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要热衷于淘汰供应商

2014-11-6 09:25 1554 8 10 分类: 采购与分销

在供应商管理上,焦点往往不是该选哪个供应商,而是该淘汰哪个。有趣的是,人们关注更多的往往也是淘汰供应商,而不是该用哪一个供应商。这些都是误区。

 

首先,淘汰供应商看上去贡献更大。你看看,公司多年来遭受劣质供应商的影响可谓大矣。现在你把这样的供应商淘汰掉,可谓是为民除害,功不可没。如果你是新官上任的话,这便是你的政绩,因为你解决了前任没能解决的问题。这其实也是个误区,因为存在的就有其原因:前任之所以没能动此类供应商,大都是因为其中有隐情,要么是供应商具备垄断性,要么是换新供应商成本太高。不了解这些就试图大动干戈,往往会闹个灰头土脸,给公司带来更大损失。当然,也确实有应该淘汰的但还没有被淘汰的,这另当别论。

 

其次,有些人拿淘汰供应商为借口。他们明知有些供应商没法被淘汰,但还是“知难而进”,为的就是制造借口:你看我想淘汰这个供应商,是设计部门不愿意投入精力、生产部门不愿冒断货的风险,所以我就不对这个供应商的绩效负责。这其实是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也反映了一些人精神深处的劣根性:外在原因阻挡我成功——都是别人的错。

 

相反,对此类供应商,如果积极管理的话,很多看似不可解决的问题,其实往往都会得到解决,而且也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难解决。你会发现很多“淘汰”类供应商其实是可以改进的。这些人不是去理解为什么,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供应商沟通、改进,而是动辄痛下杀器,其实并没有尽自己的责任,应了孔子所说的“不教而诛是为虐”。

 

举个案例。十多年前,我到硅谷,第一份工作是管理供应商。当我刚接手一个供应商的时候,听到的都是负面评论,说这个供应商的主要客户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一旦产能吃紧,他们会以牺牲我们为代价;又说这个供应商太欠灵活性,交货周期长,催货难,出了质量问题,也不肯配合解决。从工程师到采购员,大家都说该淘汰这个供应商。但是,细究之后,我发现淘汰成功的概率为零。为什么呢?该供应商的产能高,设备好,没有别的供应商能代替;换了供应商,就得要求客户重新资格化我们的产品,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工程师们口头上是义愤填膺,但要他们花那么多时间来资格化新供应商,也是不可能;行业的生意旺季又转眼就到,先出货要紧。 大家忙乎了大半年,发现还是回到了原点。不得已,与该供应商重开交流,请他们的两个副总裁吃饭,详细了解他们的难处,发现很多担心都是莫须有:是的,我们是他们的小客户,但也占他们30%的生意,他们自然不愿失去我们这个客户;是的,他们的交货周期是长,催货困难,因为是同类供应商中最大的,本来就没有小供应商灵活,但他们承诺的却能说到做到;他们被形容成一伙软硬不吃的家伙,但几杯上好的葡萄酒下去后,大家都说开了,发现大家都是人。我们对他们有意见,他们事实上也是我们的受害者:我们的预测太差,催货太多,生意忙起来雇人都雇不及,生意差了一半的人都得裁掉,生意也很难做。那些说他们坏话的人其实也是道听途说,连真正到他们工厂去过的都没几个,对该供应商的了解就更少了双方互相理解了后,一起做预测、排日程、解决问题,这供应商成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供应商。离开了供应商的历史绩效和质量、生产和物料管理体系的评估,任何基于道听途说的供应商决策都是片面的,制造的麻烦可能远超解决的问题。

 

最后,这些淘汰供应商的“积极分子”,往往也是制造“该淘汰供应商”的始作俑者。这类人热衷于淘汰现有供应商,“修正”前人的“失误”,但却“有意无意”地忘了他们的最大职责,那就是在新产品开发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新产品供应商选择上,这种人的小算盘其实打得很精:我不做任何决策,因为任何决策都有风险;等别人做了后,我再来批评、修正,显得我高人一等。例如工程设计人员选了供应商(因为他们要出产品,必须得选择供应商),选得好则成为这类供应商管理人员的功劳,坏的话就推到设计人员的头上,制造出“又是设计人员的坏点子”的闹剧。

 

淘汰供应商看上去是一件事,其实是两件:淘汰老的,资格化新的,需要花两倍的资源。热衷于淘汰供应商,必将导致供应商选择上投入不足。结果新产品供应商选择不好,等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成了老问题,陷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恶性循环。很多公司也就陷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怪圈。

 

有些采购一旦从供应商处得不到他想要的,不管是应得的还是不应得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换供应商。魔由心生:淘汰一旦成为供应商管理的主旋律,双方就没有合作的基调——尽管你不说,供应商对你的想法一清二楚,就像小孩子善于察言观色,对爸妈的心态了解地比你还清楚。你骗不了供应商。没有合作基调,就处于战争状态;冷战热战一段时间后,淘汰不了,双方(往往是采购方)期望调整,就会重归理性,回到谈判桌前,不过几个礼拜的时间已经浪费掉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看唐僧西天取经,如果没有那些淘汰孙悟空的插曲,恐怕连一半的时间也用不上。你现在就知道,我们在淘汰供应商上做了多少无用功。

 

很多时候,淘汰供应商其实挺容易:不要给新生意就得了。产品更新换代快,新产品上线,旧产品下马,该淘汰的供应商就自然淘汰。相反,执意积极淘汰,直追穷寇,兔子急了也咬人,两败俱伤的情况也不鲜见。所以,要着眼长远。有时候,“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有死蚌”看上去有点死心眼,放在淘汰供应商上,今年不给你新生意,明年不给你新生意,后年老产品下市,你自然就淘汰了。这未尝不是个好战略。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2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jazzezhao_683366085 2014-11-10 11:49

非常赞成

用户627016 2014-11-10 10:22

淘汰供应商,看似明智之举,实则两败具伤,你不一起成长,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互相惨杀,可取得一时底成本之利,而没有忠实朋友长友相伴,一个工厂或是公司,都需要利润才能经营,这是基本逻辑,我们就是在扶持供应商,或是代理商,相互成长,共同壮大,才能合作共赢

用户1275742 2008-8-21 10:07

你好,老杳!网络实名制与净化网络空间结合,网络实名制可以起到一些净化网络空间的效果.

具体执行起来和一些执法职能,教育职能,媒体等行业利益结合起来,严厉打击不法奸商;捣毁一些不法利益链条.举个例子,以前北京丢失自行车很普遍,目前基本没有,整个利益链条断了,执法机构出重拳,自行车制造商从源头上也打标识.

还有网络实名制是要打击坏人和大盗.

执行起来最害怕的是:贼被逮住不是贼,贼没有

被逮住才是贼(刘震云小说我是刘跃进的一句名言).

相关推荐阅读
刘宝红 2016-06-18 07:35
前后驱动,中间控制:推荐刘宝红的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一口气读完了刘宝红先生的第二本专著,《三管齐下改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的解决方案》,总共大约花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总体感觉是四个字:共鸣!过瘾! 本书共分三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前端...
刘宝红 2016-06-06 17:32
治大国若烹小鲜——供应链怕折腾
《道德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如炒小虾小鱼一样。小虾小鱼,要轻手轻脚地炒,要不都给炒碎了。国家虽大,其实也一样,经不住大折腾。顺其自然,改良的效果好过革命。 ...
刘宝红 2016-05-28 16:02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
在王建硕的网站上(www.wangjianshuo.com),看到GE总裁伊梅尔特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经验。很有同感。 不管我们拿到多少学位,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人的演讲,但看或听别人干...
刘宝红 2016-05-18 10:46
我,不是我们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
刘宝红 2016-05-13 12:03
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过去10年里,我几十次来往于北美和国内,深切感受到,企业成本压力大、库存水平高、投资回报低的问题非常普遍。这三大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管是几千亿的大公司,还是几千万的小公司,都欠缺系统的解决方...
刘宝红 2016-05-11 14:39
有计划地生活 – Life with a Plan
小时候看惯了漫画上帝国主义的大鼻子,认为那是美国人与我们的最大区别。等到来了美国,见得多了,发现老美的鼻子并不那么大(相反,有些欧洲人确实有一颗大鼻子)。区别呢多的是,我认为其一就是那个计划日程的...
我要评论
2
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