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管理订单到管理供应商

2015-8-16 18:06 1279 7 8 分类: 采购与分销

如果有人问,采购做什么?我想主要做两个层面的事:在订单层面下单、跟单、催单、收货、付款等;在供应商层面评估、选择供应商,并管理供应商总体绩效。这两个层面的事相互关联、相辅相成。采购部门的普遍问题是过多资源花在订单操作层面,没有精力把供应商层面的事做到位;而供应商层面的事没做好,订单层面的问题就会更多,形成恶性循环。

订单层面的问题有两类。其一,急单处理,例如生产线断料。这是“紧急而且重要”的事,不能不做。急单避免不了,但如果需求管理不到位,需求一落地就成急单,或者供应商管理不到位,质量、交期问题不断,急单就成了系统性问题,不但消耗操作层的大量资源,而且也成了管理层的梦魇。其二,订单处理自动化程度低,手动操作,消耗基层的大量时间,导致没有精力来管理需求和供应商。例如很多公司围绕订单的价格、数量、交期等都由Email确认,而后手工输入系统,效率低、准确度差,信息流低效,就注定产品流、资金流不会高效。供应链就注定低效。

上述两类问题,大家都知道是“小采购”,但不能不做,否则公司没法运作。要想解决,也得从两方面着手:信息技术和供应商管理

先说信息技术。围绕订单的操作,几乎没有不能电子化的。建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跟公司的ERP对接,订单生成后,自动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确认价格、数量和交期,数据直接导入公司的ERP。这样的系统市面上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生产性企业,90%以上的订单业务都可以电子化、自动化,剩下的是例外,需要人工介入。这样,采购团队就可从机械操作中脱身出来,做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管理供应商和内部客户。

供应商管理包括战略寻源和供应商绩效管理。寻源工作到位,选到了合适的供应商,就如生了个聪明的宝宝,以后的教育、培养都好办;供应商整体绩效管理到位,订单层面的问题就会大幅减少,订单管理就会走上良性循环。这样搞定了供应,然后才有资格、有精力来管理内部客户,例如及早介入需求定义、尽早获知预测,避免系统性的急单。这样采购就做成了“大采购”。

所以,要想摘下“小采购”的帽子,可考虑三步走:(1)在订单层面采用信息技术,把员工从机械操作中解放出来;(2)员工有精力,才能更好地做好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的任务;(3)订单和供应商层面的事做好了,才能提高内部客户对采购的认可度,增加采购在公司的话语权,也利于管理需求。这三步尽管相互交叉,互相影响,但还是有一定的循序渐进,上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才有精力、有威信做好下一个任务。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东莞元宝代理Microchip长电二三极管 2015-8-18 12:28

专业!那样的一套ERP要多少钱?成本不菲吧!QQ:122395244周宗兵交流一下!

用户1277994 2008-8-21 10:07

非常同意。

像高通那样靠标准吃饭的中国企业,好像还没有出现过。


用户631208 2008-8-21 10:07

这个案例将来也会适用于手机电视这些标准争夺者。
相关推荐阅读
刘宝红 2016-06-18 07:35
前后驱动,中间控制:推荐刘宝红的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一口气读完了刘宝红先生的第二本专著,《三管齐下改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的解决方案》,总共大约花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总体感觉是四个字:共鸣!过瘾! 本书共分三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前端...
刘宝红 2016-06-06 17:32
治大国若烹小鲜——供应链怕折腾
《道德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如炒小虾小鱼一样。小虾小鱼,要轻手轻脚地炒,要不都给炒碎了。国家虽大,其实也一样,经不住大折腾。顺其自然,改良的效果好过革命。 ...
刘宝红 2016-05-28 16:02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
在王建硕的网站上(www.wangjianshuo.com),看到GE总裁伊梅尔特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经验。很有同感。 不管我们拿到多少学位,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人的演讲,但看或听别人干...
刘宝红 2016-05-18 10:46
我,不是我们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
刘宝红 2016-05-13 12:03
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过去10年里,我几十次来往于北美和国内,深切感受到,企业成本压力大、库存水平高、投资回报低的问题非常普遍。这三大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管是几千亿的大公司,还是几千万的小公司,都欠缺系统的解决方...
刘宝红 2016-05-11 14:39
有计划地生活 – Life with a Plan
小时候看惯了漫画上帝国主义的大鼻子,认为那是美国人与我们的最大区别。等到来了美国,见得多了,发现老美的鼻子并不那么大(相反,有些欧洲人确实有一颗大鼻子)。区别呢多的是,我认为其一就是那个计划日程的...
我要评论
1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