过去三年京东新增700余座仓库,民间资本看好供应链基础设施投资
配图来自Canva可画3月9日,京东集团发布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全年净收入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新增加了29万员工。创业二十年来,京东始终根植于实体经济,京东坚定不移推进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我要评论
1
8
1
2
3
4
5
6
7
8
9
0
关闭 热点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