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城区产业结构水平已经接近世界级城市的水平,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也正在逐步加强。目前,上海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总产值的 78%,已经达到
东京、伦敦1987年时的水平,超过了新加坡2003年的水平,其中黄浦、静安分别达到88.42%和86.30%的水平,已经达到和接 近
香港2007年的87.9%的水平。对应其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支撑其经济长期发展的选择应是现代服务业。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二三产业两轮驱动推动
上海经济发展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二三产业共同推进上海城乡二元协调发展是增强经济增长抗波动能力的根本保 证。上海郊区城市化水平的建设及
发展需要代表先过技术水平的先进制造业,而中心城区的繁荣和功能完善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逐 渐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平稳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看,
第三产业占GDP比
重将逐渐上升,第二产业将逐步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
上海中心城区产业结构水平已经接近和达到了国际化大都市当前上海的第一、二、三产业都在飞速发展,只不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第一和第二产业,但
是其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上海必须靠二、三产业两轮驱动来获得平衡的发展,
郊区必须靠发展制造业,城区则依靠现代服务业。
上海城市转型——以
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服务型城市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
浦东开发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当前上海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转型期。从今后几年来看,转型发展将 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主题。如何顺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快推进经济的全面转型,促进
国际经济,金融,航运等“四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是决定上海经 济再起飞的关键所在。
当前
国际产业转移在速度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一是国际产业转移日益向高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 球信息设备制造业直接投资占全球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比重高达16.2%,居制造业各行业之首,全球服务业直接投资存量在全球直接投资存量中的比重也从54%
上升到67%。其次是生产和服务外包方兴未艾。
国际
外包市场规模每年以约20%的速度增长。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未来欧洲500强企业中的44%计划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外包部分业务。三是产业转 移出现向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价值链高端部分延伸的趋势,据联合国
贸发会议的研究,目前主要
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有28%是在海外进行的。其中,亚洲国家特 别是中国和印度已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重要基地,全世界研发开支最多的公司有一半以上已开始在中国、印度进行研发活动。四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化集中趋 势明显,
投资重点加速向亚太地区和中国转移。
经过90年代以来的持续高速增长,当前
上海经济已进一个新的阶段。从历史方位看,主要表现为两个“转化”,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早期转化,从国内经济中心向国际经济中心转化。
2007年上海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
GDP已达9020美元,参照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工业化一般模式,上海已处于
工业化后期与后工业化早期的过渡期。
动力机制出现新的变化。经济增长由投资推动
主导转变为投资和消费双推动,实现低投资高增长。
城市功能迈向新台阶。
浦东国际机场、洋山深水港等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国际航空港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股票、债券、期货、外汇、资金、黄金等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基本奠定了国内经济中心地位。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