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在贵州、京津冀、成渝枢纽等地均有数据中心布局,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占地107亩,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
华为在国内5地都有布局数据中心,坐落于贵州贵安的数据中心和坐落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数据中心被称为“南贵北乌”,另外3个数据中心设立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其中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是华为云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在西部重点算力枢纽地区均有部署。其中,中国电信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四大经济热点区域,以及内蒙古、贵州等省份都有布局。四大热点区以及内蒙古和贵州部署的数据中心达到总规模的77%左右。
企业资本和风险资本投入数据中心一定要经过周密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公有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西部数码,青云,京东云,天翼云,金山云,ULOUD;
私有云:华为云,浪潮云,紫光云,易捷行云,金山云,深信服,青云,华云;
私有云厂商大部分是方案商,并不通过扩张数据中心来盈利。
IDC:万国数据,光环新网,数据港,鹏博士;
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未来还有广电;
国内还有信创云,国资云,党建云细分的云数据中心。
从规模和效应上来讲,中国的公有云厂商盈利和规模远远不及美国的MAAG,
企业仅仅通过圈地运动式兴建数据中心,会导致云厂商之间,运营商之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厂家之间的面临新一轮的红海竞争和价格竞争,最终大量的资本,资源投入并不能给整个行业带来效应,也不能优化技术结构。
另外中国市场大量的私有云市场的碎片和重复建设,会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
也许是出于对于计算和隐私的忧虑,也有对于云技术的本身不自信,当然也有其他因素。
未来的竞争需要不同类型算力,但是参与者需要定义清楚:
自动驾驶的边缘算力;
中小企业办公的算力;
短视频的流量算力;
超算算力:天气,医疗研究,人工智能;
整个行业投资需要去细分和定义好市场的最终需求类型,需求时间,然后再去规划数据中心的建设时间,地点,数据中心架构设置,资源引入和采购。
如果未来的云服务都是低附加值,低水平的办公服务;而边缘计算需求的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大量缺失,这不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而会事实上带来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需要的算力没有,大量的低水平算力剩余。
如果云计算和天然气,水一样便宜方便,并非是一个良好的消息,云计算厂家都是公益提供者吗?行业怎么生存和资本投入,怎么进行最先进的计算技术,芯片计算,云相关技术研究呢?
中国需要强大的算力,但是不是什么样的算力都是可以给未来的中国产业带来价值。
芯片技术,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系统集成方案都需要为最符合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而不是一直简单的复制,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中国的计算机产业需要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不能总是靠着政策吃大饼。
作者: 天涯书生,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16960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yzw92 2022-3-13 08:41
自做自受 2022-3-12 15:24
问题是:谁来制定标准?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