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再谈电阻精度

2009-12-24 16:28 4687 9 9 分类: 模拟
电阻的精度分析(Resistor Change Analysis) 曾经花过一个篇幅来介绍电阻的精度,我觉得有必要把必要的东西再次介绍一下。
美国军标中关于电阻的精度定义如下,我觉得可以修正一下。
9c872970-c1ab-4318-9af7-80d060fe0909.JPG
实际上我对以上的算法有所怀疑的,因为本身TC的定义是和温度成比例的。
以KOA的RK73H为例,我觉得可以修正一下,加入温度循环和脉冲冲击,还有焊接带来的误差。
d76f0514-cf79-4c52-86be-7717d747214a.JPG
这里的误差可以分几部分:
1.出厂既有的误差:
初始误差,这个分布一般按照正态分布的,形状大概如下:
3698ed86-78f9-4b02-9797-44dd101f893c.JPG
第二部分是模块出厂后的误差,包括
焊接误差,高温暴露这两项,因为在加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暴露在高温下。
第三部分是老化和环境引起误差,模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积累的,包括寿命,潮湿,低温运行,短时间过载,热冲击,脉冲干扰,温度循环,这部分是无法控制的。
第四部分就是温度系数,因为它是随着环境温度改变的。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可以在模块出厂校正的时候读取的。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如下图所示:
点击看大图
在常温下,5VLDO的输出比较稳定,且MCU的漏电流较小,因此通过固定电压的采集,可直接取得电阻的配对精度。
点击看大图
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经过校正后,相当一部分的误差被校正了,所以实际的误差相对要小很多。且如果用极端值去考虑的话,我们也需要把温度作为独立的参数去考虑,而不是将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下的误差混在一起。
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运算和公式复杂了很多,可能不一定能很快速的得出结果。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9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