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日立

相关博文
  • 热度 28
    2015-12-11 10:11
    2481 次阅读|
    2 个评论
    士东兄问我以太网的事情已经有近一个月了,这里做一些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 这里可以分几个方面来阐述问题: 1)以太网进入汽车的时间表和发展阶段 1.1 刷写和诊断:这块其实是未来很有趣的一个看法,随着车辆诊断的加速,原来用OBD2、OBD3有限诊断,开始往大数据车联诊断开始走,所以诊断走以太网,未来是需要覆盖大量新的有功能性的车型 1.2 后排座椅影像传输360环视设想数据传输(JLR, Volkswagen, Audi, Porsche):这块是很彻底的变化,图像的数据传输,如果不压缩,就需要快速的网络传输 1.3 多个域之间的骨干网:长期的演进变化 这个以BMW的部署和实施最为激进,总体而言,其他车厂要慢一些。 这个是Strategy Analytics对于整个应用的部署规模和范围   2)以太网进入汽车目前的几个应用方向 日本人的PPT做的真是清楚,这是Denso做的,基本把未来的应用和区分方式一张图写清楚了。 3)问题和机遇 以太网的核心是车里要运算和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多,从系统结构来看,这种经过其他行业考验的总线模式,在车里是肯定幸得,这里导入之后,对整个系统总线结构,从集中的网关到域管理的模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从功能架构上,相互自己的牵涉会越来越多,独立性的系统和独立性的功能会给交叉的系统给取代,这就需要物理架构的支持了。 目前有的问题,包括线束使用,EMC、标准化、(功能)安全性和信息安全、AUTOSAR支持和测试验证部署中产生的大量问题。 不过这些都在工程实践中,一点点都在解决中。 推荐一个资料汇集的地方,IEEE有个Ethernet IP @ Automotive Technology Day,从2011年到2015一共办了5届,可以看到各路人马在里头的内容,包括博通、Maxwell等芯片企业,还有博世、日立、Denso等Tie1还有几个Leading 的车企。   小结: 1)汽车电子在加速学习其他行业的经验,别人跨界而来,我们也要跨界学东西打回去 2)最终比的是效率,行业效率,个人效率还有在某个应用的效能
  • 热度 22
    2012-12-10 14:12
    4069 次阅读|
    5 个评论
    一路寻找 - 从工程师到风险投资人 正文(6)谈兵(日立 上)   精彩的故事,总是从爱情开始的。在东京的日子是如此美好,非常美好。当然其中最美好的回忆,是在这里我和我的妻子走到一起,所以我对东京怀有深深的感情,希望有机会可以故地重游。 当初我们一起去日本的一位小女孩,很坚强,我记得当时我们去日本的时候,因为谣传说日本的饭食没法吃而且爆贵,所以每个人都带了航空管制上限的箱包装满食 品。她的箱子是一个现在还陈列在我家橱柜里面的大箱子,足足可以装她一个人!可想而知对她而言当初搬行李是如何困难,好在有我和同样大大咧咧的好朋友李 明,没有带什么行李,正好帮她搬行李喽,也顺便认她做小妹照顾她。有句熟语说得真好,帮人就是帮自己,尽管当初的我并不知道,我帮助的是我未来的妻子:) 在异乡东京的日子,大家都很不容易,也就自然而言地互相照顾,特别是我这个单纯的小妹,虽然人小胆子却不小,很喜欢冒险还去北海道滑雪。结果一不小心,脚 踝骨折,回来就没办法自己行走了,于是我这个当大哥的自然而然地用自行车接送她上下班,虽然我这个人懒得不行,但是就象我的爸爸,我在亲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从来不会皱眉头,所以这次估计对她还是有些心理上的帮助的。 她是我见过最单纯和善良的女孩,以至于后来我和她在一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除了我之外没有人会不欺负她,呵呵,当然这个也可以说是我的借口。她 的一个优点就是讲故事,有一次我陪她去买东西,她给我讲宫崎骏的一个漫画故事,一个哥哥带着妹妹艰难困苦相依为命的故事,听得我老泪横流,可能我树根般粗 的心弦就是那个时候被她拨动的吧。当然我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也很会讲,但是大多数时候是讲道理,年轻的时候她会觉得我讲得很有道理,但是现在,嗯,讲道理永 远没有讲故事那么精彩,不是么? 第一次去东京,从成田机场下来,坐上了大巴车,一路上路边的美景让我们赞叹不已。我们的一位同事任华当时就大发感慨,要是能在这里生活那该多好!那时候我是纯正的北京愤青,心里暗自大骂**贼,现在我的心态成熟了,我只能说,爱美是没有国界的。 我觉得北京的政治气味实在太浓,我记得当初去日本,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我觉得中国的发展不能走美国的道路,因为西方文化不符合儒家文化,所以值得借鉴的 应该是我们临近的日本,因为文化相近,更可以学习。我要去学习学习,将来可以回来报效祖国。现在我会遇到很多人大谈国家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总会想起明朝 覆灭的时候一个儒生对东林党的看法:“空谈误国” 其实普通日本人一点也不凶狠,很平和。我对日本人最好的印象,缘自我们有一次自助游去京都,为了省钱没有跟团,但是事实证明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乱糟糟的找 路,计划的乐趣,甚至超过了游览本身。当时有一次找不到车站,然后只好用蹩脚的日语请教路边的一位中年女士。当时她带了一个小女孩,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 然后见我们日文实在太差,便放下包拿出纸和笔,非常详细地给我们画好路线图,再三确认我们知道怎么走了,才微笑着离去。当时给我的印象非常,非常好,日后 见到别人路径不通的时候,我也会非常仔细地给别人解释,可能是受这位女士的影响吧。 还有日本的医生,当时在公司厂区里面有一个医务室,一位白发老者会给我们很多指导。在他身上我感触良深,从来没有医生这么给我讲过为什么胃会不好,非常仔细,并告诉我最关键的是注意饮食而不是吃药等等,后来我回国以后见到那些焦虑的医生总是很无奈。 去日本之前很害怕那边日子太单调,所以还自己带了很多书,有《李白全集》,有曾国藩的《冰鉴》,有《李敖全集》,《道德经》有人的箱子鼓鼓囊囊都是吃的, 我里面除了几件衣服就是书。李敖很有意思的,我记得他的一个经典段子就是他在监狱里面自嘲蒋总统是日理万机,而他自己是日理一鸡(和“机”谐音),再加上 一个括号,**的鸡,我觉得好搞笑;然后我又一次和朋友竺兄一起聊天,他夸奖我性学理论知识丰富,我长叹一声,“可惜在日本,是指上谈兵”竺不解,我补上 一句“手指的指”,竺大笑喷饭。这是我对段子界最大的贡献,还要感谢李敖的启发。 除此之外,在日本的日子就像是读研究生,而且是拿薪水的研究生,生活其实非常快乐。其中最快乐的游戏就是当时龙冬庆教给我们的星际争霸,这个游戏我几乎是 立刻就喜欢上了,我觉得它代表了几乎是即时战略游戏的最高水准。人,神,虫三个种族实力比较均衡,精英部队,战术组合,潮水攻击,各有各的特点,很有意 思。 当时我的朋友李明,卢永尧也一起玩,这个时候各个人的特点就显现出来了,卢永尧的微操作控制比较好,但是战略不灵活,比较稳;李明则比较快,喜欢冒进;我 则最奇怪,我的手速非常慢,慢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卢永尧做三个动作,我只能做两个动作。可是战斗的结果我并不吃亏,甚至还略占上风,原因就是我的战略思 路。基本上我总是用虫族,因为虫族的侦察做的最好,然后我不停地侦察,避免和对方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打遭遇战,而选择进攻对方的最弱点。 玩星际争霸的最大的心得,就是不管你什么阵势,都是有弱点的,这点和围棋很像。拼命发展空军,必然地面部队弱一点,拼命发展地面攻击,又怕对方的大规模空 袭,如果两个都一起发展,又怕对方孤注一掷,有些人就造一堆地堡什么的,但是在你造地堡的时候,别人利用流动兵力的优势,已经在外面开新的基地发展规模 了。所以要随时预测敌人的动向,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就是战略。 玩星际之后,我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加有理解了,我开始相信,上帝放在我身上的天赋,就是战略。所谓战略,就是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定下方向;所谓战 术,就是怎么做。我觉得我身边的人们,战术上强的人很多,但是我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所以我也对自己的战略型悠然自得,并且在日后的岁月里一直强化这一点。 但是战略型的人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总是要提出要做什么,要做什么,而不喜欢别人告诉自己要做什么,因为关于怎么做不是他的强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日本就有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 我很多年以后读到大前研一的书,他在加入麦肯锡日本之前,也在日立工作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他最痛苦的时候,因为他是一个“N”型的,战略派。但是日立 是一个制造型的公司,所以不需要一个刚入公司的人来讲要做什么,需要的是你把别人分配给你的局部工作做好。更要命的是,日立是一个非常官僚的企业,新人是 没有什么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的。 我完全能体会大前研一的痛苦,因为我也是一个“N”型,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总是在想我们在做什么样的项目,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这样的事情。但是 根本没有人会理睬我的想法,日立的规则是先从最底层做起,这本身没有错,但是他没有一个计划,让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你的未来就是等待。 所以我工作上也是非常痛苦,每天做一些重复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这时候我在想,我在国内怎么也算是清华大学的名牌大学生,跑到日本来每天测试数据,是不 是我走错路了?同时我的同事也有好几位心存牢骚,平时交流的时候就诸多抱怨,但是没有人敢提出来,我想是缺乏自信的缘故吧,因为我们也不敢说自己比周围的 日本人优秀啊,何况语言沟通还有问题。但是我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自己很有远大前途的,于是我决定说出自己的感受。 于是有一天开会,我们的主任技师(相当于部门总监)开会,让我们旁听,开完会之后照例问那句每天都问的“还有别的事情吗?”,这个时候我鼓起全身勇气,举 手说我有事情,然后整个组里面二十几个日本人包括中国人的眼光就“刷”的一下全部集中在我的身上,然后我就用我的结结巴巴的日语开讲,说我们已经经历了很 久的锻炼了,现在是否可以从事一些更有技术难度的事情了,也可以为组里创造更大贡献云云。 为了这几乎话,我自己排练了几十次,因为是第一次在日本当众发言而且是讲很重要的事情,站起来的时候我很紧张,但是一旦讲完,我就如释重负。令我大吃一惊 的是,我们的主任技师石桥居然很开明,笑**地问我要做什么,我猝不及防,就随口说了一个方向关于Flash Memory的,结果石桥就指派下面的一位技师(相当于经理)给我们几个中国研修生安排项目,实在让我喜出望外。 开完会,我们几个中国研修生都聚在一起对我翘大拇指,说我勇气可嘉。我的日本领导布施也是笑**地说我将来会秃头,搞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结果还是旁 边的日本朋友帮我翻译,说这个是日本话里面会成为大人物的意思,我心里却很淡定,不就是冲吗?我以前更冲!不过想想,在日本的环境里面出现这种在大会上主 动要求改变工作岗位的人,恐怕十年也不会出现一个,也是,起码私下提要求嘛! 刚开始接触Flash Memory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懂,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些感觉,好像我经常干这种事情,贸贸然就进入了一个我一点也不懂得领域,然后搞得有声有色,很有意 思。可能是因为大学里面因为考试突击的原因,经常要快速进入状态,所以我也练出来了。进入Flash Memory领域,因为前任的负责人离开了,我也没有人可以问,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操着很烂的日语,去找负责这个模块的设计者,他在另外一个部门。 他的名字我不好意思已经忘记了,但是他是一个技术狂热者。可能是从没有外部门的人这么向他请教的原因,他看到我两眼发光,第一天就跟我吹嘘,做 0.18um的Flash Memory有多么难,一二三四,最难的就是上面那一层绝缘层,太厚了呢,电子打不过去,太薄了呢,电子会存不住跑掉,他做实验就最近又烧了几百万美金之 类的,听得我一愣一愣的,立马崇拜。 但是因为他太技术了,我又太菜,所以我除了点头之外,基本上不懂他在说什么。于是第二次我就带着几张白纸,让他画图给我看,然后每天带着满满的图纸回家慢 慢学,第二天厚着脸皮把不懂的再问一遍,老实说我也挺佩服自己,把那些简单的,已经解释过的问题能再问一遍,真的很有勇气。这样过了几个月,我的日语和技 术都突飞猛进,连黑泽他们有了Flash Memory的问题有时候也要来问我了,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后来我回国之前做一个汇报,我就介绍了我负责的Flash Memory的自测试系统,非常成功。 不过这次回国却造成了一些问题,因为回国后的办公室还没有建好,于是就让我们一行十五人延期,这是中日之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包括我们十五人之间,也产生了分歧。 事情的起因是之前的2年属于研修性质,工资是按照中国的给的,加一些补助。但是我们也看到从日本其他地方来的研修生比如北海道的,他们的工资比我们就高很 多,然后我们中国的研修生2年之后在各自的组里面有些也逐渐成长为主力,于是我们就要求同工同酬,简单的说就是要加钱,否者威胁要回国,我们以为这个威胁 是很有用的。 但是日本的规章制度是很严格的,不可能为了这个临时的拖延改变,所以他们不干,而且在日本的文化里面是没有以下犯上的,所以他们不能理解,双方闹得很僵。 最后日本人用了一招以退为进,要回国的可以,因为办公室还没有做好,先进工厂实习,要不然就留在日本按照最初工资。现在想起来,其实资方还是占上风的,就 像NBA的劳资纠纷,要是NBA可以这么做,好了,就50%的分成比例,要打的来打,不要打的自便,恐怕球员早就妥协了。 但是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啊,有些人并不愿意回来进工厂,有些人觉得这只是日本人的威胁,应该继续以集体回来为名继续抗争。最终,大家还是妥协了,毕竟回来进工厂实习,谁知道是什么生活呢? 从这件事情上我了解了人性,你让一个习惯勇敢的人选择缓和,和让一个习惯缓和的人选择勇敢,对他个人来讲,难度是一样的大! 另一个教训就是,人做决定要慎重,不能把别人的弱点当作我们的筹码,在拥有自己的筹码之前不要和强大的对手挑起战火。我还记得斗争失败之后,我们每一个人 要轮流走到当时负责这件事情的福岛座位上道歉的情景,要说一句“马鹿呆西它”,意思是“这件事情,是我错了,太笨了”。日本人可能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把 我们当作一群不懂事的小孩(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是)。但是这样的认错,我还是觉得很屈辱,我永远也不想再做第二次。 我永远也不要做第二次认错,但是不代表我会吸取教训不会第二次犯错。大概在8个月之后,我们回到苏州,并爆发了第二次冲突,这一次不可收拾。   下接: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本系列文章列表: 1 幸福的童年 2 我的高中:直指目标,走向清华 3 失败(清华 上) 4 收获(清华 中) 5. 脱先(清华 下) 6 谈兵(日立 上)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8 抉择(旺宏) 9 获取同盟(意法 上) 10 冲出重围(意法 中) 11 转战江湖(意法 下) 12 做正确的事情(华亚 上) 13 合适的人 (华亚 中) 14 时势造英雄(华亚 下) 15 功成身退(华亚 尾声) 16 艰难抉择(联发科 上) 17 体会一流(联发科 中) 18 一万五千元的MBA课程 (联发科 外一篇) 19 上帝的安排的巧合,转向投资(联发科 下)
  • 热度 16
    2012-11-30 15:33
    2920 次阅读|
    2 个评论
    一路寻找 - 从工程师到风险投资人 正文(17)士不可辱(日立 下) 这一次还是为了钱,好像天下的劳资冲突,都是为了钱? 我们当时的工资大概是每个月一千五百左右,在日本的补贴每个月大概额外三四千,加起来五千多。如果在别的企业工作,当时的薪水应该在**千,差别有但是不 是那么翻天覆地,可问题是我们一旦回国,补贴没有了,我们的工资就变成我们同学朋友的五分之一了,这确实让人无法忍受。 于是我们和福岛(老朋友了)再次对话,要求加工资。福岛也欣然答应,告诉我们会有显著的提高,可是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工资增长到了一千八百,增长了20%,可是我们的期望是200%。 这里双方的理解就不一样了,我们是和外面的薪水比较,但是日本人的想法是和当时隔壁工厂的员工比较,日本的白领并不比蓝领工资高多少,所以他们也很难理解 我们的要求。而且站在他们的立场,这群人刚回国,寸功未立,为什么要大幅加薪?其实我们也能理解日本人的想法,可是理解归理解,接受是不能接受的。 那怎么办呢?我们又不像NBA有工会可以谈判,而且我们觉得差距太大了,不可能弥补,于是大家做出了一个奇怪的决定,就是玩失踪。这次有意思,大家约好, 一个星期之内,全部不上班,谁也不接日本人的电话,看看如何,现在想起来真是胡闹,可还是那句话,人不轻狂空少年啊,蛮有意思的。 然后日本人就慌了,现在想想也想笑,三名日本领导星期一早上来上班,喝着咖啡等着看员工一个个走进来,结果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一个人也不来,打电 话也不接,那可真是搞笑得很。在日本的等级森严而井然有序的社会里面,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可是在中国这个充满可能性的地方,什么事情都可能发 生,于是公司开始四处寻找,并持续沟通,结果是一个星期都没有人接电话,换个立场,我完全可以想象那种失控的感觉对公司来讲是多么无助!现在我也经常站在 资方的立场去想问题,觉得80后,90后的学生是多么多么的个人主义,但是想想当初的我们,其实大家都一样,都是年轻惹的祸。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正是因 为有这么多年轻人的冲击,才会越来越精彩,不是吗? 趁着这一个星期的机会,我们几个人还一起去了一趟张家界,包括我的妻子,那时候我称她小妹,因为我和李明在日本一直把她当小妹照顾,记得她有次心血来潮去 滑雪,结果脚摔坏了,我每天接送她上下班。不过后来等她好了也就不怎么需要照顾了,反而是周末的时候每周给我们做点吃的,照顾我们的胃。如前所说,我的生 活自理能力极其弱智,记得在日本的时候,周末大家都用微波炉做点吃的,并相互分享,除了我和曹洪宇做的别人不太吃。曹洪宇喜欢往自己的菜里面吐几口吐沫再 吃,而我的菜的味道一般人不敢尝,有一次唐苏平实在没有办法吃了我的微波炉牛肉,晚上就拉肚子,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吃我做的菜了,再后来我也不敢吃了。 张家界回来,第二周继续上班,我们当作没事人一样,但是公司领导层已经崩溃了。他们把我们招到一起,要我们解释原因,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其实以日本公司的 严格制度,没有立即开除我们已经算是宽松的了,政治的用处就在于在双方彼此需要的时候妥协,在双方不再彼此需要的时候决裂,可是我们的问题是我们都如此不 成熟以至于我们还不懂玩政治。这个时候我的一名同事说出了很酷的一句话,我们也就不用玩游戏了,双方直接就决裂,他说:“要保证书没有,要离职书有一 封”。 这话真的很有用,于是一拍两散,但其实当时有个日本人永田是李明和我的围棋棋友,可能是有些想帮助我们俩吧,给我们争取了机会去日本工作一段时间,好像两 个月,补贴有两万人民币的样子。我们俩打算去了之后拿这些钱去赔偿合同费。因为我们签的合同有5年,这个时候离开要陪六七万人民币的样子。可是一想,人生 难得几回爽呢,也就放弃了,走! 于是在2001年的9月18日,我们几个人一起离职,我记得我当时真的是昂着头走出了办公室,纪念9/18。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很热血,但是另一方面,在我的心里,第一次的屈辱让我总有些在日本人面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这次一闹,我就完全释然了。 当然热血的代价也是很高的,当时我和小妹两个人一起,共赔偿了13万人民币左右,几乎是我们两年的积蓄一扫而空。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当初有一位同事 在苏州买了一两室一厅,也就差不多这个价格,到现在这样的房子值130万左右,,,不过我们可不知道,我当时对自己充满信心,告诉小妹不用担心,将来靠我 就好了。患难见真情,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改变对她的称呼,叫她亲爱的。她平时是很柔弱的女孩子,不会去想太多不相干的事情,没有什么家国大志,可是想好 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是一个“J”型的人,做事很有决心,我很佩服她。 尾声 后来我们经常回想起这段往事,虽然我们损失了一些金钱,但是我们的收获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我们收获了一份自由,可以追求我们想要的生活的自由。就象围 棋里面的脱先,很多时候,局部的纠缠只能带来双输,双方为了意气和利益各不相让,结果却损失了最最宝贵的,时间。结果不管如何,都是失败,劳方损失了自己 的青春,资方则损失了自己业务开拓的时间。 因为生命如此短暂,最好是往前看。后来我经常遇到有比我年轻的朋友为了工作的选择烦恼,比如一位安徽的朋友,有机会进入中移动有安稳的生活和稳定的待遇, 还有机会进入一家美资公司可以挑战梦想。这样的选择就是现实和梦想,如果没有别的原因我会鼓励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时间是自己的,年轻就几十 年,每一年都很珍贵,拿来耗资历实在是太可惜了,拿来追求幸福才是更好的选择。 多年以后我曾经因为要办一些工作的交接转移又回到过那个办公室,可是我已经无法用日文和日本人交流,而且里面的气氛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我也不属于这里。我后来才慢慢知道,其实不是日立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我自己,是我不适合这么大,这么等级森严的公司。 但是我属于哪里呢?接下来就是找工作了,当时拉着小妹的小手一路飞奔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最残酷的失业在等待着我。 在离开日立之后,小妹和我一起来上海找工作,一开始我们的朋友杨青介绍我们去她所在的华亚微电子面试,结果小妹顺利通过,找到一份数字电路设计的工作,而 我却因为对数字电路设计编程一窍不通而被拒之门外。也难怪,我在离开日立之前,就对电路设计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商业。我一直打算去考一个MBA做投资 咨询,自己整天学英语,连手头的一些数字设计工作都是请我的好朋友李明帮忙完成的,混账如斯。但是一场**打乱了我的计划,没有钱去考MBA,英语也没有 准备好,所以只能先工作了! 我对技术的了解就仅仅局限于Flash Memory部分,可是当时上海也没有公司在做,所以我也找不到工作。因为当时我开始接触巴菲特,我可能是中国最早接触巴菲特的人之一,那个时候觉得这个 人看什么都那么准确,特别佩服。但是我没有钱(仅有的钱也赔给日立了),所以我想从投资咨询做起,结果接触了几个投资咨询公司发现跟本没有人找我,还是得 先学MBA。可是MBA也要钱,我也没有办法。我在想,那我身边有没有一些比较感兴趣的工作呢?于是我打算在我们这行找一份销售咨询的工作先熟悉商业,积 累点钱再去读MBA。 在找工作的时候,我认识了Jesse王景阳,后来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他是龙冬庆介绍的,在一家代理商工作。多年以后他这么描述我当时去他们公司面试的样 子:“瘦,黑,土,就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工程师”结果当然是被拒。但是,这次机会其实是我最接近面试成功的一次,因为他们真的想要我,但是因为薪水要求太 高没有谈妥。别的机会更难,没有熟人介绍没有人要我,一方面是我的商业经验为零,另一方面是我的自我期望还很高。你看,我们年轻人都一样,自己真把自己当 宝! 不过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其实就是我在一步步地摸索,一点点地尝试的过程,失败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我们知道要换一条路!我知道我对技术研发不感兴趣,而对 商业感兴趣,但是这只是一个方向,具体如何做,我也不知道。其实用一个普通人的想法来看,这条路当然很难走,可是我当时就是这么不谙世事,不撞南墙,就是 不肯回头!我的战略方向也许是正确的,从技术转向商业,可是在具体的执行,也就是战术上,我输得一塌糊涂。 我的妻子到现在还很佩服我的,是我的厚脸皮和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那时候我没有收入,没有积蓄,没有技术,有的只是一个清华的毕业证书,还有一份不知天高 地厚的盲目自信。吃女朋友的软饭,还每天打篮球玩,时不时地出去面试,看起来跟没事人一样,一般人真的做不出来。这一点上我和她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所以我 们才会互相吸引的吧。 不过我的内心其实压力在一点点的增大,我知道自己其实只是勉强不了自己去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而已。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拒绝我的公司越来越多,我知道我 的梦想离我是如此遥远以至于我不可能一步登上高楼,我需要一个台阶。终于,两个半月以后我实在受不了了,放弃了目标和理想回到现实,从上海跑回到苏州,用 我仅有的技术功底,找了一份我不甚感兴趣的Flash Memory设计的工作,苏州旺宏,开始了两地分居的岁月。 我是2001年12月9日去旺宏报道的,以我贫乏的记忆,我能记住这个日子,足可以证明,有一份工作,对当时的我来说有多么重要!短短的两个月,教会了我很多事情,最重要的就是,理想离开现实,就永远是理想!     本系列文章列表: 1 幸福的童年 2 我的高中:直指目标,走向清华 3 失败(清华 上) 4 收获(清华 中) 5. 脱先(清华 下) 6 谈兵(日立 上)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8 抉择(旺宏) 9 获取同盟(意法 上) 10 冲出重围(意法 中) 11 转战江湖(意法 下) 12 做正确的事情(华亚 上) 13 合适的人 (华亚 中) 14 时势造英雄(华亚 下) 15 功成身退(华亚 尾声) 16 艰难抉择(联发科 上) 17 体会一流(联发科 中) 18 一万五千元的MBA课程 (联发科 外一篇) 19 上帝的安排的巧合,转向投资(联发科 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