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你的想法不好使

2020-2-10 15:59 1867 25 5 分类: 供应链管理 文集: 全面库存管理

程晓华

2019-8-31

上周在一个客户那里做TIM(全面库存管理)项目检讨,在检查KPI(关键流程指标)的时候,发现有个原材料的DOS(库存持有天数)目标都是3天,而实际报告出来的是20多天,计划员就解释说,这个报告出来的20多天是有问题的,其实我的DOS是在3之内的。

我说为啥呢?明明报告出来的就是20多天嘛,你怎么非要说是在3天之内呢?

她说,ERP系统出的DOS报告逻辑是有问题的,它是按照未来90天的平均需求来计算的,而我近期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如果不是按照90天之内平均值而是按照近期需求的平均值计算,那我的DOS就是大概在3天之内嘛!

说完,她还嘴巴一噘,哼!

与此相似的例子是发生在另外一个咨询客户那里:我们定义了 超过未来90天需求的库存就是滞(Excess Inventory),结果就有采购员发邮件给ERP工程师说,这不公平!我负责的很多电子物料采购提前期本身就超过90天了,那一下单就是个“滞”,麻烦你们IT把这个逻辑给改过来。

他们的IT也认为这的确是个问题,就问我怎么改啊,程老师?

我说你们应该把那个采购员改掉,而不是去改系统的报告逻辑。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几乎是在我所有的咨询客户那里都见到过。

说好听点,这叫“想法太多”,说难听点这就是典型的“脑子不清楚”。

所以,在很多公司,或者说是在绝大多数公司,高管们看到的报告,尤其是KPI报告,都是“真实的假数据”,因为它已经被无数人,按照无数的想法,经过无数次层层过滤,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却是面目全非的报告了 明明是个丑八怪,经过数次美容、装修,就变得漂亮无比了。

那么,大家为啥会有那么多的自己的想法呢?

遇事首先想到撇清责任,这是第一要因,负向激励越严重的企业,这种现象就越是普遍;

其次是对规矩没有敬畏感我觉着不合理,我就不认它,我更不想遵守。

然后才是脑子不清楚,很多人分不清报告(Reporting)、问题(Problem)、分析(Analyze)、措施(Actions)四者之间的关系:

-    报告就是报告,报告必须原封不动地按照流程规定的逻辑、定义、公式等,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报告出来;

-    所谓的问题则是报告出来的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    原因分析是在报告出“问题”之后进行的,而不是做报告的时候就已经“分析过原因”了;

-    至于要不要采取措施,则更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至少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马上解决的,譬如说台湾问题。  

有想法是好事,但要看时候 当我们已经有了集体的想法(定义好的流程、组织、KPI等)的时候,个人的想法是不好使的,除非,经过集体讨论,我们又产生了新的集体的想法。

 作者程晓华(John Cheng ),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预计2020上市)》著作者,邮箱 >johnchengbj@126.com  

作者: 程晓华1,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38526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curton 2020-2-17 18:21

言之有理
相关推荐阅读
我要评论
1
2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