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听到过”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可能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吧,因为也只有在学校,而不是在社会中才会有这样的话的被大家所奉承.可是我想问的是”是金子真的总会发光吗”.
我们时常见到一串烤串如果摆在路边摊来卖的话,那么可能也就1-2元的价格,如果摆在大商场中,那么价格可能就是5-10元;我们经常看到同样的一件衣服,如果放在天桥上去卖,也就是几十元的价格,如果放在商场里去卖,那么价格将要翻10倍.那么如果一块金子放在路边去卖,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他是假货.所以不见得”是金子总会发光”,你所处的平台,你所处的位置才是你发光的资本,如果平台不利,即使你发光,我相信也很少会有人瞅你两眼.
这个话题拓展开来,我想到了中国的教育公平性问题,以拿高考录取考生为例,前段时间看到浙江大学在本省的录取率达到40%左右,上交、复旦、同济在本市的录取率在30%左右;而他们在其他省的录取率则区区百分之几,有的甚至还是小数。当然,我必须承认本省人民对本省经济的贡献,所以在本省招人应该多招收。但是每个大学都接受了国家的补贴,所以你对其他省的招生是不是应该多些,公平点来讲是不是应该按照高考人数的比例来招人。回到“是金子总会发光”上来,在高考录取上面,你需要多亮、多闪、才能在譬如河南省这样的大省中被北大清华所录取。
很多时候改变你的不是知识,而是现实,是现实让你认识到你哪里不足,你哪里先天缺陷,你哪里奋斗一生也不过如此,也是现实让你摆正姿态,适当调整自己的身姿,将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尽量发光。因为只有那样,或许别人才会多看你两眼。
用户1860047 2015-10-30 11:13
用户402158 2015-3-5 11:45
用户1411329 2015-3-2 10:21
用户1828171 2015-3-1 11:29
sunyzz 2015-2-26 21:15
用户377235 2015-2-26 13:10
有这样的说法:同样的努力,因为不同的平台,效果不一样。
残弈悟恩 2015-2-26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