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百度互联网技术公开课透视互联网的现状与未来

2011-11-15 12:23 897 5 5 分类: 采购与分销

近日,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有意思的消息:百度面向高校大学生推出互联网技术公开课,授课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当下主流的技术方向及领域,如搜索引擎技术、软件开发与测试、软件工程和云计算等。据媒体报道,授课期间,可以容纳300人的会场堂堂爆满,座位成为了整个会场最紧俏的东西。其在大学生中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正如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其中,固然有百度技术品牌在大学生群体中号召力强大的因素,但它也折射出互联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开放还是封闭?

自2001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决定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至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起,一场国际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展开。从该项运动的发起者到每个参与者都坚 信,分享知识和技术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企业应尽的职责,高等教育和技术应该是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而不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让我们的目光回到IT行业之后,就会发现,自IT业诞生起,“源代码开放”精神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强大精神信念,早期的IT先驱们,以免费、开放、人人有权参与为IT的基本信念,造就了那个年代宛如童话般的传奇。

然而,这种传奇,在中国的IT行业似乎无法得到延续,由于同质化竞争、创新性发明的相对薄弱,中国的IT行业都变成了守财奴,宁愿让自己掌握的变成技术孤岛,也不愿同客户分享、同运营分享、同员工分享,在最大利益的诱惑面前,很多企业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失去了平和的心态。

值得庆幸的是,互联网还有一群人、一些企业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如百度就用实际行动将分享、责任、开放彻底贯彻:本次百度互联网技术公开课的授课人杨震 原、王磊、董海峰等都是百度核心部门的资深工程师,他们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经验,而这些经验,对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同 样,这种授课对学校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书本上讲述无数年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这些授课人身上变成了现实,一方面是单赢小赢,另一方面是企业、学 校、技术、学生四赢大赢,百度这一举措,可谓是皆大欢喜。

一个行业要想长足发展,必然要有先行者秉承无私的理念分享自己拥有的技术,正如当初尼古拉·特斯拉分享交流电的专利让世界拥有长久光明一样,中国互联网开放的环境刚刚起步,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像百度一样,以行业长远发展为己任。

涸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

    蹲点挖人、薪水翻番、内部推荐重点……每当一个公司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者对一项业务的现有发展速度不太满意的时候,组建新团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挖人,以这种方式获得的人才优势不言而喻,可劣势同样明显:1.人才对企业没有归属感,看钱吃饭成为很多互联网人的重要选择,2. 企业成本提高,付出的代价太大。

    与轰轰烈烈的人才争夺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难。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后为了能进入心仪的公司实习或工作,在招聘季上,甚至打出了零薪酬的口号。

    此时进行公开课的百度,也从侧面表明了它对未来人才的态度:一方面,在“准”人才心目中树立百度企业形象,培养大批“粉丝”;另一方面,给无数大学生一个 了解百度,进入百度实习的机会。四处高价挖人对于企业来说就好比是“涸泽而渔”,而要想要稳定长期发展,减少人才的风险因素,养出一批认同企业价值观的 “鱼”才是正途。

反观更多IT行业的饮鸩止渴,无休止的促成互联网的人才“泡沫”经济,你出20万,我出40万,你出50万,我出70万,如果这还不行,没关系,什么红利、股票……统统都可以拿出来许诺,在透支企业未来的同时,也在透支着人才的未来。

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在对待人才上不能以战略的、长远的眼光看待,不能像百度一样,更重视准人才的挖掘和潜力。在企业中形成既有高端、核心的技术人群,又有基础的潜力技术新生代的人才机制。只有这样,人才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生生不息。

    中国互联网经历了10年 的飞速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各种观念总在不停的斗争和交锋。封闭还是开放,要鱼还是要渔,相信在每个企业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未来的 五年、十年,中国互联网将拥有更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和技术人员,到那时,再拿回首过去这十年的道路,孰是孰非,自有一番评说。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10292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