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外车企延缓电动化 电动化未来如何?

2024-5-29 15:17 195 5 5 分类: 工程师职场 文集: 行业资讯

【哔哥哔特导读】继多家国外车企纷纷宣布电动化计划改动后,特斯拉宣布大规模裁员,全球电动化进程是否真的要放缓了?

与中国电动汽车企纷纷降价“血拼”类似,国外电动汽车企也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4月16日,据媒体报道,全球电动汽车龙头特斯拉公司 CEO 马斯克宣布将在全球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减比例超过10%,超过 1.4 万人受影响。并且,有两位高级管理——动力总成和能源工程部门负责人以及负责政策和业务拓展的高管也宣布了离职。

▲特斯拉核心高管、动力总成及能源工程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利诺在推特宣布离职

消息一出,外媒纷纷进行讨论。其中,多家媒体表示,中国市场的打压很是关键。据了解,去年第四季度,比亚迪超过了特斯拉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尽管在2024年一季度夺回,但交付量同比下滑8%,低于预期。

近年来,电动汽车市场一直被寄予了厚望,尤其是中国市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都在加速踏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据官方统计,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已超过60%。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处在劣势的国外车企无不感到“压力山大”。因此,如果把时间回溯,我们发现,无论是企业战略还是政策文件上,欧美悄悄地按下了电动化的暂停键。

1月,福特汽车突然宣布,关闭所有电动汽车生产线,放弃纯电动汽车业务;2月底,苹果爆料记者马克·古尔曼在社交平台中表示:苹果取消了长达十年的电动汽车计划,放弃了该公司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

3月,“奔驰全面放弃电动化转型”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针对该传闻,梅赛德斯-奔驰近日虽然表示,仍在坚定推进转型的相关举措,不过已决定将原定在2025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推迟五年至2030年,并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更新内燃机汽车产品阵容。

“放弃”的车企远远不止这些,记者了解到,通用、奥迪、宝马、大众等知名厂商均已透露电动汽车相关计划的中止或延迟。此外,也有部分车企已经开始布局新型合成燃料,继续致力于燃油车的发展。

▲电动汽车/图源包图网

在政策层面上,早在去年九月,英国将燃油车禁售令从2030年推迟到2035年。而近期,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计划放宽尾气排放限制规定——种种迹象都在显示,电动化在欧美国家的进程已没有当初预想得那么顺利和简单,与当初各国外车企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形成了巨大反差。

个中原因或许能从拜登政府放款限定中窥见一二。此前,汽车制造商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曾敦促拜登政府放慢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计划。他们表示,电动汽车技术对于许多美国主流消费者来说仍然过于昂贵,并且需要更多时间来开发充电基础设施。

就销售价格来看,汽车市场调查机构JATO Dynamics的报告显示,欧洲平均电动汽车价格为6.68万欧元,美国为7.16万美元,而中国仅为3.28万美元。若和燃油车对比,国外的电动汽车价格也高昂许多。其中,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就比燃油车价格高了将近十万元。

高昂的价格自然会使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从价格也直接反映出,中国车企已经在包括成本控制、技术创新、产业链管理等层面上与国外车企拉开巨大的差距,尤其在三电系统的研发和制造上,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已非常明显。

在三月份轰轰烈烈的关于“电动化全球放缓”讨论中,中国能源报发文表示,欧美是微调,不是放弃,况且,中国市场足够大,它本身已经具备引领全球汽车转型的初步实力。3000万辆级市场加速转型,必将成为全球转型的一股巨大推力,带动全球汽车的电动智能化转型。

▲电动汽车锂电池包/图源包图网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元器件,磁性元件能广泛应用于 OBC、DCDC、电驱电控系统、逆变器等系统中,因此磁性元件在新能源汽车当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磁性元件的技术难度主要体现在定制化设计、原材料改进和工艺创新等方面。由于汽车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高,对于磁性元器件是否符合车规的验证也成为了磁性元器件踏入该市场的门槛。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领域的飞速发展,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磁性元器件企业。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优霸杯行业评选的的颁奖典礼上,磁性元件企业铂恩氏、昱懋纳米、京泉华、可立克、铭普光磁、麦捷微、Pulse Electronics、普晶电子、胜美达、顺络电子、鹰峰电子、台达电子、雅玛西、银利电器、依利安达获得了2022-2023年度磁性元器件新能源汽车应用奖。上述磁性元件企业所代表的国内优秀的磁性元件厂商借助目前的电动汽车产业,不断研发新技术,在提高能效、增强动力系统稳定性、延长电池寿命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市场对于磁性元件厂商来说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景气板块。随着电动汽车等新兴市场的推动,国内磁性元件厂商有望吸引更多关注,并为其营收带来持续增长的机遇。同时,这也将为国内磁性元件的技术和工艺创新提供更多的机遇。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