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寨不是罪-解读山寨

2011-3-3 22:06 1399 13 13 分类: 采购与分销

毋庸置疑,“山寨”一词是彻头彻尾的国货,始于手机行业,于2008年开始流行,而且迅速远销全球。山寨位于中国,确切的说是中国深圳,更确切的说是中国深圳华强北。有太多的人去争议山寨,却很少有人去理解山寨,解读山寨。

那么,何为“山寨”?山寨,本意为在山寨中,逃避政府管理,它们或由生产者自己取个品牌名字,或模仿品牌产品的功能和样式;由于逃避政府管理,他们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同时不用花钱研发产品,又没有广告、促销等费用,再加上成功的成本控制和分销手段的灵活,导致其终端零售价格往往仅是品牌产品的1/2~1/3。山寨一词更多的带有一种贬义和蔑视。

如今,山寨有了新的发展。从行业上看,山寨已经突破了手机行业,迅速的普及到各个数码产品领域,小到U盘,大到液晶电视,从简单的SD卡,到复杂的GPS、上网本。整个数码产品领域,借助山寨生产模式,极大缩短了产品量产周期和生命周期;从模式上看,经过多年的演练和实战,山寨已经进化为一种标准的生产配套、加工和销售模式,通过自发的标准化的分工合作,将产品制造的准入门槛彻底摧毁;从传播上看,山寨已经突破了大宗外销订单的范围,直接冲击内销市场;从普及深度上看,山寨已经完全突破了无品牌和非正规品牌限制,渗透到了各个品牌经营,众多品牌都在利用山寨模式进行产品加工,品牌一词仅仅体现在渠道,销售,售后和市场宣传上,而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原创新技术能够与山寨进行区隔。山寨一词更多的转化为一种中性的加工模式。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产品领域是否已经山寨化?一定意义上讲,当一个产品领域,具备如下特征,可称之为“山寨”化:

首先,PCBA标准化。当一个数码产品,其产业链细分到,形成标准化的PCBA加工和销售,使得小型组装工厂门槛降低,可以方便的采购标准化的板(PCBA),屏,壳进行整机组装。

其次,同质不同牌。由于任何人都可以购买标准化的板、屏、壳配件组装整机,使得贴牌十分便利,不同的所谓品牌产品除了Logo(商标标识)以外,其他完全相同。

最后,突破价格,并迅速大副走低。由于以上两个特征,导致所谓品牌间无技术差异,短期最为有效的直接武器为价格。同时伴随价格降低,市场销量短期迅速增加,各种资源部件随摩尔定律而迅速降价。另外出于特殊的地域便利性,几乎无增值税概念,最终使得产品价格一跌再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注:
PCBA为已经焊接有电子元器件的成品或半成品板,根据客户的容量要求,直接补焊存储器件(Nand Flash)即可。

具备以上三个特征,该产品即进入山寨化阶段。根据这个标准,U盘、PC Camera,、MP3、MP4、PMP、GPS、上网本、大尺寸LCD TV,当然不能遗漏手机,无疑都属于山寨化范畴。

如果根据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衡量山寨,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改良,山寨无疑已经适应了数码行业,并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果单纯从电子产业链的业态分析出发,山寨所实现的打破技术准入门槛、自发的产业分工和配套、高效的产品化进程,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而所谓的非正规、不合法、仿制、低劣,这些其实都是人的问题,是人们如何去运用的问题。就像书籍和网络,一切皆为人之过。

深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山寨,为什么山寨会出现在中国,为什么山寨会被冠名质量低劣、仿照、假冒?这里有各种必然的组合。首先,是数码行业本身性质的必然。数码行业并非国家资源性行业,无法受到国家在行业上的一些保护,完全暴露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是以创新研发、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为主要生存武器的。

其次,是中国数码行业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必然。国外在这一原始资本的积累期中,是一个单纯的环境,使用各种野蛮非规手段来完成的。而中国在经历多个历史事件变革后,发展时间上的滞后,造成了今天的中国数码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这一必经过程中,在确保生存的同时,还必然性的遭遇到国外已积累的雄厚资本下的原创新竞争,因此,数码行业的生存武器就仅限于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

第三,生存危机下资本运作的必然。在这一时期的艰难环境中,资本必然遵循着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的原则,同质化的规模生产复合这一原则,在同质化的环境下,品牌的生存武器就唯有市场营销,即产品的不同说出来。

第四,国外大宗数码采购模式的必然。山寨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于国外每年的大宗数码采购。而国外采购商也在历次支付昂贵学费后深研中国制造的成本,加上僧多粥少的现状,国外大宗采购商往往一个订单寻遍各家并彼此压价,在生存面前,不可能的价格记录被屡屡刷新,当以一个完全成本的价格成交,意味着必然要依靠一些不正规渠道的物质,当一个低于成本的价格成交,意味着质量低劣,当以一个不可能的价格成交,意味着假冒。当一个订单出现,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人会做,因为人要吃饭。没有一个工厂老板会想租用厂房,购置生产线,招聘工人,用真金白银去购进物料,花费精力去洽谈订单,只为去只生产质量低劣的垃圾,众多非正规的手法,都始于特定必经时期的众多必然。

最后,国内数码产品质量规范监管不严。任何行业都有行规,数码行业通过国家电子产品的3C认证以及国际的FCC认证来保证产品的设计能耗、电磁辐射、抗摔防震等多方面的产品测试。此外还有商标的正规注册等一系列的针对产品的规定。然而,同质化带来的赤裸的价格竞争,无论出于人力还是资金的考量,山寨品牌及工厂几乎不会主动的去注册商标以及申请认证。一定意义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可控制的质量低劣,仿制甚至假冒。

然而,在这个世界,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山寨不会一直持续,一旦当中国数码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剩下的就会成为真正的品牌,山寨一词也就将正式载入史册,这个时间,不会是一代。

----------------------------------------------------
编者后语:
绝大多数人都是定义山寨=
1.仿和抄;
2.做假货,未有授权贴别人的牌子;
3.有百害而无一利。

本博就是希望让我们自身电子行业的人别这样简单的人云亦云,电子行业的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山寨观:
1.山寨只是一种生产制造加工模式,本身无褒和贬,都是人的问题,就像书和互联网一样,也有颜色和不良毒害内容。
2.山寨并非假货,用山寨模式可以已生产真的,也可以生产假的。都是生产人的问题。举例: 奥X视 GPS品牌,在上海都有卖,这些年下来小有名气。可是,有几个人知道,奥X视是从远峰购买PCBA,然后自己买屏,壳,电池,然后组装而已,而工厂仅有10几个人,一条拉。 这是典型的山寨生产模式,但是牌子是真的,质量把关也不错,市场上承认了这个牌子。
3.山寨中有假货,假的和真的一样,那叫高仿。高仿中不乏赤裸的侵犯了知识产权,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山寨作为一种没有任何反抗和话语能力的生产加工模式,一直替主人顶罪,被用作贬义,确实有些冤枉!

本博的最大目的,需要纠正电子行业的一个概念,山寨不等于贬义,山寨是个中性词。这个是我多年的感悟。
-------------------------------------------------------------

编者后语
呵呵,有人想了解山寨如何逃过官兵的管理,我想后面会专门写篇文章来讲讲。这里简单讲一下。

官府管理看账本和公司账户的一致,因此,只要买进的物料是现金结算,即不含税。卖出的产品是现金收款,即客户不要**。那么,正规的查账时查不出来的。因为款项都是经过老板私人账户交易的。

这里现金结算只不经过公司账户。
-------------------------------------------------------------
听左强讲--山寨那点事儿
1. 本文连载中,未完待续。
2.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业界同仁参与交流。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3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