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机会看到实际的东西,感觉上有了一些收获。这个只能通过参观和了解,才能有一些概念。
这是M+W给出的电池工厂的布置参考图,其实细节上可能略有区别,每家工厂在布置上应该大致相差不远。
比起前面写过的一篇文章锂电池的生产工艺,这篇文章也是不错的。
其实每到程序都是很复杂的
Mixing
这里面包含的设备不少,可参考
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花时间去补齐,我其实也看不出来特别多的名堂,有很多的细节问题,其实都是工艺工程师们和化学工程师需要去解决的,我作为一个学电的工程师而言,这些对于我有些复杂了。
对此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1.锂电池是一个涉及了研发、工程、工艺和测试等诸多方面,需要诸多人去努力的事情。而且电池企业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往往需要与设备供应商、汽车OEM、电池系统集成商和电池材料供应商之间打交道,按照常识,牵涉的面越广,古里古怪的问题越多。
2.近阶段,都是净投入,几乎没有产出,企业得撑得住亏得起,现在布局进去实在吉凶难测。即使占据先发优势,由于在最前端的变革和持续的成本竞争,电池产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质量的管控是一切之根本。
3.在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考虑性能,而涉及安全问题,就得从基础入手了,多花些钱,做些样品做些测试。如何在工厂这一层面持续增加竞争力,我觉得是国内需要面临的课题。
4.最近听说是产业扩张期,招聘满天飞,在员工流动率很高,而且又充满各种机会的环境下,辛辛苦苦锻炼的队伍如何保持下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硬币的另一面是,企业都不考虑亏损考虑前景的情况下,未来产业发展的速度是3年?5年还是10年,大家做好准备没有?
5.有一个问题大概都是能明白的,劣币驱逐良币。将身心越投入于工作,对于工作成就感和敏感度更高,也更容易在不太合理的rule下折戟沉沙,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可以代入到同行业某些企业中。当前我们的情况,是砸钱的效用相对较低,钱砸出去了在各个层面都有投入,泥沙俱下,如何保证正确的支持给那些真正想做事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的情况,让我不至于太悲观。慢慢的,国内总是有一些企业走出来,哪怕大部分企业是骗钱的,但是总是有人在努力准备的;就像总是有些想法不太一样的工程师,不太功利的工程师在支撑着往前走,这也算是一份希望吧。
用户1724555 2014-9-26 15:34
OK
用户1724555 2014-9-26 15:10
OK
用户1724555 2014-9-26 15:10
OK
用户1402548 2011-5-30 08:50
用户1445172 2011-5-26 21:34
用户1602177 2011-5-2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