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的算法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今年趁着2015慕尼黑展,特别留意了许多企业新推出的人脸识别技术,果然有新亮点,许多新算法的应用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近一步,有融合全局的算法,也有局部特征的识别算法,如性别判定(男?女?。。)、年龄判定(25岁?30岁?。。)、表情判定(高兴?悲伤?。。)、目光视线判定(目光视线角度)、面部朝向判定(右转?左转?)、眨眼判定、人脸对比等等,很多功能的后续应用都引人遐想。
识别率与识别速度也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一些方案采用特征抽取识别算法,所需的建模空间小,能支持快速识别处理,同时也比利用辉度值直方分布抽取的方法更不受光线明暗的影响,可以在较为弱光的环境下进行识别。
本着对年龄算法将信将疑的精神,我亲自做了测试,结果显示年轻三岁。虽然我期待年轻更多,但作为实验准确性来说还是比较靠谱,介绍人员也表示一般测试结果会“显”年轻。性别判定没问题、表情识别(微笑OK,发怒(给出结果生气)、皱眉(痛苦))、视线判定略有延迟。
对于这些新算法的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监控设备、安防外,厂家也把如电视空调在内的智能家电、市场调研在内的人流分析、机器人等纳入了目标范围,当然针对不同算法的功能模块,都可以进行定制,系统应用的想象空间更大,比如在车载环视系统中,现在比较多采用人体检测与移动算法来报警与车辆可能的碰撞等。
不过提出识别系统的厂家在出售形式上依然以硬件售出为主,更倾向于提供标准的开发模块,内含摄像头及传感算法等组件成套出售为主。
图为对路人实时信息识别。识别速度较快。
用户1711475 2015-4-15 10:33
用户1739951 2015-4-1 17:27
用户1221358 2015-4-1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