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中国制造

相关博文
  • 热度 2
    2021-10-2 10:28
    3094 次阅读|
    3 个评论
    美国先进制造体系以及中国制造反思
    2008年雷曼兄弟引发的金融风暴让美国人感到了害怕,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让人联想到了1933年,失业率高达10%,美国人意识到了 高度依赖金融服务业,互联网等带来的巨大弊端,2009年奥巴马开始着重去探索美国制造的未来和在国家经济和国家创新中的地位。 经过麻省理工学院学院一年多的调查和研究,最终促成了美国的政策出台,2011年6月24日,“美国先进制造业伙伴项目”(AMP)宣布启动1.0, 这个阶段是由大型龙头企业和部分大学参与,国家经济委员会,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制造和工业技术办公室 在上层财政和政策领域给与策略和指导,AMP 1.0标志着美国重视制造业的开始。2014年10月的AMP 2.0报告,推动成立了美国制造研究所,意味着 美国的制造业政策开始有实质性的产出。 美国国家工程院在2015年发布了《为美国创造价值》,其中值得深刻借鉴的观点是:在生产全过程引入数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意味着工作性质的 变革,而且生产价值的企业会创造结合服务、分销和生产的复合型工作,将制造业视为价值沙漏的一部分,意味着理解制造业中真正的工作不能紧急着眼于 生产过程,而是要放眼于依赖它的整个价值链。 由此,美国对于制造业和创新上升到全新的局面,学习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经验,国家范围内成立了相应的制造研究所:数字化制造和涉及创新研究所,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研究所、美国集成光子制造研究所、智能制造创新研究所、先进再生制造研究所、先进机器人制造研究所,具体的功能除了技术研究, 人才培训,虚拟工厂,产业技术输出等等,当然研究所资金联邦政府只提供5年,联邦政府会出钱购买先进技术,但是后期发展需要研究所自行寻找大企业 资金和 自我生产技术。 因为发现了德国的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同时美国还在制造业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创新上进行了策略研究,包括初创企业的技术如何获得量产资金, 如何创越创业死亡时间窗,就是创新裂隙,中小企业的新技术新思想,有没有机会变成真正的产品的能力。通过大型基金和大型企业,大学的创新园圃,回旋 加速器,技术桥和引擎,将制造商和创业公司结合等等方法引入解决创业企业的创新问题。最后还在教育政策向德国学习双重教育的方案。 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布了 发布了《先进 制造 领导力战略》,标志着美国制造业回归进入了第二个战略阶段,美国政府未来会更加重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 地位,未来的国家政策,外交政策,外贸政策都会更加向制造业倾斜。 2018年以后我们看到的,苹果供应链转移,华为制裁,实体清单,不可靠清单,所有外交政策都是内政的延续。 大部分国民对于美国人的制造业认识都是很小,包括铁锈带,汽车干不过日本,制造业落后等等,其实这些都是非常片面的。 我们把在中国看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高速运转的工厂,人潮汹涌的会展看成了制造业的全部。其实不然,高度自动化的工厂, 智能化的物流,尖端的实验室,超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方案,领先的关键材料制造和元器件创新策略,这些跟我们想象铺天盖地 的流水线,几十万人的工业园区,富士康和华硕级的招聘普通工人。2018年美国制造依旧产生2.33万亿元产值,占国民生产的11%, 中国产值4万亿美元,占比29.4%。 未来中国和美国在高端制造的交锋会更加密集,双方会在关键领域产生争端越来越多,中国的高精专新政策和小巨人政策,也是 欧美学习的结果,各种创新园区,孵化器形式上是产生效应了,看看广州黄埔、松山湖和南山科技园的制造研究院,也似乎感觉到了 政策层面的学习模仿。中美的制造禀赋确实差异很大:中国的长处是制造体系和供应链完整、日夜不停的工作和高速运转、模仿和 低成本快速量产的能力;美国的长处是在前沿的产品研发能力、关键器件和零件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和和融资创新模式。 未来双方要争夺的更多是美国的长处,美国人也希望占据中国的优势,将台积电,富士康,三星等制造产能引入美国,实在不行, 不在中国就可以了,去东南亚,南亚和中美洲。 再次回想2019年美国特朗普的脱钩和制造业回归,意义大不一样,美国制造的回归不是所有产能的回归,而是美国制造供应链的安全 保障,核心的、重要的和必须的产能需要可控,安全,美国制造的领先地位和领先优势需要稳定确保,与之相关的制造业创新领先也是 需要得到确保,而非简单的工厂迁移回美国。 看看深圳,广州开始嫌弃制造业,东莞和佛山却紧随而至,其实我们的制造业并未强大的不需要低端制造的地步,而是房地产、金融 和互联网等所谓的暴利产业稀释了城市去做制造业的意愿,而且制造业所带来的环境成本确实给地方城府的治理带来巨大的难题。看看 珠三角 大量存量写字楼空置,大量的创业园区无人,还在拆迁旧村,建设写字楼,产业园区,有点发怵。 中国不能等到美国2008年的状况再去回首制造业的重要性,东莞尤其可以去回旋,回到制造业第二春,高端制造。
  • 热度 13
    2020-6-20 21:04
    5379 次阅读|
    6 个评论
    2020年4月2日,罗永浩老师进行了第一次直播带货,粉丝热情洋溢,战果辉煌,一时间,各行各业都掀起了直播带货,从区长,市长政府官员,到企业大咖董明珠女士,还有李小璐和马蓉也来带货了,彷佛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情怀已死,网红当道。 直播从本质上来看是一个促销行为,通过主播的粉丝和自带流量,促进粉丝转化为消费者,为直播的产品买单。 传统的营销是4P理论:价格-Price;产品-Product;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个要素非常关键,相辅相成。 直播其实是将4个要素通过互联网的手段,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快速的实现了消费者消费购买行为。 Product 产品质量在直播过程里面占有的作用非常小,这里是指产品质量; Price 价格在直播过程里面的占有作用比较大,基本上是团购和量大,薄利多销,这也是电商经济的老套路; Place 渠道就是直播平台,最直接的面对客户和消费者,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Promotion 促销才是核心,主播的流量和粉丝是整个套路最关键的地方,所以顶级的主播出场费已经不输一线明星了。 据深圳无糖的某些人士反馈某国内顶级主播出场费5000万,而且带货的数量要非常大,以可以提更多的佣金。 既然4要素集中聚焦在促销上,那促销的价格费就会大幅攀升,留给产品质量提升,留给产品创新的费用自然会下降。 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未必,但我只是做一个假设,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直播从口红,衣服,电饭煲,现在已经到了电视,汽车,房子,还有火箭了,似乎没有直播带不了的东西,但个人觉得对于制造业未必会有好的反馈,浮躁和快速带来的并不会有质的提升。 直播可以把国产汽车带成保时捷和奔驰?直播可以带出中国第二个台积电,带出另外一个华为? 肯定不可能,因为直播带货的本质不是通过产品质量来提升竞争力。 不过,我也说说情怀的误区。 本人是2005年在富士康无线通讯事业群工作,当时接触最多的就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手机,也许这就是内心情怀,不是喜欢罗老师就去买锤子手机,这个是粉丝。 2018年,因为内心有那么一些冲动,去买了联想收购后的MOTO Z,超薄外形,确实和大众产品不一致,可惜耗电和屏幕成为了一个非常差的体验,我是应该责备联想还是应该责备情怀; 2019年,同样的错误犯了第二次,买了HMD收购后的NOKIA 8S,软件体验完全更不上国产手机,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这回不怪HMD,怪自己的情怀; 2020年,买了一个老爸当年猛烈赞扬的Sharp手机,2012年的手机(东莞航天电子制造),现在电池充电还没有问题,我再次买了一台Sharp,而今的电池还赶不上2012年那台手机;现在Sharp 已经是鸿海精密的子公司,怀疑这款手机是之前的WLBG的同事操刀的,不敢想象。 所以本着实用主义的精神,我想我们更应该相信当下,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错去,思维和逻辑停留在过去的节奏,要与时俱进。 无论我在劲胜精密,还是在其他小工厂,工程师告诉我当年Nokia的五金件冲压工艺早就不存在,而今都是CNC一体成型,材质也从不锈钢转化为铝合金,更多的锻压,压铸工艺,我得知有人向富士康推销冲压机的润滑油,感觉应该销路很差。 主播带货是个新事物,代表着当今的产品的销售模式发生变更,当然也会引发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的联动和变化,虽然我内心觉得这个有违背工匠精神,但是当下就是如此,逆潮流而行无异于螳臂挡车。 我只是希望中国的ODM不要被品牌商和贸易商压得喘不过气来,无论什么OBM,C2M,ODM,JDM,都是需要制造业苦练内功,当工厂的工人在珠三角某个偏僻得连公交车都不到得地方生产美妆和衣服的时候,希望直播带来得产品质量是对得起中国消费者得良心和他对主播得爱好和忠诚。光鲜亮丽的背后,我们希望买得到真正的好的产品,也要看到生产者的辛勤劳动。 最后一句:实用才是真理,情怀就让他随风而去吧。
  • 热度 27
    2020-4-14 21:26
    7786 次阅读|
    7 个评论
    制造业重返日美:是吹牛作秀还是破釜沉舟。
    截止今日,新冠疫情开始真正的进入了下半场: 美国的感染和病死人数都冠绝全球,无与伦比,更要命的是失业人数达到了1600万,专家预测美国最高失业率可以达到3000万+,超越任何历史记录; 日本的感染人数也破除了之前的优等生印象,已经让日本政府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由于医疗物资的缺乏,让心思细腻的日本人觉察到了产业链的巨大缺陷,给未来的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同样,东南亚,韩国的疫情连同日本的疫情,已经给下游的中国电子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MLCC巨头村田电子,日本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工厂出现了停工和半停工状态; 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因为疫情,产能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 受到上游缺货的影响,下游的情况就如热锅上的蚂蚁: 1.大量采用日系电容的通信电源就产生巨大的交付困难,原材料预计7月齐套; 大量的ICT厂家几乎就此停摆; 2.大量采用韩系和美系FLASH颗粒的金士顿,创见无法出货; 下游的 服务器和PC厂家几乎没有办法。 现在了解到ODM厂家只给客户满足订单合同实际缺货的产品,其余的预测产品都看不到未来的齐套生产,5月份和6月份几乎跨不过去。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痛苦的局面,电子和半导体的供应链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多次的短缺情况,而似乎一次比一次要缺得很严重呢? 个人了解和分析:目前半导体和非半导体电子材料是当前全球化分工最细,也是最为复杂的供应链的产业,而整个供应链链主要是聚集在东北亚,东亚和东南亚,欧洲和美国大部分是处于研发和设计阶段。 以内存条为例:日本生产的芯片材料供应给韩国,韩国本土生产的DRAM,然后提供给台湾的模组厂商,台湾模组生产好了,供应给大陆的代理商,代理商出货给整机生产商; 日本生产的芯片材料供应给美光新加坡工厂,新加坡美光的Flash颗粒,生产好了给西安力成封测,封测好了给金士顿加工成SSD,然后供应商给大陆的代理商,代理商出货给整机生产商; 而且下游的生产商有可能是ODM或者EMS,比如富士康,伟创力,加工好了销售给华为,浪潮,DELL,而华为,浪潮,DELL则是销售给最终的客户比如BAT, 或者运营商和政企客户等等。 当然,还有更多更为复杂的交易模式和供给关系在里面,让整个供应链变得异常的复杂和繁琐。 日本人是做最上游的电子材料,也涉足部分的半导体产品,比如东芝的Flash,也有下游的东芝的SSD,但是整体上看,日本人做最下游的产品时候总是缺乏和中韩的竞争力,似乎在成本和大规模制造上显得禀赋不足。 个人认为,日本政府和行业协会感受到了,过分细化和过长的供应链,让产业安全和企业发展的安全受到了一定的掣肘; 而密集了下游产业的中国大陆,在向中上游进军,产业链条变得更加完整,比如紫光FLASH,华天的封测,下游的SSD工厂和模组厂商多不胜数, 而日本完全不可能可以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所以考虑部分产能回迁,尽量完善本土的产业链,同时也可以完善东南亚的产业链来制衡中国的产业链,毕竟东南亚国家在和日本政府外交和政治,经济谈判上会更加容易满足要求,而同巨大的中国市场和中国政府谈判,底牌和筹码都会差很多。 日本是完全有可能,也会采取措施逐步从中国迁出部分工厂和产能。 美国的议员和商务部长的提议从产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就不是那么明智和底气十足了,而更像是为了吸引眼球,转移视线和政治作秀。 美国企业在中国本土投资的制造业,比如3M,比如苹果的代工产业链富士康,立讯,蓝思科技等等,比如特斯拉,怎么样才能回迁美国,才能解决上千万人的就业,安抚处于焦虑和恐慌的美国人内心呢? 让美国人购买价格翻倍的苹果手机;购买价格翻几倍的基本医疗物资;都是美国消费者和美国市场无法承受的。制造业回迁,那首先需要整体供应链的回迁才可以:苹果手机美国制造----玻璃也要去美国造?螺丝也要去美国造?彩盒说明书?金属外壳?手机玻璃?摄像头组件? 那整个手机得多少刀,苹果还怎么和华为,三星竞争呢。 美国的政客提议更像是气急败坏的人,在撒泼撒野,说气话和吹牛逼。 当然不排除简单供应链的企业可以回迁美国,比如高端药物,而中等复杂和复杂供应链的产业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大规模回迁。 虽然日美的提议实践起来需要时间,而且范围也不会很大,但是日美,更为重要的是台湾企业会有可能大量转移到东南亚,东南亚和南亚产业完整后,还是会对中国制造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做更为细致的研究,而不是看什么界面新闻等上的南亚人很懒惰,东南亚基础设施很差,以台湾人看大陆的视角来看东南亚,提前做好产业升级和供应链风险预防。
  • 热度 9
    2019-6-24 10:53
    4617 次阅读|
    11 个评论
    我上学的时候学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少不更事,没好好学。但是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英语也行,所以毕业以后,在机械制造行业工作了几年,在电气焊、钳工、钻工都有积累。后来入职到了北京,开始干售后服务工程师,后来就一直在做售后相关的工作了。 售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从业务层面还是产品层面,售后都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国内显然对这个售后不是很重视。在售后这个行业中也普遍存在着“售后就是干活儿的”,“谁都可以做售后”,“售后的活儿,就是简单粗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样的思想实际上是存在问题的,有失偏颇。 售后的工程师,可以接触到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的产品状态,不同于实验室条件。他们对用户的体验也是最直接的感受。他们对产品稳定性,市场竞争力,服务的竞争力都存在非常直接的感受,这些感受经过筛选,量化以后,可以作为产品建议输入给产品部门、市场部门,可以更好对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售后工程师也会以为这个需要接触到产品的各个方面,而不会只遇到硬件问题或者软件问题,或者软硬件以外的问题。售后工程师当然也要自己争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全面发展,或者重点发展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既可以更好的处理技术或者服务问题,也可以随时转型,这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种局面了。 但是今天的帖子是针对售后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故障分析处置的能力。 所以制造业,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机械产品,亦或者是特种装备的故障处置案例,都是很有价值的。这里边肯定要把用户、企业、供应商、渠道商的敏感信息剔除掉,作为纯粹技术交流的案例,可以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售后工作的重视。我自己就是一个小兵,能力有限,所以肯定各位大佬可以帮忙扩散一下,希望能够整体提升售后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希望自己可以贡献一下自己的力量。我也会把自己遇到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先写到这里吧。 谢谢大家。
  • 热度 31
    2016-3-30 11:05
    2213 次阅读|
    2 个评论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上,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第一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 在互联网+的倡导之下,制造业的社会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很多人认为再提“工匠精神”已经落伍了。但是制造业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必须开始培养“工匠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工匠,一般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有声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把工作是一种修行,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竟然缺少“工匠精神”,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认知里,“工匠”的地位是很低的。尽管中国早已是世界工厂,但我们依然缺乏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尊重。而欧美文化里,古时的出色工匠,可以跟艺术家和作家齐名。 不仅如此,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也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简单的说就是自愿把事情做好,因为这代表一种荣誉。如果没能做好,也会感到憎恶和耻辱。 当今中国,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往往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营销、再圈钱、再做营销”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回顾我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眼里,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中国历史从来不缺好的工匠,现在也不缺好的手艺人。但是,如今的中国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 坦白地讲,不少中国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日本,如果你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你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工匠。工匠会根据气候、温度的因素,结合面粉的实情擀面,然后做出独此一家的面食。同样,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除此之外,三菱、日立、新日铁等大型企业,都具备彻底的工匠精神。     在美国,电焊工或柴油机修理工的收入往往比初级的办公室白领高,有的甚至高2或3倍。因为拥有技术的人太少了,我们对于“知识性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着错误的认识,如果一份工作很脏,那么人们就会轻易的认为这份工作很傻。但事实是,技术工需要做的思考真的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收入比较高的原因。而许多办公室的工作让人越来越笨,这是其收入低的原因,尽管要得到这份工作需要大学学历。 有人之所以对工匠心存偏见,认为工匠所从事的劳动,是重复性的,没有创造性可言。实际上,工匠在整个企业的生产流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一切有关生产的设计、蓝图、标准,都依靠工匠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来实现。换句话说,没有技艺精湛工匠的企业,企业发展的目标无从实现。工匠从事的劳动固然是重复性的,然而好的工匠,在工作中能不断发现新问题,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从而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无数事实都表明: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专家和工程师的事情,工匠同样至关重要。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工匠精神”! 其实“工匠精神”有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工匠”是技艺精湛的人,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培养了最优秀的工匠、瑞士的顶级名表都是工匠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并且专业、专注。     在这个“商人精神”横行的年代。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比如一些以山寨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外部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环境变的恶劣,企业很容易马上倒闭。     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离了这种困境的途径是培养企业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他们在享受产品在手里升华的过程。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出新品—圈钱”。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却在从另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产品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以一种符合自己严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将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顶级品质造就了顶级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在互联网思维狂舞的疯狂年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相当于追本溯源,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与中国智造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