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于PCB阻抗匹配

2022-1-8 17:27 3352 20 7 分类: PCB 文集: 电路分析设计

PCB的,经常会遇到设计规则中等长、阻抗匹配的事情。还有传输线理论,提到信号反射等等问题。基本上会弄得一头雾水。

如果是做单片机的,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原理图上画的线,只要能连上就好。不会有什么问题。

如果设计中信号频率达到几百MGHz,则需要考虑将信号线布线的电气参数影响因素考虑进去。电路板上的连线电气特性有三要素:电阻、电感、和电容。通常连线上的电阻对信号影响很小,可以不考虑进去。如果保持线路一致性,则信号线可以简化为多级电感电容级连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信号源的内阻不可能为0。信号源通过线路到达接收方的电路可以模拟如图:其中 R1 为信号源输出阻抗, R2为接收端输入阻抗。线路中电感量L2.5nH,电容量C1pFL/C的平方根为50

 每个L C级的输出,可以视为下一LC级的输入。同样可以列出微分方程。这样可以形成一个一阶微分方程组。求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最后一级的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可以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图中标记有20 50 80 100是改变R1(信号源输出阻抗)的阻值,得到R2(接收端)电压变化。

接收端信号与信号源相比,1、有延迟。信号源输出电阻越小,输出延迟越小。2、有过冲或下陷,信号源输出电阻越小,则过冲越大。当R 等于 L/C的平方根时。信号源上升沿与接收端的电压时间上一致。

如果将负载的输入阻抗 改为50Ω。

输出信号也能很好的跟踪信号源,但信号幅度会按比例变小。

从上面这些仿真(计算)结果,可以推测出高速布线的一些规则背后的理论支持。

1、  等长布线规则 信号在线路上传输都会有延迟,延迟的数据跟线长(LC级数)有关,同步设计中,需要让时钟线与数据线的延迟一致,使数据传送或采样时处于最有利的时刻。

2、  阻抗布线规则

需要让布线的L/C达到一个确定的数值。让线路有准确的时间特性。

3、  源端匹配规则

需要让信号源的输出阻抗等于线路的特征阻抗(特征阻抗指的是L/C的均方根,具有电阻的量纲,但并不是电阻),这样输出的信号具有与信号源接近相同的时间特性。例如:SDRAM上驱动信号(时钟,数据线,地址线等)的输出阻抗20Ω左右,在线路板源端串20~30Ω的电阻,将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调整为接近50Ω,达到匹配。

4、  终端匹配规则

也可以使用终端匹配,只是会增加功耗,并且得到的信号幅度会降低。

另外,线路板上的L C取决于线路板材质,其中材质的介电常数最为关键,磁导率通常不会有影响。

 

在通常的解释中,当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信号反射。基于能量守衡的基本原则,源端的能量如果不能完全被终端接收,则能量多余的部会反射回源端。(待续)


作者: southcreek,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088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2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