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ter是数字信号传输的一个重要指标。Jitter是由多种类型的分类构成,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传输系统,
Figure1
该系统的
Jitter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Figure2
下面是某厂商高速PCI设计方案中的Jitter分配指标,
Figure3
安捷伦有一个
Jitter解决方案,如下图,
Figure4
这个解决方案在系统设计中是无可比拟的,脉冲源
81134可以产生上升沿到ps级别的脉冲信号,函数发生器33250可以模仿干扰信号来控制脉冲源的delay control输入,而DCA-J示波器则可以对测得的Jitter进行分解,得出各Jitter分量,从而让系统设计工程师了解各分系统对总Jitter的贡献。
此方案对于系统工程师可谓最佳选择,但是这个世界是矛盾的,全了就没有办法精,全面测量了Jitter就无法精确了解到底有多少Jitter是有传输线路引起的。有位信号完整性专家曾经这么比喻,信号完整性好比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车重要,路的质量同样重要。这个所谓的路,对应于电子系统中的传输器件如高速背板,电缆等。对于器件制造者来说,系统设计不是自己的职责,而自己的器件性能才是最重要的。那我们能否再用上面的系统来测试自己的器件对Jitter的影响呢,答案是,能但不是最精确的。如何最精确呢,网络分析仪+PLTS/ADS/MATLAB中的任一软件。为什么网络仪测的最准,一言以蔽之,传输线路引起的Jitter是线路本省的物理特性引起的,而网络仪可以精确的测量器件特性。从具体技术细节上来说有多方面。
首先来看我们如何测得器件引起的Jitter。测量之前,一定要先对网络分析仪做校准,没有一个准确的校准,一切测量都是枉然。测量时,将器件的输入输出连接到网络仪的各端口。目前的高速背板都是差分线传输,即两个网络仪端口连输入,两个端口连输出,所测得的是混合S参数。但是基本分析原理是一样的。做信号完整性分析需要时域数据,所以起始和终止频率以及测量点数要选择得当。一般来说,点越多越好,点越多,可供分析的样本越多;终止频率越高越好,这样可以有更细的时间分辨率;同时最好满足 终止频率=(点数-1)*起始频率,这样可以在做反傅利叶变换时免去插值的麻烦。见下面的连接和测得的S参数。
得到
S参数后我们就可以来做分析了,因为我们是用来做Jitter分析的,就不在频域做更多讨论,直接把测得的S21做反傅里叶变换。我们知道在频域,输出信号
Fout(w) = Fin(w).S21(w). 公式1
其中w代表频率。
对应到时域
Tout(t)= Tin(t)*h(t). 公式2
*代表卷积。其中h(t)就是S21的反傅立叶变换。
如果完全套用反傅立叶变换公式,把S21直接换到时域,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直流点的内插和高频部分的限带,这就是另外一个比较深入的话题,因果性和无源性问题。我们先不对这个话题讨论。如果我们已经完成了因果性和无源性的处理,反傅立叶变换后得到了如下结果,
Figure5
我们知道一个理想无损的h(t)应该如下图,没有过冲下冲和延时,
Figure6
而我们现实中的器件由于阻抗的不连续而使传输特性发生畸变。正是这些畸变造成了传输信号的幅度失真。
那么如何量化Jitter指标呢?根据公式2,如果Tin是个完美的信号,那么Tout对以Tin在边沿的抖动即为所求的Jitter。现实中不可能产生一个完美的输入信号,但是在数学上实现是太容易不过了。我们产生一个如下图的码流,然后代入公式2,于是得到了Tout,
Figure7
我们将Tout的所有的信号全部显示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得到下图,
Figure8
是不是很面熟的图啊,不错,这就是著名的眼图。知道了眼图,我们可以通过交叉点得到量化的Jitter.
好了,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网络分析仪可以测得最准确的传输过程Jitter。首先,h(t)只有用校准过的网络分析仪才能准确测得,如果用脉冲发生器加示波器的方法,仪器和导线的失配都被带进了测量中。其次,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信号虽然有ps级别的上升沿,但毕竟是有误差的,而用网络仪加数学分析的方法可以使用真正理想的输入信号。
为了验证这个计算出的Jitter的准确性,我采用一种方法,就是不断的改进脉冲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匹配,不断更换更短更高性能的电缆,实验证明,测得的Jitter在不断的向我们计算的Jitter靠近,这从侧面证明网分析仪加分析所得到的Jitter是最准确的。
当然,我们算出的这个理想值是在完全匹配的假设下得到的。对于真实情况中的失配情况,我们可以借助于ADS中的分析功能来实现。如有朋友对此仿真有兴趣,我会在稍后介绍。
用户1277994 2011-1-28 16:36
用户1025203 2011-1-28 09:34
用户1261931 2011-1-28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