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板推出这个活动是挺好,之前我就写过类似的,把自己大学到毕业十来年的过程梳理了一遍,还写啥好啊?抄一遍又不让,那就把之前的事和后面没写的事情再啰嗦几句。
今天看了坛友blackguest写的博客,感慨万分,看得出来,他应该比我晚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也看得出来他的家乡经济比我的家乡要好上不少。
前 世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演示装置,手摇发电之后两个球体之间会有电弧出现,特别的神奇,算一算已经差不多25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一道闪电的魅力。但是对于一个偏远的农村小学,试卷都是老师在蜡纸上手写然后油印,这个演示装置不知道是束之高阁还是丢失,再也未见。
小学的时候应该学校也购置了几个电路演示的手工,比如开关+电池+小灯泡的电路,有幸我都玩过,不幸的是根本不知道是啥,就知道一开灯就亮了。
上了初中学习基本的电路定律,老师拿着巨大的绕线电阻给我们做实验,感觉没有化学那种千变万化的神奇,那时候化学学得更好。有一个物理老师想教我维修电视机,结果等我毕业了也没等到,如果当时他教了我,说不定会走上不同的路线。
高中时候更都是理论知识,包括微机考试,我们是第一届实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毕业生,为此学校专门购置了一批Win2000的电脑,高大的机房,洁净的防静电地板,但是考试之前都没有给我们上机过,全靠把所有的考题背下来,再加上考试当天校委把教育局来的监考拉去喝酒了,我们才顺利通过。在此之前,我们只偶尔用过动一下鼠标就死机的win95的系统,或者看老师在投影上给我们画的wps操作界面来幻想。所以到了大一我第一次去网吧,还不知道怎么开机关机,电脑突然死机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慌张,立刻结账跑了。
大学以前的电子只接触了一点点,也许,在我看到那一眼电弧的时候EETC正好创刊,冥冥之中有这种机缘。但是在一个还在温饱线挣扎的偏远小村庄,电子的启蒙是一种比月亮还遥远的事情。我上大学时最大的感慨就是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大一的时候,同学拿着二极管给我看的时候,我却在问这是不是电阻?!他们高中时候有兴趣班,接触单片机、焊接等基本操作,无形之中差了好几年,那么人生的起点不同,视角就会差异很多。所以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继承父业,我选择了打工。
想想是不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实是现实。而像blackguest那样,初中就开始上网玩C51,高中STM,大学就顺利参赛,这就是完全不同的经历了。而即便是今天,对于老家的孩子来说,或许仍然是网吧游戏更受欢迎。
今 生
我不是一个投机的人,我喜欢步步稳抓稳打,不喜欢冒险,所以现在仍然在研发岗位。从一个刚毕业啥也不懂的门外汉,到了毕业十年却感觉越来越落后的老油子,每一步都会有不同的坑。
刚毕业进BYD,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甚至直接找事业部老总提意见,但是人言微小,未能成事。离职后到了中兴,试用期未过就辞职,每天看着枯燥的通讯协议,半睡半醒,不知道做什么却又要熬到九点半才能回家,几万人挤着班车而愈发孤独,实在受不了那种沉闷没有未来的气氛。转而进入一个电动工具公司,一直做着基层的产品工程师,也要感谢这段经历,有接触完整的体系运作,清晰的采购、仓储、生产、品质等一系列的流程,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再后面进入了一个要做无人机的坑,从兴致冲冲迅速到捉襟见肘。
我离开了电动工具的公司很多年后,还有很多人问我问题,有技术的有职场的,也有找我香港代购的。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忙不一定是坏事,基层不一定学不到本事。
最开始我们加班是给钱的,我宁愿守着产线,随时处理问题,有时候突发情况晚上十点多才走,但是产线稳定,问题少,大家有心劲。后来加班不给钱了,跟线要申请才行,产线出问题就只能电话里要求第二天处理,事情就越来越乱,质量问题越来越多,人都是有惰性的,再厉害的线长,也不如工程师压阵的效果好。
产品工程师,是一线直接接触产品生产的人了,大小问题都要处理。从层级来说,这可以说是最底层的“高层”,产线经常叫我们领导,我们自己知道其实就是个瘪三。但是接触产品和体系的过程,只要注意细节,就能学会很多东西。产品工程师虽然不设计产品,但是能直接接触原理图,又能直接拿到维修数据、生产不良率等,两者相结合,其实比普通的研发走的会更快。
我庆幸当时自己把自己降了级,使自己现在成为一个研发中最懂生产,生产中最懂研发的工程师(当然,现在公司电子就我一个人)。
现在在一个初创企业做医疗产品。正如qijie72所说的那样,医疗产品是一个更大的坑,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辛苦,我现在已经连续加班三四个月了,摸一摸自己的肚子,已经从180斤减到了175斤,整整5斤的肥肉,就知道有多辛苦了。
也正是做产品工程师那段经历,给予现在的工作很大的经验参考,无论是生产的搭建还是体系的架构。眼见着几百万就这么花出去了,连个水花都还没见到。也是那句话,没有两千万,不要想着玩医疗器械。
产品的研发其实去年七八月份基本就定型了,然后送到药监所去检测,中间出现很多的问题,深圳药检所跑了有20趟,广州药检所跑了3趟,连出差补贴都没看到,好伤心。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对于标准的理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哈姆雷特,每个药监所的检测人员也有自己的标准看法,每一种差异都要沟通整改,时间就过去很多。
医疗器械的测试不光参数要求上比消费级高出两三级,检验上也严格得多。国内消费要过CCC,基本上第三方机构检测就差不多,而医疗器械必须药监所检测,逐项检测!就是写在说明书里的每一个参数,都必须按照标准去测试。尤其对于安全的,与病人接触部分的漏电流、温度烫伤、紫外光伤害等等(说道这里就有个奇怪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蓝光危害,IEC62471中也给出标准紫外和蓝光部分有伤害等级,为什么还会有人相信蓝光嫩肤、美白的产品?女人为了漂亮不要命了吗?)。做这一个产品,硬逼着自己去学习光学、生物学等相关标准,痛并快乐着。
好容易产品测试都过了,这几个月都在整理资料,医疗产品和消费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质量的管控。关键的产品部件都要单个追踪,其余的部件要按批次追踪,且从设计开始的每一项步骤都需要有文件记录评审,所以涉及到庞大的文件。而作为唯一的电子工程师,和整个公司中唯一的搞过生产的人,这段时间是团团转,什么事情都要去处理,基本没有在论坛里写东西。每天最大的幸福就是回去后看着孩子做错的作业来找回知识压制的自豪感,然后看个电影,摸摸肚子,唉,又瘦了。
作者: 忆轻狂,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13846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忆轻狂 2019-7-2 10:58
leawise_816723039 2019-7-1 15:05
curton 2019-4-23 15:38
江畔美少年 2019-3-21 21:29
蛋蛋1989 2019-3-20 16:23
Evan.i 2019-3-20 15:35
qijie72 2019-3-20 15:27
再看你的今生:任重道远继续努力!