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玉树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痛

2010-4-21 13:45 1088 1 1 分类: 工程师职场

玉树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痛


玉树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悲痛,悲痛过后的我们发现其实这个曾被人们认为冷冰冰的世界里依然充满了温暖……


如此远,又如此近,就这样那个名为玉树地方,进入了你我的视野。7.1级的地震,尚不可计数的伤亡,同样的刺痛再次降临在这块土地之上。确知的是,灾难中已经有617人遇难。这个数字,让无数人痛心不已。多么希望它就此定格,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随时会被刷新的数字。废墟之下还有多少生还者在默默坚持?或许谁也不知道答案。我们只知道废墟之上的事情:越来越多人加入了救援的队伍,夜以继日、不辞辛劳,含着泪水与汗水进行施救。不同的人们,面对同样的灾难,有了一致的步调和呼吸。于是我们看到些无比温暖的细节,“数十名教师徒手从废墟中挖出61名孩子”、“僧侣下山帮助挖掘尸体”......


坊间一次次重复着地震的恐怖,不可预报、不可逆转、不可抗拒。似乎人类注定弱势,只能忍受那份不幸与悲拗。玉树震后的一切,再次应验了我们的无奈。倒塌的房屋、成堆的废墟,生命多逝去,生者皆沉痛。写满愁容与绝望的脸,成为灾区的共同表情。昨天的汶川,今天的玉树,尽管震源有别,但悲剧性的结果无二。再一次,地震以无比强势的姿态席卷了一切。


我们能做的,只是抢救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们,让灾民及时被救治、被安置。无论是专业的救援队伍,亦或是自发行动的当地民众,都进行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救援的速度,决定了损失的多少。在一个绝望如毒药般弥漫,悲痛如大山般压下的地方,公众感受到了另一种情感。一如那数十名教师、一如下山的僧侣,无论是挖出孩子还是掘出尸体,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坚韧与大爱。事实上这样的自救,时刻都在发生,收获惊喜或是失望。较之不可知的结果,努力的过程更加打动人心,细节处的温存从来都是灾难下的福音。


如果说地震本身是场灾难,那么震后的绝望与不安便可说是次生性灾害。重要的是,如何让这种负面情绪不至左右救援的进程?灾区的民众需要一些足够激励他们的元素。于是,一些动情的细节便显得尤为重要。当有一群老师徒手救出学生,当有一群僧人超越僧俗加入救援,一份无形的勇气与动力便悄然注入人心。面对灾难,我们并不无助、无力,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成就好多人。


在一方悲剧基调盘旋的土地上,痛感四下弥漫。10万灾民需安置,很多人露天躺在操场等待食物。在与地震的对抗中,我们似乎再一次完败。但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从来不在于逆转不可抗的大灾,而是灾后以怎样的姿态挽回尽可能多的损失。不幸的人们,总能在灾难中显露坚韧一面。总有些温暖的细节,支撑着悲痛中的一切。感谢那些可敬的老师与僧人们,感谢正努力着的所有人,具体而微的身体力行,使得这场人类与灾难的博弈有了希望。


相关评论:玉树地震,灾难会远去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