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挑几个刺,捎带给大家科普一下,原文号称“如果你想用上更快的WIFI,也许这是你最好的入门读物”——实际上却并没有任何对实现“更快的WIFI”的技术干货。
挑完刺以后,我提供一个思路/技术,是供这些智能路由器厂家参考,真正改善WiFi速度,多负载能力,不是不可能。
一、几个刺:
1. 评论(comments):
a.speedtest测速,软件测试永远只能作为定性和参考,无法定量(精确度不够);
b.WiFi的实际使用效果,与距离、所带终端数量和使用时的干扰情况有很大关系,上面红线的结论成立,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
c.目前国内的家用路由器/智能路由器,还没有很好的核心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带来的速率下降——底层缺少自己的核心能力。
2. 同意:
这一点是无误的,支持,建议各位网友遵照执行!
3. 不知所云
作为一个有天线专业背景的工程师,作为理解天线”极化“概念的理科生,我反复看了几遍才把原文中的”垂直方向“和”大圆盘“原意揣摩明白……
我认为,调整天线角度的作用是相对比较有限的,而且划红线那句话结论是不准确的(比如,如果是802.11ac或802.11n,用的应该是MIMO技术,每根天线口出来的是不同的stream)
4. 质疑:
——原文”注释2“链接:http://bbs.hiwifi.com/thread-958-1-1.html
是极路由张导的一篇解释”穿墙模式”的文章,在工程开发方面,我相信极路由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比我有经验,我也完全相信极路由的同事是在用心做产品,不过我不太清楚
@极路由张导 是否
@瑞记 同学的这种解读?
5. 提醒:
先说上图中“更大的带宽的确可以增强信号”是小白们容易犯的错误——我已无力吐槽,但又实在忍不了...——正确的理解是更大的带宽(理论上)可以增加传输速率(而不是信号
……)
红色划线部分,这个结论是在想(yi)象(ying)中成立的,2.4GHz的物理层总共就3个完全不重叠的channel,实际情况是即使使用更小带宽也很难避免不重叠——就算物理层频谱不重叠,上到MAC层,当STA多了以后发生碰撞和拥塞也是难以避免的
6. ……就不想再写更多了,原文里面没有我期待看到的技术干货,基本上是一个热心用户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所以我想自己也不必太过较真。
二、对国内路由器厂家的观察和建议
很多热心粉丝一直在催促我做某某手机或WiFi路由器的评测,其实是我早就说过,我不是来干评测的,我目前在国内最懂MIMO OTA(没有之一),而这项测试技术不是为了仅仅让消费者看一眼排名用的,是为未来芯片和多天线设备的研发服务的,它能最接近用户的最终体验,同时可以提供给研发一个可控、可重复的调试/优化环境。
目前在路由器的信号或速度方面,互联网的这几家其实都没有特别突出、有效的办法,小米路由第二代之所以把天线重新变回外置,我个人认为,是出于基本性能的考虑: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改善无线信号的办法——这项“PCB阵列天线”的核心技术,就是……常规天线,无他。(说错了请
@唐沐thomas @林工有话说 打我 )
那么,你问我,我认为有逼格,有腔调,能真正改善性能的天线技术是什么?
so,回到了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你最好别让AP看到其他不活动的站点,拥塞就少了,这个技术说点你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就是“智能天线”——这是个很泛的概念,但要真做好,需要积累。
其本质是天线与算法要结合起来,从研发上说要协调天线设计与软件驱动层的技术人员,而仅仅是把天线外包出去是做不到的。
=============
很遗憾,经过我的沟通和走访,大部分互联网路由器厂家暂时不会把精力放到这里来。
Why?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视WiFi路由器的无线性能,相反他们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抓住用户的心理是非常迫切的,但相比于软件设计的投入,我所提的这项技术需要更雄厚的投入和更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互联网企业没有这个时间。
欢迎关注我的新浪微博@吴醒峰,交流4G和MIMO技术。
用户1678053 2015-10-27 10:39
用户1406868 2015-7-26 08:16
用户1658243 2015-7-25 09:31
用户1116175 2015-7-17 10:25
用户612590 2015-7-14 17:14
用户1667768 2015-7-14 16:33
用户1638474 2015-7-14 15:49
用户1638474 2015-7-14 15:48
自做自受 2015-7-14 11:25
用户1454308 2015-7-14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