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携程创始人----沈南鹏[ 摘自互联网]

2009-5-12 19:40 1325 3 3 分类: 工程师职场

沈南鹏


d048addec525e84bccbf1a9f.jpg


  出生年月:1967年

  籍贯:海宁 (七岁的时候入住上海其姑姑家)

  职位:红杉中国基金创始人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

  妻子:雍景欣(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曾担任摩根- 斯坦利副总裁)

  子女:两个女儿(2007年时是6岁半,现在应该是八岁左右吧,还有,她女儿喜欢米奇和米妮,还有小熊维尼)

  在沈南鹏香港中环的办公桌上,放着他和女儿的照片,他有个愿望,在女儿长大后,他可以自豪地对她们说:"虽然爸爸不再担任公司的职务,但有些和你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司,我曾经是它的创始人或者投资人,比如携程和如家等."

  沈南鹏十分关心女儿,投资"宏梦"就是由此开始的。沈南鹏提到:"说到卡通,还跟我女儿有关,我女儿住在香港,她每天喜欢的卡通形象是迪斯尼MINNIE和MICKEY,还有WINNIE POOH,我感觉她身边缺少代表中国文化的卡通形象,所以我那时就在寻找中国最有的卡通公司,去帮助它一起成长,那时候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王宏,找到了宏梦卡通.从一个父亲的角度看,今天的红猫蓝兔的内容是不是能让我孩子喜欢?我相信我的女儿喜欢,中国成千上万的孩子也会喜欢."

  沈南鹏的事业很成功,对自己要求很严,但对两个女儿,他则希望她们能够快乐就好,不必再像自己这样忙碌.

  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沈南鹏成为女儿学校的校董,用心良苦可见一斑.沈南鹏说:"在两个女儿眼里,我是好父亲,她们都喜欢我."

  经历:

  耶鲁毕业、曾在花旗等国际大行工作过的沈南鹏,通过在美国的中国朋友认识了梁建章(本排行榜第384位),于1999年合资创办了携程网。

  沈南鹏199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MBA。

  1999年与梁建章合资创办携程旅行网,任携程网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耶鲁大学MBA毕业后,沈南鹏曾在三家响当当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8年,先后参与了8、9家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上市。看着自己参与的项目在国际资本市场融得大量资金,给沈南鹏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之后他选择了互联网,和几位朋友一起创办了携程。互联网公司的高速增长需要倾心倾力,公司除了需要有人日常管理,还需要宏观的策略、政府关系,媒体关系,于是沈南鹏于1999年年底正式离开投资界,专心携程网的工作。

  而在公司成立之初,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到一个个机场发卡,去一家家酒店砍价——相比以前从事的投资银行工作,沈南鹏将自己的职业转换比喻作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职业的改变给沈南鹏带来的是巨大的变化。携程成立四年之后,如愿在纳斯达克登陆,并一直被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从刚上市时的10美元上扬至30多美元。

  看着自己创办的公司在资本市场能有如此的表现,对于有着多年投资银行工作经验的沈南鹏,无疑是最大的满足。而其个人财富也迅速攀升,做“下里巴人”4年时间所积累的财富可能是“阳春白雪”40年都无法攀及。

  现在的沈南鹏依旧十分谦逊,不谈个人,很愿意介绍携程的团队。他的下一步,是要把携程变为提供全方位旅游产品、满足旅行者所有需求的旅游服务公司。

  沈南鹏现在为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

  沈南鹏: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人脉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13:16 法制早报

  投资者的荣耀是希望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红杉投Google时,只有几个人;投yahoo时,只有两个创始人。能把这样的公司扶植起来,这是对整个经济环境的一大贡献。 □郭 健

  当15岁的沈南鹏和14岁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俩会联手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

  之后沈南鹏进入上海交大数学系,而梁建章就读于复旦计算机本科。4年后,两人同时来到美国,沈在耶鲁攻读商学院,梁在乔治亚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个在华尔街做投行,一个进了ORACLE(甲骨文)研发部。

  若干年后,他们的命运再次交叉。

  “那时在上海,一顿非常普通的午餐,我和建章、季崎3个人聊天。当时正是互联网第一波浪潮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谈到了能否在互联网上做些文章。大家谈到了新浪、网易、搜狐,想着还有什么产业能和互联网结合出火花,建章首先提出了改造传统旅游产业的想法,就这样,携程网随后诞生了。”沈南鹏对记者描述道。

  “当我们发现彼此的理念竟有着惊人相似的时候,那瞬间思维上的化学反应无法形容。”那一年是1999年。

  也许会有人认为“沈梁配”在携程网的成功是风云际会的产物,但不可忽视的是,沈南鹏正是在尚不知资本为何物时,就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第一个人脉:梁建章。也正是这一草蛇灰线般绵延十几年的人脉“伏笔”,最终演变成了市值接近14 亿美元的纳斯达克中国概念股奇迹。

  人脉跟着时间走

  从数学家到银行家,再到资本家,沈南鹏梦想的转变总是包含着神奇的偶然性,他把它归结为“跟着感觉走”。

  “因为我在美国的第一站是纽约,如果当时去的是德克萨司或者加州,那么我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在纽约,这个世界经济中心的氛围下,大家谈论的都是经济、股票,我自然也就跟着关注经济及资本市场了。于是,我从最初的数学系转到了MBA,也就这样‘随大流儿’地进入到了资本这个领域。谈不上幸运,我仍然很羡慕我原来那些仍在做科研的同学。”

  1992年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以后,24岁的沈南鹏从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开始了投行生涯,那时他最发愁的就是没有人脉。

  “当时的市场环境不是很好,找工作很难。我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也不认识什么人,还是亚裔,没有任何优势。我在去花旗之前应聘过十几家公司,都失败了。”

  在花旗银行华尔街分行的日子里,沈南鹏开始做普通的投资银行工作,关注的是拉美证券及衍生产品。默默无闻的两年以后,情况突然发生了改变,由于中国经济形势持续看好,开始有第一批企业海外上市,有中国背景的证券业者格外吃香。 “1994年去雷曼之前,我接到了几个OFFER(要约),那种感觉真是完全不一样了。”

  投行业是个“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业,“当年看人家去财政部都是找某某同学,而我没有这样的现成关系,我的同学在这个年龄都还没做起来。”沈南鹏颇为感慨。“人脉是与年龄呈‘线性比’的,是一点点跟着时间走的。”

  之后沈南鹏出任了德意志银行的中国资本市场主管。其间,沈最引以为豪的是帮助中国财政部成功发行了5亿马克债券和多家中国企业发债上市。

  可沈南鹏却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的人。在做了8年投行,事业蒸蒸日上,积累了大量令人羡慕的“关系”时,他却离开了投行业,转去携程网创业。

  “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当时的确是犹豫过,毕竟已经做了8年,成本很大,但还是怀着一股激情出来创业了。现在想来,互联网的泡沫也不全是坏事,在那个挺‘忽悠’的年代里,‘泡沫’刺激了我们的创业神经”。这一次,沈南鹏还是“随大流儿”。

  “我在做携程的时候,有媒体说我以前做投行,所以融资比较容易,信手拈来。其实根本不是,哪有那么容易,一些大的投资银行看不上小企业生意,当时携程刚刚创始,我和IDG接触时,之前根本没有关系,所以找他投资时也是要从头谈。只是理念上的契合,加上对我们企业未来的认可,他们才会投。”

  人脉价值凭感觉

  5年的携程网经历让喜欢挑战的沈已经不堪公司日常事务的繁琐。

  2005年8月,他再次选择了单飞,和同为海归创投的张帆共同成立了红杉投资中国基金,开始了风投的生涯。

  从投行到投资,沈南鹏感觉自己找到了能将人生价值最大化的职业——投资者。

  “投行与投资的不同在于前者面对的是比较成熟的企业,一起走过的日子会比较短,一般投行、承销商就是挣一些承销费,之后就分手了。而投资是在企业还是一个雏形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会与企业共同经过一段打拼的岁月,至少会和公司有五六年的时间在一起,会进入董事会,会与公司的高层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所以投资者与企业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一些。”

  红杉投资是世界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成立于1972年。

  “我国直接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历史很短,而红杉的业迹值得敬畏。选择与红杉合作是我看重红杉的辉煌投资历史所反映的特殊投资基因。

  “如果你最早投了苹果,可以说你幸运,可当你还投了雅虎、Google、思科、Oracle等这样的公司时,你就会问,为什么这些人总是能找到最好的公司,其中一定会有一些特殊的基因。”

  过去沈也做了一些个人投资,但都是凭感觉为主,比如投分众、投金丰易居。沈和江南春就是吃两顿饭,感觉很好,沈就说‘让我也当股东吧’。

  “投资者的荣耀是希望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红杉投Google时,它只有几个人;投yahoo时,它只有两个创始人。能把这样的公司扶植起来,这是对整个经济很大的贡献。红杉有理由自豪,它创造了很多帝国。”

  人脉催生用理念

  沈南鹏是个自信的人,当别人都在利用各种场合,结交关系、搭建人脉的时候,他却信守自己的原则、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寻找着投资机会。

  “我与刘二飞、阎焱他们不一样,在年龄上我都没法和他们相比。我的投资更多的是依靠理念。”

  在他的关系圈里很难找到能够引领他走向某种成功的人,反倒是他经常会不自主地成为别人的“黄金人脉”。

  “当时我是在加州参加一个会议,和张帆一起认识了红杉的主要合伙人。由于我有过携程网的运营经验和以前投行的经验,张帆有出色的投资业绩,大家在一起谈得很投机,理念上很契合,于是,就成立了红杉中国基金。”

  “从我的角度看,它也许是我的人脉;而从红杉的角度看,我和张帆又是红杉的人脉。”

  这是典型的沈南鹏式的人脉催生方式:用理念契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催生人脉。

  “也许原本我们并不是很熟,但是共同的理念会让我们成为彼此的人脉。我们是红杉的合作者,不是母公司与子公司那样的合作,而是伙伴关系的合作。”

  多年的投资行业经历,让矢志成为中国资本投资教父的沈南鹏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不是找到了某个像韦尔奇的人就一定能发财。还要有好的项目,共同的理念来整合,投资业的“金脉”是理念。

  “风投行业经常讲投人,你在这一行里积累的时间较长,个人阅历更加丰富,大量的行业内的联系。而将关系转变为投资,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切入点。比如我认识齐向东、江南春可能很久了,但没有一个具体的事情来呈现彼此的理念,就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就不会有合作,也就不会把关系变成投资。”

  依靠自己的人脉去赚钱的人是一种投资的境界;而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人脉,引领别人走向成功是另一种投资的境界,沈南鹏就属于后者。

  如果说沈南鹏在投资银行界是年轻的资深人员,那么转到互联网行业来以后,沈南鹏发现自己已经相对老了,在他看来,现在互联网行业中很多人还是孩子。以前在投资银行如果什么事没做好,他会想自己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两年以后会做得好一点。但以32岁的年龄涉足互联网,真的找不出几个年龄更大的了,沈南鹏知道自己不能犯任何错误了。

  职业的改变给沈南鹏带来的是巨大的变化。携程成立四年之后,如愿在纳斯达克登陆,并一直被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从刚上市时的10美元上扬至30多美元。看着自己创办的公司在资本市场能有如此的表现,对于有着多年投资银行工作经验的沈南鹏,无疑是最大的满足。而其个人财富也迅速攀升,做“下里巴人”4年时间所积累的财富可能是“阳春白雪”40年都无法攀及。

  沈南鹏199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MBA,先后在三家世界上响当当的投资银行做了8年。现在圈内互联网公司中很少有人是从头到尾做过一家公司上市的,而沈南鹏这方面的经验是无庸质疑的,他参与了8、9家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上市。其中有3、4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成,5、6家上市成功,项目融资也参与了很多。这些经验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沈南鹏认识和看好了互联网,最终,决定投身于互联网,实现个人价值更快的增值。

  没人要的MBA学生

  沈南鹏1989年来到美国,本来是学数学的,但觉得自己不适合研究性的行业,便去报考了耶鲁大学的MBA,因为学MBA和数学有点关系,还可以把以前的知识用起来,如果去当医生或律师,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就这样沈南鹏选择了MBA。在80年代初,9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人念商学院的很少,而且当时念MBA不像现在很多大学都有专门研究互联网市场、网络经济的课程。通常MBA毕业以后,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投资银行,第二是咨询公司。

  现在MBA很热,我们很难想象当年耶鲁的MBA找工作会有多困难。事实上,是MBA毕业的中国人找工作很困难,因为美国人认为让中国人在美国做投资,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回中国做投资银行,帮助中国企业上市 ,更没有想到会回到中国做互联网。与美国人同时竞争同一份工作时,是看学习成绩吗? 说实在的成绩都差不多。关键是看你对商务的理解。沈南鹏说:当年我进商学院时,从来没有念过《华尔街日报》,这对一般的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美国人从小就在资本市场里长大,可能15、16岁就炒过股票,20岁就自己开过公司。而中国留学生大多是从小学念到大学,毕业又来到美国念书。如果说有什么商务经验,最多也就是在大学时搞个酒吧,仅此而已,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经验,所以要说服美国人聘用你真的很费力。

  最后也许因为沈南鹏的数学背景,亦或是因为毕业于名牌学校,亦或是运气好,最后沈南鹏在同学中算最幸运的,进了花旗银行。与几个同学相比,这可能算是最好的一份工作。

  回国淘金

  到了1994年时,情况大变,中国热开始了,大量的投资银行进入中国,帮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以前是中国人在美国找工作很困难,这时变成所有的人都来找中国人才。人们讲祖国强大了,海外的游子也会直起腰来,这话真是不假,沈南鹏深有感触。在上海长大、耶鲁MBA毕业,又有投资银行两三年工作经验,此时的沈南鹏变成了无价之宝。1994年,很多留学生回国,沈南鹏是其中之一,此时他以香港作为基点,代表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雷曼兄弟公司,负责在中国的项目。

  大批留学生的回国就象大批留学生出国一样,很多人出国时都抱着一个幻想,美国遍地是金子。同样,此时的回国,也一样因为美国人知道中国到处都是金子。

  1996年沈南鹏被挖到了德意志银行,他进入了得心应手的阶段,负责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到一年,德意志银行作为牵头银行为中国在欧洲发行五亿马克的债券,发行完以后,在法兰克福有一个酒会,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亿马克债券发行完成,然后奏国歌,沈南鹏说当时的自豪感在胸膛澎湃,有点象奥运会上拿了金牌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的心情。

  还有一件事沈南鹏很引以为骄傲,因为他个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上海浦东外高桥有家秘鲁公司叫外高桥保税区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有个外高桥大厦已经抵押给银行,再想融资就很困难。沈南鹏告诉他们以你们现在的信用是可以直接贷款的,而不必把楼抵押出去,建议他们作结构性融资。这对他们来讲是很不可思议的,本来楼只能融五千万美元,但最后在沈南鹏的帮助下,这家公司融了一个亿的资金。

  作投资银行是个很刺激的工作,沈南鹏说从毕业以后到去年年底离开整个银行界,没有一天是七点钟以前能够回家的。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无论市场怎样,总要想方设法为顾客创造价值。而且市场的机会是瞬息万变的,比如一个项目在两个月以内,必须做成,做不成,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有时甚至是今天晚上必须做成,做不成这个机会就会溜走了。可以想见这样的工作强度有多大,对人的要求极高,既要一丝不苟,又要快速、准确。

  赚大钱还得是互联网

  投资银行很刺激,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永远是中间商,不是实业的主体。高速增长的经济是每年200%~300%的速度增长的,而投资银行作成一笔生意,只能提取2%-3%的费用,要想真正发展自己,就要作经济的实体。1998年年底,沈南鹏用自己的资金投资了一家反黑客软件公司。当时互联网还不象今天这么热,但由于沈南鹏做投资银行的接触面较广,而且在加州有很多大学的同学,所以每次去都被灌输互联网的思想,看到美国互联网发展如此火爆,沈南鹏决定投资互联网。选择切入点非常重要,沈南鹏觉得电子商务在中国有机会,1999年5月携程网建立了,创建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由CEO季琦来负责运营,沈南鹏只是在董事会的角度来把握宏观的框架。

  沈南鹏越来越感觉互联网公司的高速增长需要自己倾心倾力,公司除了需要有人日常管理,还需要宏观的策略、政府关系,媒体关系,这些都是他的优势,所以1999年年底沈南鹏正式离开了投资界,专心携程网的工作。

  携程1999年5月成立、10月正式开通。成立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季琦负责运营,沈南鹏只是作为公司董事把握宏观框架。但此后携程发展的速度已经牵扯了他很多精力,加上从事多年投资,沈南鹏也确实希望补充自己在日常运作方面的经验,于是,1999年年底,沈南鹏正式离开投资界、专注于携程。

  进入互联网界时,沈南鹏已经32岁了。32岁对投资界来说还是一个允许犯错误的年龄,但在互联网领域内,当沈南鹏看到穿着雅皮、不拘小节的年轻人,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彻底离开投资银行、自创公司是一个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差池的选择。

  尽管在做投资人的时候,沈南鹏看了很多商业计划书。但他并不认为计划书是争取融资的最重要环节:“一、两个月以后,能不能按照以前的时间表完成商业计划书里的东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携程融资过程中的一个插曲是,直到即将敲定投资的最后一个星期,其中一家风险投资的负责人还是没有时间仔细阅读携程的商业计划书,当沈南鹏向他征询结果时,他要走了携程从5月到9月的财务报表。第二天早上,携程收到了这位投资人追加投资的决定——“所以,最漂亮的计划书没有用,关键是把计划书变成赚来的钱。”

  互联网公司需要市场、营运、融资、财务管理等知识,沈南鹏认为,MBA的训练正是为互联网公司度身订作的。互联网公司需要好的商业模式,公司如何运营,市场如何去做,融资如何去做,这套东西正是MBA两年训练的关键所在。沈南鹏有跨国公司的经验,有MBA的训练,有融资上市的经验,在互联网公司,这些才能和经验都能够真正用起来,个人价值此时的增值会最高。

  没法想象在Nasdaq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会有三五十家公司,但沈南鹏相信携程网会是脱颖而出的一家公司,但公司是否能做好,沈南鹏觉得他的在与不在有很大的区别。沈南鹏同时是四家公司的董事,关键是在这个时间段,他在哪里做最好,个人的增值机会最大,时间如何得以最有利的运用,答案无疑是互联网公司。

  真实的旅游业电子商务

  美国电子商务第一大赢家是股票,第二大是旅游,美国目前旅游网公司上市的有七、八家,不难想象,中国以后有2~3家旅游网上市是极有可能的。

  现阶段国内的互联网确实被炒得太热,也许没有特别扎实的商业模型的公司也会取得融资,但作为经营者和投资者,要想清楚自己的经营模型能否成功,不是今天有多少投资者投了多少钱,而是最终你的公司能否赢利。而且,公司能否赢利不是上市就能解决的,上市不是结果而是刚刚开始。沈南鹏看准了旅游行业的电子商务能够赢利,中国旅游业将来会越来越大,而且结算和物流比较容易,这在中国非常有意义。目前中国旅游业中间人太多,旅行社不是旅游产品最终生产商,航空公司和酒店才是旅游产品最终生产商。消除非有效性是整个互联网经济的核心,旅游业的电子商务恰恰能够消除旅游业的非有效性。

  有人说携程网网站版面设计太简单了,没错,因为携程网关键让顾客订票、订房,实现简单自助旅游。实现电子商务是携程网的核心,使营业额快速增长,沈南鹏的期望就是这样实际。

  红衫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

  2005年9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正式成立。

  此前,沈南鹏还是一位出色的个人投资者。2002年以来,沈南鹏以个人身份参与投资的企业包括分众传媒、金丰易居、中华学习网、一茶一坐、岩浆数码等。现如今,这些企业大都长势良好。

  “个人投资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创业者以及企业的商业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考察。投资一个企业基本上是由于受到了其创始人(比如江南春)的感染。”如此这番话语是沈南鹏对于自己改行做机构投资人时经常给出的说法。但是与橡果国际等企业的擦肩而过更有可能是直接刺激沈南鹏采取行动的“导火索”。橡果国际最终成了独立后的赛富基金(Saif Partners)在中国的第一个投资对象。

  2005年6月,沈南鹏和已经正式从德丰杰辞职的张帆开始谋划如何搭建一个专业性的创业投资平台(详见本刊2006年第9期《红杉资本演绎中国版》)。一个月后在美国,沈张两人碰到了窥伺中国市场良久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双方“一拍即合”。

  2005年8月4日,携程网(Nasdaq:CTRP)正式宣布其总裁兼CFO沈南鹏辞职并将转入创投领域发展。“沈南鹏将和Sequoia Capital合作专注于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

  在一个高度依赖品牌的行业里,对于第一次募集创投基金的沈南鹏、张帆组合来说,选择跟红杉资本合作几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全球创投界,红杉资本是一个不需要解释,人们自己就能想起很多语言来描述的名字。

  “我们使用了红杉的品牌,而且我们还和Don Valentine、 Michael Moritz、 Doug Leone等红杉资本创始人及合伙人经常保持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沈南鹏紧接着表示,“当然我们之间会有相应的利益划分。”

  甫一登陆NASDQ,携程网的股票就有冲高到43美元的记录,这使得携程网创始人沈南鹏获得与汪延、张朝阳比肩论道的机会。当然,这并不仅仅因为携程股票表现出众,更重要的是,继2000年之后,携程的上市给国内的企业再次增添了叩动NASDQ大门的勇气,壮大了异国金融市场“中国概念股”的声威。而论坛开始后,人们发现,台下还闪动着几双对沈南鹏

  渴望的眼睛——携程的成功点燃了一些做旅游企业的年轻人的创业梦想。

  沈南鹏面貌清瘦,长发齐齐地梳向脑后,坐在一大堆穿着休闲装或者西服的老板中间,那身黑缎面绿袖口的唐装衬得他有几分仙风道骨。进入论坛前,有媒体小声嘀咕:“听说沈南鹏非常低调”。待张口讲话,却是侃侃而谈。

  沈南鹏资历并非一张白纸,创建携程前,他有多年在投行工作的经验。但是上市让沈南鹏有了三点新感觉。第一,资本市场要求企业更加专注。沈南鹏说,两年前,领导层觉得经济型的酒店非常有发展前景,也用途携程的旅游业务结合得很紧密,董事会几个人开个会就决定做了。但是在上市之后就不同了,美国股市投资者要求上市公司非常专注,不要分散。“未来让我疑惑的就是,一旦发现上下游有机会得时候,我是否去做,这让我很困惑。”沈南鹏说。

  第二,上市后对公司的透明度要求提高。沈南鹏说:“以往公司可能只有10个股东,每次融资的时候都要去说服股东们,就已经很烦了。但是现在上市之后股东可能有1000个,有10%的股东来问问你是怎么做的话,工作量就增加很多。所以,需要额外的机制去应付。”

  第三,上市后股票波动非常大,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携程上市后,股票最高时43美元,最低时24美元。SRAS一来,旅游股的压力就非常大。“反正需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吧。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相信股市会看到企业的长期价值,最后股市会体现公司的价值。”

  不知道是因为携程切入市场的角度太巧妙,还是人们的多情,很多人一直认为携程网是网络公司或者IT公司。但沈南鹏对携程定位有非常清晰的描述:“我们在招股书上就写得非常清楚,携程是一家与高科技紧密相连的旅游企业。”携程的成功触发了很多做旅游网的年轻人的梦想,一个年轻人甚至想问问沈南鹏,是否可以把国内的几家旅游网整合起来,做成一家公司,这样就可以解决旅游企业在各地建立分支机构时庞大的成本问题。

  “携程网可以说从成立之初就是精心设计好的。”沈南鹏毫不掩饰自己的聪明,对于这家在4年前起家的企业来说,及时抓住了国内老的传统旅游企业对于互联网新技术的陌生的契机,而又胜在强大的执行能力。“从起家到盈利,我们用了不到几百万。如果执行能力不强的话,可能需要更多。”沈南鹏说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3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