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互联时代,智能化安防需求持续升级,传统报警系统已难以满足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并重的要求。WT2003H-16S低功耗语音芯片方案,以4G实时音频传输、超低功耗设计、端云加密交互为核心,重新定义智能报警设备的性能边界,为家庭、工业、公共安防等领域提供高效、稳定的安全守护。
实时音频流传输:内置高灵敏度MIC,支持环境音实时采集,通过4G模块直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响应速度低至毫秒级,适用于火灾警报、紧急呼救等需即时响应的场景。
本地存储+延迟上传:音频数据可优先保存至本地存储空间,待网络恢复或空闲时段分批上传,保障极端环境(如信号中断)下的数据完整性,适合野外监控、设备离线巡检等应用。
基于AT指令集,芯片与4G模块实现无缝串口通信,支持远程指令下发、状态查询、数据透传等功能。
支持多频段网络自适应切换,确保城乡、地下、偏远地区信号稳定,设备全天候在线。
芯片与4G模块深度协同优化,休眠状态下整机功耗≤10μA,较传统方案降低80%以上。
动态功耗调节技术,根据业务负载自动切换工作模式,搭配大容量电池可实现数月至数年的超长待机,适用于无固定电源的户外设备。
采用MQTTS协议,通过TLS/SSL加密通道传输数据,防止数据窃听与篡改。
AES对称加密算法对音频流及控制指令加密,兼顾效率与安全性,满足金融、政府等高保密场景需求。
双向身份认证机制,杜绝非法设备接入,确保端云通信合法可信。
设备与服务器采用JSON格式传输数据,结构化字段清晰定义设备ID、指令类型、音频参数等信息,降低解析复杂度。
开放API接口,支持与第三方平台(如智慧城市系统、IoT中台)快速对接,便于功能扩展与生态整合。
突发险情(如燃气泄漏、入侵警报)触发设备自动启动,实时上传现场音频至用户手机及物业平台,支持远程喊话震慑。
老人紧急呼叫时,芯片可识别关键词(如“救命”“摔倒”),优先推送告警信息至指定联系人。
搭载于大型机械或配电柜中,实时采集运行噪音,通过声纹分析预判设备故障,减少非计划停机。
危险区域(如高压电房)异常声响触发报警,同步上传音频至控制中心,避免人员近距离排查风险。
部署于街道、校园等公共场所,突发暴力事件时,长按隐蔽报警键上传现场音频,协助警方快速定位。
支持多设备组网,音频数据云端聚合分析,实现区域安全态势感知。
石油管道、森林防火等无网环境中,本地存储关键音频,定期通过卫星链路或移动基站回传,保障数据连续性。
超低功耗设计适应-30℃~70℃宽温环境,极端条件下仍稳定运行。
硬件精简:WT2003H-16S芯片高度集成音频编解码、存储管理、4G通信控制功能,外围电路精简50%,BOM成本降低30%。
开发便捷:提供标准化AT指令集、MQTTS协议栈及JSON交互模板,支持二次开发,缩短项目周期至2-4周。
方案介绍:WT2003H-16S硬件电路
硬件电路如下图所示:
实时音频上传方案应用框图如图
整体流程框图方案如下图
按键唤醒设备,WT2003H4-16S串口和IO口初始化,和4G模块初始化握手后,获取4G模块设备信息(IMEI号,地理位置信息等)。紧接着开始录音,录音结束后上传录音数据,按照服务器设置的报警间隔和报警次数进行报警,报警结束后进入休眠。
WT2003H-16S方案不仅局限于单一设备,更可扩展为分布式音频感知节点,与AI分析平台联动,实现从“被动报警”到“主动预警”的跨越。例如,通过云端声纹库比对,识别特定危险信号(如玻璃碎裂),提前介入处置,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
让安全听得见,让连接更可靠——WT2003H-16S以技术创新重新定义智能报警,为千行百业筑起坚不可摧的声学护盾。
作者: 广州唯创电子,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1119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