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芝TT_M3HQ开发板试用体验】硬件评测及试用报告20190824

2019-8-31 23:25 1484 7 2 分类: MCU/ 嵌入式

【东芝TT_M3HQ开发板试用体验】硬件评测及试用报告20190824

评估板很早就如期而至了,一直忙于工作而未能上手。这几天得空,抽时间研究了开发版以及相关资料。

 

这张图跟大家的一样。开始以为里面的评估板会比较大,可以看到包装盒之后,觉得评估板可能会小一些。

产品包装的挺好,做工也比较仔细。

 

  拆开包装,第一眼看到评估板,感觉就是好小啊,跟我们产品中常用的扣板类似,常用的外围接口和驱动芯片也没有看到,不免有些失落,应该还需要配套一个外围接口板才算完整啊。

一,硬件学习

不管怎样还是先上手熟悉产品吧。从mbb.eet-china.com面包板社区给出网站https://www.thundersoft.com/index.php/iot/kit/m3hq/3-126中科创达)找到该电路板的资料。整个实物图做了详细的介绍说明,这一点中科创达做得很贴心。赞一个。

   硬件出身的人,喜欢直接研究主芯片,然后再看外围。我继续从上面中科创达网页上下载了Toshiba TMPM3H的芯片datasheet。进一步学习。

   TMPM3H最大支持80MHz主频,工作电压2.7~5.5V,这稍逊于STM32F207,但是对于工业应用来讲,也是足够了。对外的接口也足够丰富,UARTI2CSPIDMA控制器、AD/DA、比较器、硬件CRC校验等一应俱全。评估板上面使用的是TMPM3HQFDFG型号,LQFP144封装。这个封装有点大,要是在一些小扣板上使用的话,用TMPM3HMFDFGLQFP80)芯片可能会好一些。当然了,芯片大引脚多也有好处,那就是外设比较多。M3HQ21ADC输入引脚,而M3HM只有10个。SPIIIC数量上面,M3HQ也是最多的,M3HM略少。有一点比较赞的就是Toshiba这款ARM的所有I/O都支持Open-Drain,这对于3.3V/5V混用的系统来讲是比较方便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上拉电压。

 

  1. USB外设

主芯片通过PA0PA1分别与逻辑缓冲芯片TC7SZ34FU11U12)连接,然后逻辑缓冲芯片再与USB桥接芯片CP2102NU13Silab公司芯片)对接,最终连接到对外输出接口USBCN2),就是下图左侧上面那个接口。这样可以快速实现PC机与本评估板的互联。

  

旁边另一个USB接口CN1直接接入IC2TMPM366FDXBG),这是Toshiba另一款32位的ARM。通过进一步分析这两个ARM之间有TMS_SWDIOTMS_SWCLK经过变压(TXB0102DCUR3.3<->5V 2通道双向互通器)相连,两个ARM之间还通过U10TXB0104RUTR3.3V<->5V 4通道双向互通器)进行互联。IC2就是用来对TMPM3H进行Debug和烧写程序的。这个IC2 用作调试的ARM还通过SPI接口外挂了一个FlashS25FL064LABNFI040),这里面存的是啥? CN1USB口在数据总线上还外挂了3ESD防护二极管,可谓是良心之作还是本身ARM里面没有集成,在外边增加?对这个问题,我又去翻了一下TMPM3Hdatasheet,在6.1 Port章节,对于I/O端口绘制了ESD防护二极管,但是通篇没有找到防护等级。因此USB外置ESD防护二极管,还是明智之举啊。

 

  1. 外围时钟

    板上TMPM3H外围有两个晶振,一个是32.768KHz(日历时钟),另一个是TXC公司的12MHz晶振,给ARM做时钟源的。PCB板上R2R3两个1M欧保护电阻没有焊接

  2. 复位

     采用了AD公司的ADM6713专用复位芯片对MCU进行上电复位,在-40~85范围内复位典型时长240ms

     另一颗芯片SN74LVC1T45芯片是一个方向可控芯片。如下图,DIR控制电平为L时,B数据发给A总线;Dir控制电平为H时,A数据给B总线。AB总线两边的电压可以不同,一边是3.3V,一边是5V

 


3、其他接口都被引到CN3\CN4\CN5\CN6上面,不赘述。

4、ARM的外围控制引脚。

  1. 4.1.3章节Control pins有如下两个控制引脚BOOT_NMODEBoot_NPB0)为Low时,MCU进入单Boot模式;为High时,MCU进入单片模式。实际上该管脚通过10k电阻上拉到5V,而J20接插件并未接地。另外,Mode管脚则必须固定到Low状态。

    考虑到另外一个ARM也是Toshiba,估计也有类似的管脚机制吧?看了一下果不其然。这里出现了J5J6,就是评估群里面同志们一直在说的跳塞,评估板原始状态是J6有跳塞,J5没有,相当于ENBL=1Boot=0。还是没有搞懂原因。

    从网上找到一份700多页的TMPM366手册,里面详细规定了Boot模式。Boot就是用来烧程序的,单芯片模式用来正常工作的。因此如果ARM里面有程序的话,J6跳塞需要断开。

    二、固件试用。

    1J6跳塞未断开,电脑通过USB连接CN1,未能正确识别。J6跳塞断开,将跳塞短到J5上,电脑能够识别此评估板。

    然后还可以形成一个64MU盘,在电脑上直接点击进去访问内部内容。

     

     

 

 

2、最后吐个槽。中科创达的网站下载速度不够快,24M的文件预计要2天,经常性的下载暂停。明天再看看情况吧。

作者: 海州.王,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10288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curton 2019-9-3 21:09

最后这个图是怎么来的?
相关推荐阅读
我要评论
1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