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想收购Motorola移动的意义
大过年的前一天,联想宣布从Google手中收购Motorola移动,几年之后,大家将会明白这将是手机界的一个大的标志事件,其标志意义等同于联想收购IBM的Think Pad笔记本电脑业务。
具体的意义就是:手机的发展主流将从美国的的创新驱动,正式变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低成本和微创新驱动。正如PC行业一样。
在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Think Pad之前,我们还认为PC发展主要的驱动力是美国的创新精神,但从此之后,大家已经开始认为PC行业是不断降低成本的制造业。事实上也是如此,联想的PC成功行销世界,但至今PC行业只有超级本这样一个小的创新,其他都变化甚微,只是性能更好,价格更低。
由是观之,联想收购Motorola手机之后,手机的美国创新驱动主导正式旁落,最终是中国企业的不断降低成本和微优化的主导行业,直到下一波颠覆性创新的到来。
二、消费电子产品的3个发展趋势
1)标准化产品的微优化生存
未来并不悲观,原创性的技术突破往往在美国,但是产品的低成本、微创新和高质量等优化则是中国最擅长的。而消费者是健忘的,只会记得新产品,在年长日久的微优化之后,消费者就忘掉源头是谁做的,这是中国企业的机会。
例如空调,作为消费者没有人管空调是美国人发明的,也不管是日本人发明交流变频和直流变频空调的,大家只知道中国的格力空调是世界第一,质量好,技术先进。
未来的手机有一半的可能会这样发展,未来没有多少消费者记得是Motorola发明了手机,也没有多少消费者知道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正如今天没有多少人知道苹果第一个广泛使用了鼠标和PC的图形操作界面一样,大家知道的是联想电脑、惠普电脑等有限几家排在前列的电脑公司。
2)个性化产品的人文积淀发展
当然未来的手机还有另外一半的可能会像手表一样发展。手机作为人随身物品的装饰乃至炫耀的属性,某种程度也很像手表。
手表是功能已经稀松平常但承载人的文化和喜好的产品。街边5元钱的电子表可能比几万元的瑞士机械表更精准,但是顾客无视这一点,仍然会花费巨资购买瑞士手表。这一点中国企业无法通过微优化来生存,因为装饰品需要的不是功能、技术和质量的微优化,也不需要低成本,而是工艺、文化、精神上的人文上的积淀和极致追求。
如果手机所有功能在未来能够集成在一片硅片上,那么功能的变化只在于摄像头的像素,屏幕的大小以及软件的功能定义差异,那么手机将变为一个日常的物品,人们需要更好的外观质材和工艺属性来达到精神层面的极致满足,这个时候手机类似手表发展的道路可能性会很高。
但如果这样,中国企业将没有太多的机会。苹果的iPhone5之前采用全铝合金外壳的极致美观,乃至iPhone6打算采用蓝宝石屏幕,甚至后面可能采用液态金属工艺。苹果iPhone的高端积淀已经在这一块引领潮流,中国厂家要超越可能需要上百年,但中国没有多少企业能有这么长命。而在手表领域,以日本人对工艺和材料的精细和认真,几十年过去仍无法望瑞士表业的项背。
3)新产品的深入创新
消费电子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结合人的生活,深入到日常的方方面面,提供巨大的便利。这是一个广泛而且深入的领域。这里没有突破性的创新,因此不需要美国的创新精神,中国的持续优化的能力有可能发挥作用。
详见《简版的IT浪潮之颠》(http://forum.eet-cn.com/BLOG_ARTICLE_18696.HTM)的《IT的第五个阶段》和《IT的第六个阶段》的两节。
摘录如下:
IT的第五个阶段:孤独无聊解决之后需要回到生活
当社交网站和App发展到非常完善,人人都刷了一把存在感,并玩腻之后,需要回到生活中。现在的微博活跃度的下降,和电脑QQ的缓慢衰落,其实已经有一点先兆。
IT如何回到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将是一个非常散乱的领域。有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如旅游、餐饮、购物和导航;有金融的服务,如指纹识别的安全付款、小额便捷交易;还有各类包括租车、家政、婚恋介绍、医院和电影院预约订票等等生活服务,包括延伸到人体的健身和健康监控服务,这些业务如有手机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支持,发展将变得非常快。
社交潮流的下一个浪潮,将是这些生活的贴身服务和辅助。Google的电子钱包,iPhone5S的指纹识别,Google地图、诺基亚地图、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等玩家将在下一波潮流中竞逐,还有生活服务类的如淘宝和支付宝大数据,生活服务的大数据平台等建设,将成为一些主流。
这个阶段将五花八门,发展程度和主流都不好预测。但是比如有一个主要潮流,就是大数据和云计算。通过人们的生活贴身服务的数据积累,将形成巨大的数据仓库,数据的挖掘带来巨大的商机,但是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对人的服务中体现关怀和价值。
如果一定要给一个预测,就是Google的搜索和大数据的结合(还有智能眼镜、自动驾驶汽车都是大数据的收集终端),百度的地图等跟进,以及腾讯的微信如果成功实现生活的随身服务转型(如微信刷二维码,电子支付等),等领域将成为下一个玩家。而微博、faceBook等,不结合这个趋势,将逐渐变为一个缓慢发展的领域,不再是潮流之巅。
IT的第六个阶段:IT不再存在,润物细无声
到几十年后将基本没有IT的单独行业,或者IT已经是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但是无人意识到它的存在。
例如每一辆汽车,可能全身是传感器,包括全景摄像,空气和温度,声音和震动,以及加速度,乃至周边物体距离识别等等,内嵌的处理系统将对这些信息进行高速处理,并在行车中进行姿态调控,人只需要下达指令,即可完全自动到达目的地。
人坐车的过程,也坐一匹会老马识途的老马一样,不会感到IT的存在,只是说一下:“我要去上次的老地方”,汽车即可自动分析大数据,分析最近一段时间主人去较多的老地方是哪个地方,甚至根据气味和摄像分析,了解主人脸部的情绪而猜测主人希望去的地方,如烦闷肯定是说近一段时间常去的酒吧,如高兴肯定是常去的餐厅,等等;再跟进交通拥堵的路线的时段分析和预测,自动避开拥堵路段,找到最好的路线到达目的地。
这样的过程,车就是老马识途,人是真正的主人,而不是IT设备的适应者。IT已经静水潜流。
四、消费领域深入创新的未来
未来3~5年,消费电子将深入人们的贴身生活,电子支付、健康监测、购物、打车、导航和远程监控等等,乃至家庭物联网的概念,通过一个App可以控制家里的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以及智能化的吸尘器。如何通过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创新,为这样的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未来5~10年,自动驾驶的汽车具备接近人的智能,可以领会主人的意图到达需要的目的地,家庭机器人可以联网分析大数据,辅以室内导航和影像识别,以对家居进行监控、清洁和做基本的人工护理服务。在这样一波潮流中,手机厂家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和业界制定各个设备的互联标准,并提供什么样的ICT终端和传感终端来组网,可以加快这样的技术的实现?
这些如果有超前的分析和布局,并且快速占领新兴的市场,手机厂家们就可能引领潮流,成为消费业务上的重量级玩家,得以某种程度摆脱智能手机的竞争红海。
用户1690967 2015-9-1 10:26
用户1690967 2015-9-1 10:24
用户1694938 2015-8-31 16:25
用户1699587 2015-8-28 15:13
re
用户1699587 2015-8-28 15:11
用户1699584 2015-8-28 15:09
综测仪厂家要郁闷了~~~
用户1699584 2015-8-28 15:08
综测仪厂家要郁闷了~~~
用户1294118 2014-2-18 09:56
用户614020 2014-2-18 09:53
jydhjyzx_358200146 2014-2-18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