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

2011-2-28 08:08 4085 4 10 分类: 汽车电子

    给大家讲个笑话,这两天改书,最大的感受是我直接把“我们”给替换了,我太经常把这个此放在里头。最多的一章有100多个,确实太破坏阅读的感觉了。

   我国汽车电子市场由外资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以2009年为例,德国大陆、博世、电装、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天合、现代摩比斯、深圳航盛和江森自控占据了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额的前十位。国际汽车电子企业在国内的布局是非常迅速的,反映出其非常重视中国汽车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德尔福从1993年开始,陆续在华投资了约5亿美元,在北京、上海、长春开设了客户服务中心并在上海建立了综合性研发中心,设有14家合资和独资企业。博世在华累计投资已有18.5亿欧元,拥有41家合资或独资企业,和中国众多整车起来建立了合作关系。

事实上,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开始是建立在原有的载重汽车配套体系基础上的,绝大部分零部件企业由原本从属于汽车制造厂的“分厂”剥离出来的。经过发展和变革后,开始转向为轿车配套服务。在与汽车行业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后,整个零部件行业的经营及生产处于较快增长态势,并建立起本土的与轿车配套的较为完备的零部件工业。但是,总体来看零部件行业整体发展滞后于整车发展,存在着“散、乱、差”问题:

① 数量众多的零部件厂集中度低,规模小、水平低,同种产品有多家企业在生产,单个企业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

② 零部件企业没有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的零部件产业结构。

③ 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并不符合国际零部件制造的通用要求,企业的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不具备与主机厂同步开发能力,高新技术零部件产品还必须依靠技术引进。

   而汽车电子在零部件企业中算是起步最晚,积累最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汽车电子化的进程,我国的汽车电子企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汽车电子企业有1000多家以上。但是大部分企业与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有着类似的特点,企业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与整车企业的依附程度更高并且产品附加值和利润都很低。国内汽车电子产品主要集中在车载电子领域,如汽车音响、仪表、通讯导航等。

很多专家都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汽车电子的水平正在离着世界的水平快速拉大,这是由于国外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加快了这方面的投入,而的发展速度相对而言就较为滞后了。分析以上的一些现实的情况,以笔者个人的观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因素制约着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发展。

① 我国的整车制造厂对于汽车电子技术方面积累的基础薄弱,导致无法控制整个开发过程。汽车电子的应用环境特殊,对温度、气候等外部条件的适应能力要求很高。不同的汽车厂商有着不同的平台要求对汽车电子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考虑,就要求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与整车的设计制造要有进行协调配合。就单个模块来说,整车厂需要对周边的零部件进行定义和标准化,对功能规范、性能规格、合理价格和实验内容等做出明确界定。目前部分企业在开发电子模块过程中,有点类似“放羊”阶段,通过向国际零部件供应商了解产品的规范要求和部分技术后,就转由国内的零部件厂商开发,这样的做法忽略了其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②         我国的汽车半导体元件较少且质量一般。由于有着AECQ的要求,因此汽车级的芯片认证费用和入门门槛较高。国内电子芯片厂商大多数集中关注于消费市场,而没有充分考虑汽车行业需求,无法满足汽车行业的要求,并且也没有在汽车电子上投入太大的精力。部分企业即使有产品,也无法建立完善的开发环境,包括开发工具和软件库等支持。因此从元件的质量来说,只能采购国外的元件,其价格中包括额外的运费和税费,加上初期产量不大,与国际汽车电子巨头能够拿到的元器件协议价格会高很多。缺乏产业链最下游的国内自主芯片厂商支持,在硬件成本上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想进行成本优化和新技术应用的国内企业走得特别艰难。

③ 成本缺乏明显的优势。国际零部件厂商有着长时间的积累,在技术开发的时候有着先进的流程并且有着较深的技术积累。我国企业缺乏的正是优秀的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管理制度、低成本元器件、技术积累和过程管理能力。汽车电子又是投入较大,投资周期较长的行业,国内企业难以跻身行业高端。并且由于有着召回和索赔的行业规则,如果发生类似丰田召回事件,其盈利空间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国内企业低成本、低质量和高风险的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④ 产品研发的问题。留给国内企业开发周期过于短,缺乏足够的设计时间。国外的整车开发计划一般是5年以上,比较而言,国内厂商由于竞争激烈,开发周期一般只有1~2年。因此零部件开发的时间都被压缩的非常少。在缺乏完整的技术、成熟的团队并且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情况之下,这种快速的过程肯定充满磕磕绊绊,整个项目的质量无法保证,给后期带来巨大的隐患。另外一个问题还是如何保证研发经费和研发工程师队伍稳定的问题,由于整个汽车电子的产品质量和环境要求非常高,使得企业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研发、测试和生产管理,在国内普遍低价竞争和整车企业不愿意提供开发费的背景下,企业冒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⑤ 资质和应用平台的问题。如果按照TS16949认证工厂、设计以及过程管理,很多地方都存在缺陷。目前合资品牌的汽车在负载和执行机构上有一定的国产化,但是核心的控制模块都是沿用引进车型的供应商体系。而自主品牌的项目,相当一部分都是被国外的供应商所把持。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的发展必定要得到其下游电子元器件厂商的支持,也需要整车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发展的空间。当汽车销量有限的时候,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即使做成项目也很难实现大的盈利,这是由于整车企业降价非常厉害,现在汽车电子产品的利润在持续下降,同时,国内很少有研发经费支持。

⑥ 政策扶持不清的问题。汽车电子是电子产业、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交集,由哪方面牵头扶持使国内汽车制造与电子制造进行合作和沟通,整合现有的资源是很大的一个问题。某些时候汽车电子也需要像汽车产业那样进行一定程度的合并和整理,以完成规模化和资源的重组,在分散的状态下并没有太好的出路。

   但是汽车电子企业还是有着很大的历史机遇的。目前汽车电子已受到国内广泛的专注和重视,主要有两项文件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支持的目标。在《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已提出了“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的目标和方向;《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随着国内的汽车制造业高速发展和特有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这两大契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以我的个人认识来说,突破点主要有两个方面,汽车娱乐信息系统和电动车零部件系统。

① 汽车娱乐信息系统:由于这方面是消费电子导入的,在有产品的条件下去适应汽车环境要容易很多。而且是属于辅助系统,安全性要求较低,适合国内企业进入。目前大量的后装市场的企业有着较为可喜的成果,还需要努力与整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进入国际前装市场。典型的例子是汽车音响和车载娱乐系统,深圳航盛电子、江苏天宝等企业已经在该项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赛格电子、深圳华强在导航设备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

② 电动车零部件系统:由于国际企业也是处于研发阶段,因此从时间上和应用上,并没有历史包袱,也不存在太大的技术差距,有着广阔的空间去展开,特别是在国家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但是由于目前盈利空间有限,也是一个问题。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6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wxg1988 2012-9-3 17:08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后续之作呢

dongbei06_409353400 2012-7-31 17:16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我们这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这本书了,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

用户371925 2012-7-29 10:12

这就是行业所说的持续改进吧

用户403664 2012-7-23 15:18

米米真是个好可爱的名字。期待看到更多汽车电气化专业解读

朱玉龙 2011-7-30 19:22

不要慌啊,毕竟芯片的集成化带来的一个特点就是,谁量大谁成本低。以后技术全部在软件和系统整合上,从5年来看,国内已经发展很快了

用户402414 2011-7-30 17:44

前辈您好,我就是一名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目前国内的汽车电子发展情况实在不容乐观,由于目前在芯片方面全部被国外厂商垄断,所以国产的汽车电子产品,特别是与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相关的关键的控制系统,在价格方向上就失去了竞争,再者就是汽车电子产品的使用条件特殊,验证困难,对于国产汽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的验证相当困难,而没有可靠性的保证,就无法与主机厂商谈配套的问题,这样国内的汽车电子公司,就面临了一个死结,唉,真不知道我这个专业的方向与前景到底如何啊!希望前辈赐教啊!

zwj-gg_818035047 2011-4-8 15:33

西门子VDO被大陆电子收购了.

朱玉龙 2011-3-2 14:53

很早被收购了吧

用户162996 2011-3-1 20:13

楼主怎么没有提到西门子威迪欧呢?

用户371925 2011-2-28 07:53

看了很期待书本面市!上面的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一致,手误了吧!
相关推荐阅读
朱玉龙 2019-06-13 11:48
放开限购的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买车和生娃一样,有时候是需要看收入和信心的,随着汽车产业进入调整期,ZF层面对于这个支柱产业的政策性的帮助业随之而来,《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 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这份...
朱玉龙 2019-06-13 11:45
如何看待这一波全球车企的人员收缩?
2019-05-26 在国内保就业的前提下,谈国内的问题是很敏感的。但是在全球...
朱玉龙 2018-11-01 14:25
比亚迪把新能源汽车卖哪里去了?
2018-11-01今年是汽车行业整体的转折点,我们在考较和推敲特斯拉的时候,国内的比亚迪今年的量也是非常厉害,特别是这三个月7、8、9三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都超过了传统车,占了大头。从数字来看,这个新...
朱玉龙 2018-11-01 14:23
电池温度传感器再思考
2018-10-16 随着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安全裕度的降低,核心的问题是要知道锂电池单体本身的温度。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大部分的电池滥用试验选择都和温度有关系,在不同的温度下做出来的条件并不...
朱玉龙 2018-11-01 14:20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利润格局
2018-10-13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们到了讨论动力电池产业和电动汽车厂家们的博弈问题了,在一个健康的市场里面,是存在一个比较好的零整关系,是存在一个博弈过程,能够建立均衡,各方都有相对合理的利润...
朱玉龙 2018-11-01 14:11
Model 3 电芯的分析
2018-09-24这个也是综合不少的材料来看的,主要是看电芯的一些情况。这里我不知道A2mac1找的哪样的实验室来做这个事情,从整个分析还是挺全的,包括电芯测试,电芯内的材料分析,这些东西全套下来,...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6
4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