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无处不在,从手机到复杂的汽车电子系统。但你是否想过,这些电子产品在工作时会不会互相 “捣乱”?这就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 ——EMC 电磁兼容。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EMC 电磁兼容测试,看它是如何保障电子产品正常运行的。
什么是电磁兼容测试?
EMC 测试主要包含两大关键领域:电磁干扰(EMI)测试和电磁抗扰度(EMS)测试。
电磁干扰(EMI)测试,就像是给电子产品的 “对外干扰能力” 打分。它主要评估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的程度。
电磁抗扰度(EMS)测试则相反,它考验的是电子产品的 “抗压能力”,即评估设备在受到外界电磁干扰时,能否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电磁兼容滤波整改措施
01电源线滤波:
• 在电源线入口处安装电源线滤波器,防止外部干扰进入设备。
• 根据设备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并优化其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
• 在电源线上增加滤波电容,如在DC/DC模块内部接口输出电源线之间增加滤波电容。
02信号线滤波:
• 在信号线上安装共模扼流圈和滤波电容,抑制电磁干扰。
• 对信号线进行重新布线,使其尽量远离辐射源。
• 使用RC滤波器或LC滤波器进一步提高滤波效果。
03电路设计优化:
• 在电路中添加去耦电容,减少噪声耦合。
• 在高频信号线中串联磁珠或绕穿磁环,吸收高频噪声。
• 优化PCB布局,将高频电路与低频电路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04接地与屏蔽优化:
• 优化接地方式,采用单点接地或多点接地,确保接地电阻足够小。
• 在设备外壳、电路板等关键部位增加屏蔽层或屏蔽罩。
• 确保屏蔽层的完整性,避免缝隙和孔洞过大。
05能量分散与软件优化:
• 通过展频和跳频技术分散能量集中的频段,降低单点频率的辐射强度。
• 优化软件算法,增加抗干扰措施。
电磁兼容整改案例
医疗设备案例:
•问题:辐射发射超标,导致附近心电监护仪出现数据异常、报警误触发等干扰现象。
• 整改措施:
重新设计电路板,高频、低频电路分区布局,缩短高频走线。
外壳接缝加导电衬垫,关键电路模块设屏蔽罩。
单点接地,分设信号、功率、安全地。
电源线、信号线装电磁兼容滤波器。
• 结果:辐射发射强度大幅下降,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测,各项辐射指标均符合医疗设备电磁兼容相关标准要求。
路由器案例
• 问题:路由器低频段辐射骚扰超标,影响周边设备通信稳定性,主要因电路布局杂乱、滤波不足及接地不良引发。
• 整改措施:
重新规划电路布局,在电源线与信号线上加装适配滤波器。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