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家用配电盒与电动汽车充电

2011-12-29 13:03 3024 11 19 分类: 消费电子

最近调查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我曾经上过电工课,也算是有电工证的人了。但是整个过程实在是让我觉得这是最为功利的应试教育,联想到你自己家里面装修可能就是被这么一帮人搞的,想想将来诸多电气设备公用,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事情。


   相信大部分人对这个配电盒,并不陌生:

 

20111229_zyl_f1.jpg


   大家是否想过里面是什么?


1.案例1:链接http://home.focus.cn/msgview/607/121449211.html

 

20111229_zyl_f2.jpg

 

     图上的最大的问题,在于相线从主开关部分至分开关部分的线。也就是说这些排线的压力是不同的,同样粗细的线老化程度不同,特别是第一段排线承受了I1+I2+I3的电流。


引述文章中的一段话:


       老房子另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电线。最早的线是铝线,建议全部换成铜线。铝线有安全隐患,至于多大的隐患我也说不上(有兴趣的去搜前人日记,我记得看见谁写过),但是现在属于已经被淘汰了的,这里该花要花,不能省。


       电线也有粗细之分,有4平方,2.5平方,1.5平方等几种。可以解释成粗细水管的概念。理论上说,越大越好。实际来看,需求多大用多少。4平方最贵,1.5的最便宜,这就不用多说了吧:)


还是把这个话题讲完吧:

在整个家用配电盒这个工作,其实是供电局不管交给建筑(初始进户)和装修(内部连接)的来做的。所以这里就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关于线的性质和线的安全流 量,其实可以参考《GB_16895.15-200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定义来参考。从这个角度来说,GB实质等于将IEC 60364-5-523:199搬了过来,这份材料还是可以参考的。


20111229_zyl_f3.jpg

    其实家用电器的功率按照图上的每个单路2.5MM^2设计,在某些用电高峰的时候,就会形成电流的汇集,在排线上引起过流,由于主开关一般根据家用设计 (上海一般分为20A,30A和40A三档)偏高一些,那么在四个开关处在10A左右的时候,线束发热和老化会很严重,容易烧线。

    如果在这样的配电盒上接入2.2KW(3.3KW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基本充的时候,一般的家用电器都得分时使用了)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假定 16KWh~24KWh的电池,充电80%,时间长达5.8h~8.7h。每日一次,一年300天考虑,大家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配电盒和线束的情况。


其他案例图片:

1.公司卖就这么接……


20111229_zyl_f4.jpg

文章评论8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yzhu05_597603602 2012-1-4 21:59

回Laber:我在担心如果充电电流10A和空调的10A都叠在短线上,会造成这段线的过热,然后外部老化,然后引起其他问题,因为这段线的电流不受保护。至于特别大的问题,倒是要看接线的怎么接了,因为现在都是就地取材,买了2.5的,所有排线都是2.5的,一般这里很少用4的。 主要是我们的家用容量实在有些小,单相过来,都不用排线来引出的,故而可能导致一些问题。不敢说绝对有问题,下次等实验室建好,我买个过来加电流用不同导线试试各种情况……现在只是吐槽,因为我看到多相配电箱和单相的配电箱接法不同,然后再找了一些国内的较普遍的情况,做了一篇简略的文章,确有不太严谨之处

xwh359_665698099 2012-1-2 19:53

LZ理解错了,配电箱这样接没错。虽然主开的负载要大一些,但由于主开到后面空开的连线短,所以在这里线径的问题不大,电阻不仅取决于铜线的粗细,也和长短有关,所以LZ的问题有点危言耸听,夸大了。

yzhu05_597603602 2011-12-30 15:11

我其实写了一篇美国的配电盒,一对比就知道有区别了,小编还没转过来……

用户1223887 2011-12-30 14:06

都一般粗,都偏大也到罢了。

william.tell_522917087 2011-12-29 21:06

没看懂到底想说什么

用户1615130 2011-12-29 16:44

再写详细点吧!应该是什么样的?

用户1626152 2011-12-29 16:43

公司的和家用的接线有啥不同啊

roumao_411466022 2011-12-29 08:38

mark
相关推荐阅读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3
电池管理芯片分析
  在这里首先需要向Davide Andrea / LiIonBMS.com表达敬意,他把大部分能收集的数据都收集到了。从他的角度来看,给出了参考建议,也给出了ASIC的参数(http:...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2
电池管理的架构概览
  今天开始对整个架构进行初步涉及,LT的工程师在《BATTERY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FOR HYBRID/ELECTRIC VEHICLES》一文中提及了四种...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40
电池管理的未来可能的技术2
  朱玉龙 汽车电子设计 继续整理余下的部分,这里主要介绍采集部分比较有新意,如建模和控制和测试部分比较传统,就略去不提,有兴趣可以自行查找。 ...
yzhu05_597603602 2014-12-26 11:38
电池管理未来可能的技术1
  我在和同学王嵩聊的时候,谈到国内对于测控两端的投入太少。从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言,往智能化的路子,必须是从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有效控制开始的。这里,主要收集一些新的电池管理的技术,从美国的研...
yzhu05_597603602 2014-12-02 20:50
【一周推书】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又到周五了,新年将近了。 今天推荐的是一本经济学的书籍,<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经济学领域,只能说是去理解不同人的想法,宏观看热闹,围观看各位老板...
yzhu05_597603602 2014-11-20 17:04
电池系统集合
感谢Google,费了2天的功夫,把30余款车的电池系统尽可能的从安装位置、电池系统外形、开盖照片、分解图、模块图和单体情况大概搜罗一下放在表格里面做对比。基本数据如下: 风冷vs液...
我要评论
8
11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