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尔高调表示将加强在网络家电以及工业控制等嵌入式市场的投入力度,将推出八款新产品(SoC)支持这些市场的高端应用。虽然英特尔一直在工控市场运作,但以前并没有特别针对嵌入式市场开发芯片,主要以386/486/奔腾等传统的CPU在支持这些嵌入式市场,现在,英特尔是要为这些新兴的嵌入式应用开发全新的SoC,这是一种重要的策略改变.
英特尔似乎对于100多亿美元,甚至会更大的嵌入式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像当初进入手机市场一样,欲信心百倍地想进入一些新兴市场,比如车载信息系统,机顶盒,以及监控等。然而,英特尔能走多远?需求多样、竞争激烈、利润低微的嵌入式市场并不像英特尔想象的那么好玩。
首先,嵌入式市场应用繁多,需求千差万别。POS机、工业机械人、车载信息系统、机顶盒、住宅网关、IP电话、IP摄像头、医疗设备等等嵌入式市场的应用举不胜举,这些应用的需求差别巨大,不是一个IC厂商、几款芯片能搞定的。英特尔擅长于做OPEN的市场,即具有很多共同特点的市场,而对于嵌入式市场千变万化的需求,也就是要满足定制性的需求,并不是英特尔的特长。嵌入式市场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众多IC公司的参与,而这与英特尔的策略是不相符合的。作为全球TOP 1的IC公司,它进入的领域需要大的出货量来支持。因为对于某个中小IC公司非常不错的出货量,到了英特尔那里,可能连塞牙缝都不够。
其次,正是因为嵌入式市场的玩家众多,导致了竞争异常激烈,利润不断下降。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分工越来越成熟,EDA工具越来越成熟,嵌入式IC的进入门槛也不断降低。通过购买别人的IC、采用成熟的EDA工具就可设计出各种嵌入式芯片,而生产也有成熟的代工厂来完成,所以嵌入式市场中不断有新兴的IC公司出现,而大的公司也很难形成垄断。在嵌入式市场要形成像PC CPU一样的垄断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出现象高通在3G手机芯片市场一样的集中度。
对于嵌入式市场而言,IC厂商首要的任务是对客户需求的了解,是有非常灵活且能快速上市的产品,而不是提前两年先预报、提前一年提供样片、到预期发布时还会延迟的这种垄断者独有的市场策略(在嵌入式市场,芯片晚出来一天,都会被竞争对手抢走客户,更不用说晚出来几个月);嵌入式市场的IC厂商还要屈尊下来,听客户的一言,观客户的一行,这一点又不是英特尔的强项。更重要的是,嵌入式市场的利润也在迅速下降,比如嵌入式市场的领导厂商意法半导体,其刚公布的今年二季度毛利润仅为36.8%,其它厂商更不用说。这种低利润的市场,也是英特尔不宜的,也不是华尔街所允许的。
最后,嵌入式市场一定是需要低功耗的,这一点又是X86架构的软肋。而ARM架构在嵌入式市场的地位可谓青云直上:不仅是机顶盒/DVD播放机主流IC厂商如NXP(科胜迅)、MTK和三星、TI已采用ARM内核为主流架构,MCU主流厂商比如意法半导体和Atmel等也开始由原来的专有内核转向ARM内核。并且,就在今天,我在采访主流手机SIM卡芯片厂商时,他们告诉我,将来新一代高容量的SIM卡都会由目前的8051核转到ARM核。ARM内核在一统手机市场后,在嵌入试市场的增长可谓迅猛。这里并不完全是ARM的功劳,整个ARM相关的生态链帮助了它,这就像滚雪球,它的生态群越滚越大,而这个群越大,使用它的用户就越多。即使英特尔的低功耗Atom处理器能进入嵌入式市场,它在生态环境上的优势也并不一定高于ARM,而其在功耗上的弱势则是显而易见的。
综合以上观点,我认为英特尔可以玩玩嵌入式市场,但是它能在这个100亿美元的大饼中占多少份额就难说了,如果份额不理想,英特尔还会坚持吗?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
孙昌旭
用户1073550 2008-9-5 14:36
用户1277994 2008-8-21 10:07
用户1010724 2008-8-21 10:07
博主这里好像还自由一点儿,1000字够了。
为什么要用Intel SoC,给个理由?
1、成本:分析师已经分析了,架构决定,很难降下来。
2、功耗和体积,与ARM和MIPS比,不必分析了吧。
3、性能:阉割的Atom比高端的ARM和MIPS有何优势呢?
4、外设以及电气特性:Intel敢宣称比各个领域耕耘多年的专业厂商更有经验?如:车载、工控。
5、软件和OS:Intel难道想在这些系统里面跑XP,估计所有人会笑!WinCE和Linux,公正来讲,和ARM以及MIPS差不多。RTOS,毫无疑问,Atom处于劣势。
6、开发环境:有人抱怨ARM或MIPS的开发环境或工具不全吗?
7、工程师队伍:有多少人对X86底层很熟?ARM和MIPS呢?
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看,不知Intel靠什么在嵌入式领域立足?
也许Intel现在眼红嵌入式领域巨大的市场,但是以X86的架构征战,难!
相对来说,Intel比较接近的就是消费电子领域,Smartphone/MID/Netbook。
Intel要想切入嵌入式消(手持)消费市场,要解决两方面的难题:
1、市场:如果Atom强大到可以处理大部分笔记本上面的应用,成本够低。那么无疑会有些增量市场,并侵占ARM的领地,但无疑笔记本市场将大量萎缩。Intel是有苦难言。
而ARM和MIPS则会毫无顾忌的提高芯片的性能。
2、技术:
(1)功耗:一直在做市场活动,但是数字呢,和ARM的比较呢?
(2)体积:顶多和ARM、MIPS差不多,会有什么优势呢?
(3)性能:强在哪里呢?什么应用呢,有ARM已经过GHz。有些ARM和MIPS的音视频已经达到高清。
(4)OS:XP,兼容性好!--不错。问题是:
Footprint?
电源管理?
Instant On,随时使用和接入Internet?
Google的出现已经将浏览器变成比OS更重要的软件。
用户1023015 2008-8-21 10:07
楼上的说得很精彩, 与LZ的观点一致。
还有一点,是网友在我新浪博客上评论的:卖CPU的是爷,卖嵌入式处理器的是孙子。。。。英特尔不会做孙子。。哈哈。。。
用户1227487 2008-8-21 10:07
用户1137641 2008-8-21 10:07
用户1196504 2008-8-21 10:07
用户717543 2008-8-21 10:07
Intel一直是让我非常奇怪的公司,在几乎所有的芯片厂商都开始以客户为导向的时候,intel还是执着的以技术为导向,而且活得依然很滋润。
这让我们这批在嵌入式芯片行业中拼死拼活的人很郁闷,很郁闷。
用户1023015 2008-8-21 10:07
英特尔至今赚钱的仍是CPU业务,它做其它业务一样不成功:前几年通信业务亏损,卖了;flash业务不好,分了;工控业务在全球市场排不到前三名.
至今仍能垄断CPU,那是英特尔赶上了好年头,时势创英雄。40年前,如果没有英特尔,也会有另一个XX特尔出现。当然,英特尔本身的文化也造就了它的成功。
但现在不同时,时代变了。半导体产业趋于成熟,进入门槛越来越低,用户需求多样,中国台湾及大陆公司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
纵观半导体产业,除了CPU及FPGA的垄断很难被东方人打破外,其它领域只要东方人进入,就会变成另一种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