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来说,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除了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之外,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大力降低产品成本。降低成本不仅仅是指压缩运营费用,实际上在IC设计流程上通过准确的产品定位以及和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可以帮助设计企业大幅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从而在成本上获得竞争优势。在今年六月举办的首届深圳集成电路创新应用展上,笔者全程参加了其中的“IC设计服务与制造”高峰论坛,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这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此次高峰论坛上的一些精彩观点。
观点一:工艺是否先进不是产品成功的标准,而是看是否更适合市场需求。无锡华大国奇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谷建余表示,现在市场很多设计服务公司都称自己能够帮助IC公司搭建平台,设计出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芯片,但实际上IC设计公司首要的是要选择正确的工艺。究竟应该用65纳米还是55纳米,或者直接用45纳米,这不仅仅涉及到能否实现系统芯片性能或功能。企业还应该跳出纯粹技术的角度跨前一步看,比如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将来市场的价格定位是什么,准备把产品卖多少量等等,此时正确的工艺选择可能会对产品市场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观点二:一次量产投片成功抢到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成本的节约。谷建余认为,从设计服务公司的角度来看,帮助IC设计公司省钱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一次量产投片成功,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投向市场。在终端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产品早一天上市就多一分机会,因上市时间推迟而将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更重要的是,一次投片的掩膜费用要七、八十万美元以上,如果需要反复数次投片试验才能最终流片,对设计企业来说芯片成本自然水涨船高了。
观点三:做好需求预测,获取产能保证。在选择设计服务公司的时候,还要看其生产管理队伍与晶圆代工厂的合作情况,例如在产能吃紧时期能不能顺利拿到产能,能不能把握住生产周期,按时准时交货而不用支付额外的费用。除了设计能力和设计周期的保证和量产保证之外,怎样到时候真正拿到货、拿到便宜的货、拿到好货等等也是对整体生产成本控制的考验。除了和代工厂搞好关系,做好需求预测也很关键。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廖志军认为,本土设计企业得不到代工厂产能支持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做好需求预测。国内IC设计公司往往没有经验,以为只要市场好了就可以随时得到芯片产品,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欧洲和日本的客户因为他们能够按时间进度提供准确的需求预测,代工厂自然会将产能优先分配给这些企业,所以他们常常能够得到很好的产能保证,减少了供应不足的风险。
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上面提到的观点只是一些操作上的细节。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产业环境下,细节常常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避免短视和浮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相信未来一定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中国芯”。
用户1614593 2010-11-9 17:34
忒幽默!!!顶了!!
用户875068 2010-11-9 09:07
用户767964 2010-11-9 08:49
用户894805 2010-11-3 16:01
流浪→猪 2010-06-29 17:20
评论: 商人只会做利润最大化,才不管你这那的。
这是资本家的本性!
用户1562543 2010-11-3 15:42
用户1080505 2010-11-1 09:18
用户1339179 2010-10-29 16:06
用户663851 2010-10-29 14:29
用户1015073 2010-10-27 18:07
用户895821 2010-10-27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